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一个同宗同源的民族由于历史原因成为两个跨界民族,原来相同的传统饮食、服饰、居住、交通饮食文化各自受本国主流文化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向异向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两个民族在衣食住行等传统物质文化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伟大成果。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就是要形成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发展,因此文化一旦形成,就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然而,文化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也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旅游社会学角度。以广东省乳源瑶族旅游发展为例.对旅游目的地传统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变迁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对旅游目的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现代化的矛盾进行解读的基础上,试图找出内在发展的一致性.探讨基于传统民族文化开发的旅游发展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培养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共同家因.但随着大众文化对社会文化生活的不断渗透,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形态都遭到了猛烈的冲击,青少年的教育文化背景随之改变.因此,如何在大众文化影响下使青少年担负起延续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任务就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郭华  李庚伦 《学会》2012,(2):10-15
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民族地方自治、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民族地区改变贫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促进民族文化事业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职责。近年来民族地区文化领域内的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部门在发展民族文化方面无暇顾及亦无力顾及的领域,本文以元江哈尼族文化学会为例,展开分析本土非政府组织在发展民族文化事业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陈霄峰 《科技风》2012,(3):212-213
本文围绕英国的宗教文化、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三大文化因素,阐释了英国文化传统对剑桥大学历史变迁和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文化和教育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其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影响着民族的发展道路和前进方向.同样,文化的作用也影响着部队基层的方方面面.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面对日益多元的价值取向,应该如何盘活部队基层文化值得思考.本文从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网络文化三个方面入手,着重对部队基层文化进行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浅析共生视角下民族文化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威 《科教文汇》2011,(11):62-62,70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在多元化价值的取向之下采取的发展路径就是本文要论述的中心。从共生的视角来寻求一条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道路,使民族文化在复杂的环境中得到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有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从英汉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蒋筱虹 《大众科技》2006,(6):109-110
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型建立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利用需求供给和成本收益分析原理,特点是制度产生是一个从需求到供给的过程.文章依据这一模型,在企业文化制度变迁分析中,发现企业文化制度变迁的障碍在于制度供给的既定成本过高,因而导致企业文化制度供给滞后,并分析其原因,提出降低既定成本是实现企业文化制度变迁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层面,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文化全球化的趋势,面对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各个国家不论民族、企业、还是个人发展都离不开自身所归属的文化身份,并且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互动中,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的力量日益突出。在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始终保持民族经济、文化的独立性,才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和经济立场。本文认为,文化是现代设计的核心,是表现风格走向国际化的根本基石。现代设计在不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设计文化,设计文化故而有其民族性。在注重民族性的同时,又要注重其时代性。建立建全一个既有地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的新的设计文化体系,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茶道     
邸永君 《百科知识》2007,(10X):49-50
重温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每一页都散发着沁人的茶香。作为一个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地理环境有别,历史文化有异,造成不同民族之间生活习惯多有差异。即使是同一民族,“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也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3.
姚禹伯 《科教文汇》2012,(3):203-204
苗绣作为苗族人最大的艺术成就以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展现世人。我们不仅为它的艺术美感所折服,更为苗绣图案背后的寓意与文化所惊叹。苗族人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以独特的记录方式传承下来,用自己的智慧谱写民族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4.
蔡立颖 《今日科苑》2006,(12):116-116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不同学科对它的概念和范畴的研究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侧重性。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国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着力点宜选择在文化差异、文化背景、语言特性以及风俗习惯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新疆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为出发点,探讨文化人类学知识在促进新疆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具体讨论其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如何对待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新疆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为出发点,探讨文化人类学知识在促进新疆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具体讨论其在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促进各民族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凌宇 《科教文汇》2012,(19):33-33,72
本文分析了我校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依托重庆科技学院现有的教育资源,针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这一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它所展现的是一个民族从产生到发展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和风采。如今,各民族交流日益频繁。更多人不在拘泥于自我民族文化,希望能够走向世界,了解更多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研究如火如荼,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李洪潮  杨新丽  崔明昆 《资源科学》2010,32(6):1072-1076
茶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茶起源中国,更因为中国各民族在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研究茶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及其变迁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理州宾川县一个白族村寨——大罗村为例,研究了白族茶文化在待客、婚礼和祭祀方面的变迁。结果表明:①今天蜚声海内外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起源于长辈对晚辈的嘱托而不是待客。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茶文化在待客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繁琐到简化的变迁,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不断丧失;②白族的聘礼和婚礼中茶的应用,象征着新人对爱情的坚贞,隐喻着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以及多子多福,家族繁盛的愿望,而新婚夫妇敬“三道茶”则表达了新人对长辈的感激。如今的白族婚礼中的茶文化几乎消失殆尽;③茶在祭祀亡灵、本主、祖先和土地神中象征祭祀对象的永恒和死而复生,及其对人们的庇护。虽然村寨中祭祀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其中的茶文化内涵在进一步淡化。从大罗村白族茶文化的变迁中折射出当代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丧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余丽 《科教文汇》2012,(3):200-202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态人文环境中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行为特征。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而发生变迁的。本文以互助县土族为个案,采用田野观察和资料搜索的方法,以传统民俗作为社区文化研究的对象,考察了该县传统民俗文化变迁的现象。同时在人类学相关的文化变迁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