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周朴因对侍萍的情感,历来被无数论家指认为虚伪、自私。本文重新审视文本后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心态是矛盾而复杂的:伤害与悔恨交接,恐惧与思念相杂,冷漠与真诚同在,经历了伤害→怀念→忏悔的嬗变,显化出周朴因人性的沦丧与回归,揭示了周朴园作为“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樊东平 《现代语文》2010,(2):158-158
近日重拾《雷雨》,细品全文,笔者感到文中最大的悲剧人物是周朴园,在曹禺大师的笔下,周朴园扭曲的人性彰显无遗。  相似文献   

3.
周朴园形象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雨》中周朴园这个形象非常复杂,应该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本文试图从社会学角度、文化意蕴角度和生存方面来诠释周朴园身上所拆射的深层意味。从社会学层面看,周朴园是一个集封建地主与资本家两种阶级特性于一身的双重人物,同时也不失为一位精明能干有理想的资本家。从文化意蕴层面看,周朴园的身上交织着文明与专制、情感与利益的矛盾冲突。从人生的生存方面看,周朴园的一生伴随着存在的困境,并且这种生存的困境待有人类生存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雷雨》这个惊心动魄的大悲剧中,周朴园同样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物,他的身上寄予着更为深沉的悲剧意蕴。他经历了婚姻的悲剧、人性的堕落、亲情的离失,家破人亡,最终又承担了一切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5.
曹禺在《雷雨》中通过揭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成功地塑造了周朴园这一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6.
周朴园之所以强迫无病的妻子吃药,一是因为他自以为是的心理作怪,二是出于维护他的威严与秩序的需要,还可能是掩盖其他底细的需要。他对“死掉”了的侍萍的怀念是真诚的,但对“复活”了的侍萍却是冷酷无情的。  相似文献   

7.
《雷雨》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提供了多种解读角度。本文从文本研读出发,还原情景氛围,对周朴园与鲁侍萍、周蘩漪、鲁大海三组人物关系中提炼的性格聚焦点作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李平 《湖北电大学刊》1992,(5):40-43,19
问:曹禺前三部话剧在艺术追求上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王璐 《现代语文》2006,(7):57-59
重读《雷雨》,鲁侍萍、繁漪等人的悲愤、压抑的形象总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她们对周朴园所进行的愤怒的谴责和仇恨似的审判,也总在我的耳边回荡。毫无疑问,在她们看来,周朴园是她们人生悲剧和不幸命运的制造。在评论界,周朴园也一直被作为家庭悲剧和社会的罪魁祸首而被批评、审判。可我却想,周朴园不也是悲剧的受害吗?当我们在同情鲁侍萍的不幸、繁漪的病态和扭曲的时候,难道周朴园就是幸福快乐的吗?鲁侍萍和繁漪对自己的不幸都能找到该谴责和批判的人,而周朴园的不幸又去谴责谁呢?是谁让周朴园变成了周朴园?是谁让他放弃了鲁侍萍而选择了有钱有门第的富家小姐?是谁让他为了牟取暴利淹死了二千二百名小工?到底是什么让这个男人如此凶狠、残酷、专横和自私?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我展开了对周朴园精神谱系形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曹禺的《雷雨》通过周、鲁两家八个人物、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艺术地表现了旧家庭的悲剧与罪恶。传统评价中,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自私虚伪,是"坏到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伪善者"。  相似文献   

11.
12.
彭颖 《广东教育》2003,(11):23-24
《雷雨》一课。正准备进行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分角色朗读。“哪两位同学来?”我问大家。没有人举手。“周××,你来扮演侍萍好吗?”随着我的话音,语文科代表,一位大大方方的女孩站起来了,一脸舍我其谁的骄傲。“刘××,”刚说出这个名字,全班一片哄堂大笑!居然还有人拍桌子!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刘××———可怜这个平时就十分内向的男孩满脸通红。虽然他勉强站了起来,但几乎把脸埋进了肚子,身子侧向墙壁。怎么了?我有些惶恐:出什么乱子了?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想不明白。这时只听见旁边的邓××用惟妙惟肖的语气说:“老爷不记得了?”“你是…  相似文献   

13.
论周朴园形象的深层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朴园是以恶者的形象出现在《雷雨》的戏剧舞台上的,可是每一次伴随着对周朴园人性恶的批判,我们便可以看到曹禺对周朴园灵魂深处内疚,忏悔,孤独,空虚的重笔描写。笔者认为,这一情节在剧中的频繁出现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它在暗示读者:周朴园不只是个吃人者,同时也是个被吃者;今天,他用“秩序”来毁比他年轻的人,殊不知昨天他曾是“秩序”的更早的特殊品。至此,剧作家把人们憎恨的情绪由周朴园这一道德个体上升到了对整个滞涩的封建文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戏剧成名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一篇力作。它以其深沉的主题,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谨严的结构吸引着无数喜爱它的人们,使人每接触一次总会有一份新的收获。尤其对牵动着戏剧发展的重要人物——周朴园的性格把握,常是初读周朴园者和评论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应当承认,曹禺先生从多个角度,以鲜活生动的情节集中凸现了周朴园的惟利是图,反动残暴、冷酷自私,内心空虚、独断专横,不近人情的性格特征,同时,作者也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年轻时的周朴园曾经像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对先进思想和个人理想有着执著的追求以及他与侍萍的相爱等性格的另外一个方面。周朴园是一个复杂的多侧面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实际上,悲剧在毁灭有价值的东西之前,已把这种东西扒得一丝不挂,让它赤裸裸地袒露在人们面前,然后再把它毁灭掉。这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们脸红心跳,产生激越的情绪,引导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对灵魂的拷问。那么《雷雨》这出悲剧给我们剖析袒露的是什么呢?应该说,是理智和情感交杂而形成的人性。因此,《雷雨》也是一出人性悲剧。  相似文献   

16.
赵兰芳 《现代语文》2008,(10):37-38
鲁迅先生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先生强调的悲剧性的毁灭,不是指以往一些美学家所概括的悲剧人物——‘好人’、‘伟大人物’——的灭亡,而是不拘什么人身上的‘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且‘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拘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雷雨》作为一出悲剧之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为侍萍、繁漪、四风、周冲这些善良可爱不幸的生命掬一捧同情的泪,更令人感悲叹惋的是曹禺通过这出剧展示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17.
《雷雨》教学内容已经大体完成,还有十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我准备开始课堂小结。这时有位学生接着我的话题,发问道:“老师,您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周朴园这个文学形象是否具有悲剧性色彩呢?”我看到学生对《雷雨》的阅读冲动却还没淡去,有抑制不住渴望表达的热情,心想:何不趁热打铁,再点把火,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充分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18.
尹莉丽 《考试周刊》2013,(90):12-12
《雷雨》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处女作,剧中通过展现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和阶级矛盾,成功地塑造了具有悲剧色彩的周朴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张玫 《现代语文》2009,(9):71-73
周朴园作为《雷雨》的核心人物之一,除了传统的分析角度外,本文试从周朴园是剧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的核心,是他统治的周公馆中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这个家庭中的情感的可怜虫,以及整出悲剧的最终守墓者等角度,重新解读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0.
《雷雨》以它雷霆乍惊之气势,一经问世,便轰动了整个文坛,竖起了一道后人难以逾越的标杆。它经久不衰的魅力,除了在于紧凑集中的故事情节,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巧妙严谨的戏剧结构,浓郁凝重的悲剧气氛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塑造了丰富蕴藉、血肉丰满、复杂真实的各色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