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郑 《科教文汇》2013,(6):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2.
龙卿志 《西藏科技》2011,(11):18-21
目的探讨西藏高校青年教师自尊水平现状以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用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n Scale,SE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西藏大学等西藏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西藏高校青年教师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312,p〉0.05);2、在年龄方面,26~30岁的青年教师自尊相对其他年龄组较低,且达到了显著性差异(F=60.31,p〈0.05);3、在民族方面,藏族青年教师自尊水平相对较低,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婚姻状况方面,已婚的青年教师自尊水平相对较低,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F=34.45,p〈0.05),5、在学历方面,随着学历的升高,自尊水平也在不断的升高,大专学历的青年教师自尊水平相对较低,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6、在职称方面,教员职称的青年教师自尊水平较其他职称的青年教师较高,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F=24.12,p〈0.05)。结论西藏高校青年教师自尊趋于正常水平,心理健康程度一般,需要对这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大学生自尊与节能环保理念的关系。方法:采用整体取样的方法,应用自尊量表(SES)、自编大学生节能环保理念调查问卷对西北民族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07,P〈0.05);大一与大二的学生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14,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节能环保理念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46,P〈0.05);大一与大二的学生在节能环保理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3.00,P〈0.01);大学生自尊水平与节能环保理念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17,P〈0.01)。结论:大一比大二的学生自尊水平、节能环保理念强;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越高,节能环保理念越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校保安人员的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S)、压力量表(PSS)和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对广州市大学城内的所有高校(共10所)中的保安群体进行调查。结果:1)高校保安工作压力较大,且幸福感状况低于一般城镇居民。2)压力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相关(r=-0.536,P<0.01),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相关(r=0.218,0.029,0.436;P<0.01);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都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4,-0.174,-0.573;P<0.01)。3)压力和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的预测作用,压力通过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有间接的预测作用。结论: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高校保安人员缓解压力,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熊淑萍 《科教文汇》2013,(11):185-186,188
目的:对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对比。方法:以江西省某民办高校450名大学生,某普通高校43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尊量表(SE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康奈尔健康量表(CMI)进行测评。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在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上,民办高校大学生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显著高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结论: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量表对3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得分偏低,负性情感显著高于正性情感(P<.01),且大学生依恋类型以惧怕型为主,依恋对象以朋友为主.②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和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和依恋类型上部分差异显著(P<.05).③相关分析表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F=-.380**,F=-.227**),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300**,r=.214**);依恋焦虑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r=.356**);积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152*),而消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r=-.245**),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r=.324**).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平顶山市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SCL-90量表,对平顶山市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平顶山市大学生中心理健康SCL-90各项因子都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并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平顶山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还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结论:平顶山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令人担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量表法研究130名青年(其中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与同龄社会青年的主观幸福感并无显著差异,但在社会信心、目标价值和家庭氛围三个维度上,大学生群体的得分显著低于同龄社会青年的平均水平。研究认为,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有关,应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特质,以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李喆君 《科教文汇》2014,(34):202-204
目的:为了解近年来财经类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南京财经大学2009级~2012级新生共计21492人进行测试。结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良性健康发展,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当年入学新生的比率在6.95%~8.38%之间,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1.99%~20.54%之间;在关键题项上,男生比率显著高于女生(〈0.05),大龄和低龄入学新生比率显著高于正常年龄(〈0.05),二本新生比率显著高于一本和三本新生(〈0.05);各级新生排名前10位的心理问题较为一致。结论:要坚持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对于重点人群给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教师幸福感指数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教师职业认同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74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结果:教师职业认同、社会支持与幸福感指数存在显著相关,职业发展认同、主观支持是教师幸福感指数的预测因子。结论:教师的职业发展认同水平、主观支持水平对其幸福感指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焦虑、心理压力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增进高职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石家庄市763名高职生进行测查。结果高职生状态焦虑水平高于一般人群常模,与心理压力呈正相关,特质焦虑水平无明显差异,与心理压力不存在相关关系。状态、特质焦虑在性别、年级、城乡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职生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家庭压力及压力总分低于大学生常模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生社交压力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农村来源的学生学习压力高于城市来源学生,(P〈0.05)。不同年级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及心理压力总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年级学习压力最高,二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和发展压力最高,三年级总的心理压力及各方面压力最低。结论心理压力是状态焦虑的重要相关因素,应针对不同情况,加强高职生学习、社交、生活适应教育,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  相似文献   

12.
李娟维  苏华 《科教文汇》2013,(10):184-184,186
心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不同的心态对个体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阳光心态"是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目标和结果,而忽视体验过程的美好,幸福感逐渐降低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吴维库博士将"阳光心态"定义为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一种心智模式。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群体之一,阳光心态的形成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阳光心态的概念、内涵进行简要介绍并从多个角度尝试探索缔造大学生阳光心态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大学生阳光心态的形成、人格健全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谭萍  王函函  王磊  相丽辉 《科教文汇》2013,(13):191-19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整体性的评价(Dine:E.1984)。针对导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层面,多维度提出关于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对策,实践用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生活满意度,对完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学生SCL-90的总分依次是汉族、羌族、回族、其他、藏族呈递增趋势。不同受灾情况学生SCL-90分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地震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受性别、民族、受灾情况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复试研究生心理健康与个性成熟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University Personalit Inventory)与个性成熟度测试表对来我院复试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个性成熟度中,男生成熟人数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7,p=0.015)。民族、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PI中,心理不健康的女生人数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0,p=0.005)。≤25岁的心理不健康的人数高于25岁以上,(t=-9.739,p=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招生复试中进行心理健康及个性成熟度调查,有利于了解影响复试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成熟度的因素,有针对性的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必要的治疗,以保证研究生学业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冉素真 《科教文汇》2011,(33):39-39,77
考试焦虑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考试焦虑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一和大四年级学生具有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普遍较男生高。本文分析了不同年级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旨在为大学生考试焦虑心理健康干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李敏 《科教文汇》2014,(9):138-139
目的:院通过研究高中生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深入探讨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过程院使用测量工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应对方式问卷》(SCR)对180名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以及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院影响高中生的生活事件主要是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丧失和健康适应等,在解决方式上男生的“解决问题”因子明显高于女生(p〈0.01),在求助因子上男生与女生之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院高中生的生活事件多种多样,大部分高中生能够采用多种方式正确应对。  相似文献   

18.
李钟婧 《科教文汇》2012,(18):174-174,2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而高校辅导员作为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探讨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