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商品的个性标志一直是美国人钟爱的广告工具。各种各样被广告商作为传播体系的"会说话的动物"和"会跳舞的产品"已悄无声息地蔓延在美国的流行文化中。1982年,有人在做调查后发现,凡是商品特征明显的广告,在改变品牌偏好的能力上要比同行业其他品牌强。这一点表明社会正在接收商品个性标志这样的讯息。然而,尽管商品个性标志的运用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中大受欢迎,却几乎被完全遗忘在广告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角落。本文将从相关文学的角度解析什么是商品个性标志,以及其如何运用在现代广告业中,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早已风生水起的广告大战中.如何从众多的广告资源中突围而出,找到那个尚未被侵占的广告媒介角落.是如今品牌广告商们绞尽脑汁想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施婵 《科技广场》2006,(10):125-126
广告创意是在广告策划全过程中确定和表达广告主题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将某一特定的广告主题或意念加以形象化并加以具体表现。广告创意是整个广告服务商品生产中最为艰难、最具创造力、价值含量最高的环节。一句能打动商品消费者的广告语,一个既能反映广告主经营理念和产品特色,又为品牌树立独特风格的标志,往往是一个优秀的创意者甚至一个团队心血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在食品品牌中融注丰富而具个性的文化内涵是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食品企业应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充分挖掘与利用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以流行文化、地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为主要叙述话语,创建独特的企业与产品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5.
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强  毛雨  白璇  曾峥 《软科学》2008,22(6):38-41
研究了不同类别商品的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不同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具有外显性特征的商品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理想自我具有一定的关联,而具有内隐消费特征的商品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的现实自我具有一定的关联。因此,企业不仅要深刻认识品牌个性塑造的重要性,还要将品牌个性的塑造与消费者的自我概念相结合,对于能够实现消费者不同自我概念的品牌象征意义要进行识别、塑造并强化。  相似文献   

6.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的文化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今天,广告在完成其商品促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形态,传输文化信息,尤其是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本文基于这点,从广告对企业审美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广告传播的行为美、产品美、品牌美和个性美等问题,并提出了广告在传播企业审美文化、树立企业整体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彦 《科技广场》2004,(5):20-21
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的文化传播功能越来越突出.今天,广告在完成其商品促销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文化形态,传输文化信息,尤其是对现代企业文化的传播起着巨大的动力作用.本文基于这点,从广告对企业审美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了企业广告传播的行为美、产品美、品牌美和个性美等问题,并提出了广告在传播企业审美文化、树立企业整体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为感觉而消费"这是在一次国际广告研讨会上某位专家提出来的一个观点,由此可见消费心理对产品销售的重要性.而包装,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为产品造就了个性.包装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广泛用于生活、生产中,包装设计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时至今日,包装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商品的层面上,它已给人类带来了艺术与科技完美结合的视觉愉悦以及超值的心理享受.广告商通过感性诉求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某些体验,通过人们的感情过程来控制人们的消费行为,从而达到实现广告促销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杨丹菊 《科教文汇》2011,(11):144-146
英语广告口号作为广告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消费者接触最多的文体,有着宣传商品、刺激消费,促进销售的作用。因此,广告口号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翻译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品市场是门庭若市还是无人问津。本文从语言特点来分析广告口号的特点,在阐明了广告口号的作用后引入归化策略,并结合实例从中英文词汇的选择、句法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中西文化与思维形式的不同重点分析了归化策略在广告口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消费的时代,在经济社会中,消费者的目的,不再是只为基本生活需求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的感觉而消费.通过分析绝对伏特加酒品牌渊源、广告创意,对比中国酒品包装现状,举例阐述了创意在广告中的重要地位.绝对伏特加的成功告诉我们:品牌的成功,并不全是金钱"砸"出来的,推陈出新、个性另类且又适合自身产品属性、文化的广告策略,同样可以达到"名扬宇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梁磊  赖红波 《科研管理》2016,37(6):84-91
在转型升级和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本土新奢侈品品牌的概念,构建了基于新媒体传播为调节变量的产品感知、品牌感知、传统广告与消费购买意向的影响模型。同时,针对近400位顾客搜集了33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传播在本土新奢侈品产品感知、品牌感知、传统广告与消费购买意向中发挥调节效应,即新媒体传播能增强本土奢侈品产品感知和品牌感知和传统广告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与传统广告"一闪而过"的形式不一样,新媒体传播更重视消费者参与,从"一过"到行动和积累,逐步让受众感到愉悦和产生口碑,借助线上线下(O2O)互动和媒介融合来发挥新媒体传播的威力,及找到本土新奢侈品品牌培育绝佳的营销途径。该研究发现为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本土新奢侈品品牌培育与路径探索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12.
