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金艺玉 《科教文汇》2014,(23):138-139
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在四种语言结构中属于黏着语,其语法关系依靠接在词干后面的附加成分才能体现出来。韩国语学习者在学习过去时制内容时,常常会因为"- / / /-"与"- -"两个过去时语法的差异产生混淆,实际运用时出现不少错误。本文通过对两个语法用法上的分析,来揭示它们的差别,为韩国语学习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场所副词格助词是韩国语语法中的一个要点,它主要由"-■"和"-■■"两个助词来体现。两个助词表达的语义通常是相反的但同时又有相通的特点。"-■"表示的是动作存在,到达和涉及的场所,而"-■■"是动作活动,出发的场所,表面上看他们是比较清晰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事实上在具体的使用上他们又有重合之处,而且从不同分类方法来看他们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杨宗波 《科教文汇》2014,(32):109-110
通过对韩国语对象心理形容词典型句式在语法意义上的分析,论述了此句式不是所谓的双重主语句的理由,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韩国语对象心理形容词典型句式中的第二个名词性结构在句中不是充当小主语而是充当补语,同时第二个名词性结构中的‘’也不是主格助词而是补格助词。  相似文献   

4.
韩国语是黏着语,其中包含大量的助词,而助词中用法相似的又有很多。这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文正是对这些相似的助词的辨析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宣磊 《科教文汇》2013,(29):135-135
要日语复合格助词“に对しこ”与格助词“に”的意义用法,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替换使用。然而“こ”又具有独特的谈话功能,研究二者替换情况,有语复合格助词“に对しこ”的学习,也有助于掌握格助词独特的谈话功能。类,一对复有对于语具汇助词独特的谈话功能.  相似文献   

6.
日语的感情形容词在使用上有人称和助词的限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这些助词的使用上就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误用形式。剖析这些误用的根源,进而克服其干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庄琼娥 《科教文汇》2014,(4):129-130
日语的感情形容词在使用上有人称和助词的限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这些助词的使用上就会出现几种常见的误用形式。剖析这些误用的根源,进而克服其干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日语格助词的使用复杂而又灵活多样,初学者会觉得很困扰。但如果从语义角度仔细品味这些格助词会发现它们不仅是构成日语语法的基础,还在语义表现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一格关系中不同的格助词会使句子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表现出作者在句子里隐藏的情感。同时特定文体下格助词的省略也能从另一方面论证格助词在语义表现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通过一些例句带领读者品味格助词在句子中表现的情感。  相似文献   

9.
冯旭彤 《科教文汇》2013,(23):133-135
本文以中国的韩国语学习者常易出现错误的过去时制" "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其用法,并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以期望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韩国语交际中正确灵活地运用此语法。  相似文献   

10.
王佳琪 《科教文汇》2010,(34):90-91
形容词用来指称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典型特征是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不能带时态助词及趋向动词。在我们的语言中却经常看到下面的用例:"红、丰润、发烫、小、好、尴尬、缓和"均为形容词,带了时态助词而且大都做谓语。从句法上来说,这些形容词常出现在动词的语言环境中;从语义上来说,这些形容词不仅能够表现事物性质、状态等静态特征,而且还可以表现事物的变化,也就是暗含着动态的变化过程。无论这种形容词是否转化为了动词,此时的形容词在语义上发生了变化,具有了动态性。这样,构形词缀"了、过"具有另一种功能,是潜在的句法功能的标记,是形容词后加宾语的必要条件。本文着重从对形容词的选择和词性游移的角度阐释形容词+动态助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安徽中医药大学与韩国顺天乡大学合作开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2+2”项目。在双学历合作培养模式下,学生的韩语水平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韩语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中韩合作办学项目目标的实现。韩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升韩语教学效果的方法,以实现与韩国大学的培养模式准确对接。作者通过学习并借鉴韩国顺天乡大学韩国语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提升安徽中医药大学韩语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运用韩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冯倩 《科教文汇》2014,(14):126-126
韩国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是韩国语学习的重要突破目标,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外语学习中一个很难攻克的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也是困扰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结合这几年来口语课程的教学经验,针对低年级韩国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总结,探讨如何更好地改进韩国语口语课程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金美娜 《科教文汇》2011,(4):117-119
发音是语言的基础,是根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沟通。一个人能否流畅地说外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音标准程度。所以发音教学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必须充分重视发音教学,要进行系统化的、有效的发音教育。本论文以韩国语元音字母为中心,通过两个实验找出中国初级韩国语学生普遍发音错误的韩国语元音字母,并分析出现发音偏误的原因,进一步探讨有效的韩国语发音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赵雪金 《科教文汇》2014,(2):137-137,142
韩语口语技能实训是在韩语口语课不间断的情况下开设的短期集中训练韩语口语的实践性强的一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韩语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对韩语口语技能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韩语语言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有效地结合到一起.为学生就业难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邹俊秀 《科教文汇》2014,(29):121-122
本文收集了中国学生学习韩国语时,在写作过程中常出现的语法错误现象。在相关错误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其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掌握这些处于高级阶段的韩国语学习者韩国语连接语尾的掌握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该研究结果可以广泛应用于韩国语的实际教学。  相似文献   

16.
瞿玥 《科教文汇》2013,(26):117-117,119
在语言文化教学中,不管是本国语言文化还是外国语言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语言文化教学中,通常都是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工作,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达到重视。在本文中,我们可以就韩语教学进行有效的分析,对我国韩语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将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找出一定的方法,从而提高我国韩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潘燕梅 《科教文汇》2012,(22):151-152
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沟通能力,因此实际生活场景中发生的对话教学尤为重要。以电视剧为中心的韩国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这一方面的教学。电视剧语言具有生动、活泼、时代感强的特点,并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韩国文化的了解。选择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观看的电视剧是以电视剧为中心的韩国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作者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对以电视剧为中心的韩国语教育进行了具体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李游 《科教文汇》2014,(16):158-158,170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对语言学习和文化理解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韩中俗语为研究对象,剖析对比了它们文化内涵的异同点,以此促进学习者对韩语、汉语和对韩中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杨薇 《科教文汇》2011,(26):163-163,166
中国学生在学习韩语的初级阶段,因尚未掌握韩语的音韵体系和音变规则,且深受母语的影响,容易出现很多易错发音。这些易错发音主要集中在分节音素的初声、中声、尾声上和超分节音素的音调、声调上。对其进行分类别阐述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提出可行的发音授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