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以前的教学总是教师讲得多,教师的“主导”体现充分,而学生的“主体”体现不足,想“放”又怕“不可收”,以至于戴着镣铐跳舞。在教学《犟龟》这一课时,我决定自己少讲,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作好了失败的准备,没想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课前要求学生回家上网查找“乌龟”的有关资料,我担心学生没查,自己就查找了资料,并组合成一篇短小的说明文。上课时,没想到竟有20多个学生查找了资料,有的介绍乌龟的种类,有的介绍乌龟的寿命,有的介绍乌龟的生活习性,有的介绍乌龟的外形特征,并附上了栩栩如生的插图,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纷纷要求上台…  相似文献   

2.
2003年暑假,长春市南关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都要做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亲情作业”。有的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孝敬日记”;有的则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为父母递上一双拖鞋、为父母整理一次房间等。  相似文献   

3.
2003年暑假,长春市南关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都要做一份特殊的暑假作业——“亲情作业”。有的要求学生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写下“孝敬日记”;有的则提出具体要求,比如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为父母递上一双拖鞋、为父母整理一次房间等。从2002年10月份起,南关区教育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它和《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民间文学史上的“双壁”。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说:“北朝有《木兰诗》一篇,足够压倒南北两朝全部士族诗人。”这样好的作品学生学过之后,应当要求熟读成诵。但是,不少学生在背诵时丢三拉四,有的丢了一个自然段都不知道;有的前后内容混杂,东背一句西背一句;有的当时背好了,过不了多久又忘记了。怎样让学生顺当地背诵课文呢?我的办法是:抓点、理线、板书,再背诵。所谓“抓点”,就是要求学生抓住自然段中能表现段落中心的“点”。这个“点”可以是原文中的关键词(句),也可以是自己概括的一个词(句)。在  相似文献   

5.
曾志贵 《四川教育》2008,(12):42-42
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作业题是应该“难”一点,还是“易”一点?学生在做同一道题时,有的说“这道题好难”;有的却说“这道题好简单”。可见,“难”与“易”这一对矛盾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对于数学思维训练中的“难”与“易”,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它呢?如何从“好难”向“好简单”转化呢?这就要求教师对这道题学生“难”在哪里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难”的特殊性,运用唯物辩证法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使“难”向“易”转化。  相似文献   

6.
组词小议     
掌握词和词语是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启发学生组词(或组词语)不失为一种练习形式。但有几点应加以注意:词与词组不能混淆。有一位三年级教师,在课堂里要学生用“摇”组词,学生先说了“摇摆”、“摇动”后,教师还要求学生动脑筋,于是学生又说了“摇树”、“摇扇子”、“乱摇”、“不摇”……教师分别点头示意,连声说“对”“好!”这里混淆了词与词组的概念。学生的答语中有的是动宾词组,有的  相似文献   

7.
一、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富有启发性的疑难问题,会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注意。例如教学《燕子飞回来了》一课,教师问:“‘她们找到了老家’,这里哪个词用得好?”学生茫然,无言对答。如教师变换发问角度问:“燕子有翅膀,说‘找’到老家好吗?学生中有的说“找”好,有的说“飞”好,各执一端。究竟是哪个词好  相似文献   