In sponsored search advertising (SSA), keywords serve as the basic unit of business model, linking three stakeholders: consumers, advertisers and search engine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arching framework for keyword decisions that highlights the touchpoints in search advertising management, including four levels of keyword decisions, i.e., domain-specific keyword pool generation, keyword targeting, keyword assignment and grouping, and keyword adjustment. Using this framework, we review the state-of-the-ar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keyword decisions with respect to techniques, input features and evaluation metrics. Finally, we discuss evolving issues and identify potential gaps that exist in the literature and outline novel research perspectives for future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3.
赞助搜索广告是当前互联网主要的创新营销服务之一.本文基于某消费参考网站的数据,对固定排名机制下的赞助搜索广告的价值生成机制进行了计量分析与验证.研究结果发现,赞助搜索可以显著地提高广告主的销售收入,对促进其他广告效果方面也有一定的延伸价值,研究还讨论了赞助搜索广告服务模式的改进对策,为互联网经营创新及广告主决策提供实际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消费者“支持国货”热情日益高涨,跨界创新成为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品牌活力的重要策略。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通过三个心理学实验探究了跨界创新方式匹配企业类型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内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老字号企业实施跨界创新能够获得积极的消费者品牌态度,且单一品牌型企业进行渐进式创新、多元品牌型企业进行突破式创新更能激发消费者感知企业创新性,进而使消费者品牌态度更为积极。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品牌熟悉度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厘清和完善了跨界创新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关键路径,也为老字号企业实现营销升级、获得新一代消费者青睐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买忆媛  李逸 《科研管理》2016,37(1):137-14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资产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手段之一,广告以及研发这两种差异化战略都会对品牌资产产生重要影响。新创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面临着"新进入缺陷",资源的匮乏使得它们很难同时采用多种差异化战略来发展品牌资产。为了探明广告投入和RD投入对新创企业品牌资产的不同影响效果和作用,本文基于1621家私营创业企业的大型调查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新创企业广告投入和RD投入对其品牌资产的影响,并针对新创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分别验证。结果表明:广告和RD投入对于新创企业的品牌资产都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且在新创企业的初创期,RD对于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大于广告投入;与此同时,初创期的新创企业获得融资后,广告失去了对品牌资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慧芝 《科教文汇》2011,(2):58-58,113
广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合作原则是指导人们言语交际的基本准则。在广告语中刻意地违反合作原则可以产生一定的含义,达到广告商的宣传目的,实现广告效果。本文以中文广告语为语料,分析广告中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任志宏  潘昕 《未来与发展》2011,(10):94-96,93
老字号传统品牌正面临着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的抉择与挑战:“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以及未来消费人群正在离老字亏传统品牌而远去。老字号传统品牌如何应对抉择与挑战,实现传统品牌的传承与救赎?老字号传统品牌必须主动地研究市场,清醒认识市场,营销未来。实施文化营销、科技营销、时尚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的融合策略。让我们的“老字号”传统品牌,生于历史,活在当下,传承未来!  相似文献   

18.
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当前市场上品牌名称的繁杂,很多消费者都无法准确区分某些品牌的具体来源地.根据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地存有的困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当境外品牌被误认为是中国本土品牌时,消费者会对该品牌形成较差的品牌形象感知;而当中国本土品牌被误认为是境外品牌时,则发现消费者在品牌形象的感知上与本土认知时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第二,购买经历对本土和境外品牌形象感知及品牌偏好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网络广告效果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广告的快速发展,如何合理的评价网络广告的效果,成了困扰企业广告主的一个问题。文章提出了网络广告传播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指出网络广告效果评价要注重有效性、目的性、层级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20.
The future of communication and advertising is mobile. There is, however, little empirical evidence as to exactly how mobile advertising work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of mental imagery elicited by mobile advertising and its mediating effect on trust in the advertising message (ad trust) and purchase intention. Using a 2 × 2 factorial experimental design,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ype of message – SMS vs. MMS – and type of content – informational vs. transformational –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ental imagery: vividness, quantity and elaboration. Results show a greater impact of MMS mobile ads and transformational ads on vividness and elaboration, while SMS mobile ads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quantity dimension. The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ad trust can be improved by enhancing the mental imagery elicited by mobile ads. Vivid and elaborate mental imagery mediates the effect of the type of ad on ad trust and exert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purchase intention.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obile advertisers since overcoming trust issues remains a major obstacle in the adoption of this medium. In addition, practical aspects of mobile ads’ conception and design are discussed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