8.
五、把 握好“我”的 位置 [存在问 题]学生写简短记叙文,写人记事,“我”的身影总是要出现的。写自己还有什么困难吗?有的。命题要求不同,“我”在文中的位置自然也就不同。把握不好“我”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很多小学科学课上教师设计好了记录单,并在上课时要求学生认真填写,但对于记录和记录单作用的理解却普遍存在问题,有的记录单成为科学教师点缀课堂的化妆品,有的甚至只是科学课上的一种“做秀”。在很多探究式的小学科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由于作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作文成了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家长们难饮的苦酒和老师们头痛的课程。在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咬着笔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寥寥几句,不知怎样继续。再翻开同学们已写好的作文,有的重点不突出;有的文笔干瘪;有的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小学语文修订大纲对小学的作文要求是“对于写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新意。”其实,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班集体中,有的学生聪明,有的学生迟钝;有的学牛长于记忆,有的学生善于思考;有的学生喜爱文科,有的学生偏重理科;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有的学生沉默寡言,喜欢独处。这就是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历来的教育家都很重视研究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寡其所安”,“退而省其知”等方法来引导自己的学生。前人的经验说明,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区别对待,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好学生。因此把握好学生的心理,从不同角度来进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试题题干信息的提供是千变万化的。从信息的表达方式来看 ,有文字叙述题 ,有图表题 ;从信息的处理来看 ,有的信息很明确 ,而有的信息则比较隐蔽 ;从要求对信息的利用上来看有的题目提供的信息 ,要求充分利用 ,否则得不出正确的答案 ,而有时提供的信息是“多余的” ,起“干扰”作用 ;从信息的内容上来看 ,有些信息涉及高新科技或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使学生感到很陌生 ,而有些内容看起来很简单 ,但却设置了一些“陷阱”。那么 ,学生将如何快速、准确地处理好这些信息呢 ?1 隐藏信息明朗化说信息“隐藏” ,其实并不“隐藏” :同样的…  相似文献   

13.
面对高考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政策,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无从下手”。前者在话题中信手走笔,什么都写了,但什么都没能写好;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高考作文,在理解话题的基础上还要树立“聚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激趣师:(笑问)同学们,我们先一起做个游戏,好吗?生:(大声齐答)好!师: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做”,猜一猜游戏的要求是什么,会做吗?(生:会)请大家做好准备。(学生很兴奋,个个跃跃欲试)师:“举手”,(有的学生一时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摸鼻子”,“拎住右耳”,很好,放下。(学生很快放松了身心,神情自然)师:“生气的样子”,“高兴”呢?(学生完全进入了角色,忘记了这是课堂,有的还站了起来)师:好的。同学们反应敏捷,神情丰富。喜欢这个游戏吗?生:喜欢。(生余兴未尽,一双双眼睛期待地望着老师)师: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我说你做”的游戏…  相似文献   

15.
听过许多老师上的看图说话课、看图作文课、看图学文课,无不提及观察顺序问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先人物后景物”的顺序观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于是乎,学生就:老老实实地按老师规定的顺序去观察。所以学生  相似文献   

16.
听过很多老师的“看图学数学”、“看图学作文”课,发现他们无不提及观察顺序问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按“先人物后景物”的顺序观察,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于是乎,学生就老老实实地按老师规定的顺序去观察。所以学生说出的答案基本一致,除了措辞有异之外,整个表达的顺序是一成不变的。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宽泛政策,使有的学生“天马行空”,有的学生“无从下手”。前者在一个话题中信手走笔,穿梭于几个话题中,什么都写了,什么都不可能写好、写细;后者却只能望话题兴叹。因此,要写好话题作文,  相似文献   

18.
毕新利 《成才之路》2010,(26):37-37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总之提不起写作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平常积累的素材少,作文的方法没掌握好,训练不得法等。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有些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与教学内容、试卷命题超越大纲、教材的要求有着直接关系。我曾听到有的教师教语文第二册的《纺线比赛》时,抓住“随着轮子的飞转,纱团一层一层加大,一会儿变得沉甸甸的,象一个个新鲜的白萝卜。”这个比喻句,讲了有关比喻的术语,还要学生当堂用“象”写一个比喻句。由于当堂作业效果不好,他又布置学生回家写。学生回家后,有的请家里人或邻居口述,自己笔录,有的从哥哥、姐姐的课本里抄;有的仍未完成。其实关于“比喻”的教学,教材是分六步安排的。第一步,第三册的《数星星的孩子》和“基础训练9”,要求通过读来比较用比喻和不用比喻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让学生了解比  相似文献   

20.
某中学在进行“社会主义好还是资本主义好”的问卷调查时,有的学生竞作出了这样的答案:“社会主义政治好,资本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