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全球史观”与世界当代史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史观"作为国内外史学界高度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是史学工作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认识世界历史及其变化的一种新的视角和思维倾向。作为反映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发展变化的世界当代史,在教材内容和体系还相对陈旧的状况下,用"全球史观"构建教学体系和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全球史观"的思维方法思考战后世界历史和当今世界中的现实问题,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全球史观强调将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在世界历史的学术研究领域中,中国学者在有意或无意识地运用全球史观理论方面,著作丰厚,成果斐然。但是,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全球史观却相对滞后。本文试图从全球发展的角度对世界历史教学进行重新审视、整合,给世界历史教学提供一种新的视野或方法。同时,希望引起学界重视并推动高师院校世界历史教师关注、研究这个问题的潮流。  相似文献   

3.
马书敖 《新疆教育》2013,(11):78-78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由点到面、由面到片、由片到圈、最终组合成世界文明的过程。自文明形成到资本主义出现,人类经历了“点”、“面”、“片”、“圈”的文明发展;资本主义的作用则是把“圈”进一步扩大,引导出一个“世界文明”。马克思、恩格斯在文章中也多次表达过同样的思想,即资本主义构造了“世界文明”。因此,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问题,“圈”的限制被资本主义突破了,历史继续其“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这个过程至今仍在延续,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世界文明”的构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时间范围上下延伸;空间范围不断拓宽;专业领域不断分化整合;学科问题不断强化.关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空间范围的拓展,一方面应具有全球观念,以全球史观为指导,研究全球历史地理问题,重视跨国家、跨民族、跨地区历史地理研究与中外历史地理比较研究,在全球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历史地理问题;另一方面应保持区域意识,探讨历史地理问题的区域性表现及其历史变迁过程,并寻求全球性与区域性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5.
张秋影 《考试周刊》2010,(42):182-182
一、全球史观的涵义 “全球史观”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相似文献   

6.
所谓全球史观,就是不能用狭隘的旧的眼光去孤立地、割裂地观察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而应当站在全球的大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师要加强全球史意识,用全球史观指导历史教学。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整体世界史观"是目前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世界史观,是构建中国世界史观的过程产物。"整体世界史观"探索的脉络体现了中国百余年来构建世界史学科的艰难过程。"整体世界史观"既是全球化发展的现实反映,也是批判和摒弃传统世界史观和吸收"全球史观"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历史新教材的普遍使用,广大教师也加强了对新教材编写结构及其特点的研究,并认真探讨新教材所体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求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总体目标要求。但在教学案例的交流中,我们看到,大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新的教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浪潮引发的全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在既不能改变经济全球化趋势,又不能依靠经济全球化进程消解全球问题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各民族国家利益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过各主权国家进行不断地“对话、商谈和交流”,在解决人类共同问题上达成基本共识,以维护和促进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为第一价值原则,在利益上实行公平地共享与让与,整合出合乎正义与公平的具有约束力的全球伦理框架。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呼唤着全球伦理的建立,经济全球化是全球伦理的物质基础,但全球伦理不会随全球化的进程自然而然建立,全球伦理的建立和完善需要越过现实和观念的障碍,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史观”是国内外史学理论界谈论较多的话题之一。“全球史观”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具有明确的时代性,而且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束缚,重新建构世界现代史体系;不仅重视世界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关注历史的横向发展,而且强调科学革命的重要性,注重科技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同时,“全球史观”所建立的全新的、开放性的思维也有利于克服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斯塔夫里阿诺斯主张运用全球史观来编纂世界历史,本文试图分析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的特点,并指出虽然他提出全球史观来代替西方中心论,但却没有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一体化含义不同,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弄清这两个概念及其问关系,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史观”是目前史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对“全球史观”的缘起和发展轨迹作了简要的勾勒,并对全球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全球史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富有启迪性阐释。  相似文献   

15.
范杰英 《华章》2007,(5):69
"全球史观"作为一种较新的史学观点,不仅影响了历史学术界,也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按照新课标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注重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联系,上海版教科书更是以文明史为框架,摆脱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编写的传统做法;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的发展,从整体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新角度——全球史观。中学历史教学要注重全球史观培养,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全球史观大量运用于历史教材中。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习惯用“经济全球化”来概括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也有一些老师在讲课和命题时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术语来概括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还有一些老师则将“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交替使用 ,以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一致的。那么 ,到底哪一个概念更准确地揭示了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呢 ?看来很有探讨的必要。长期参与中国“入关”和“入世”谈判的龙永图在为“经济全球化丛书”所写的“总序言”中指出 :“一般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 ,包括生产、…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偶然读到《新全球史》的英文版,立即被它丰富的内容和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所吸引,后来知道此书在美国是目前最畅销的世界史教科书,正在被几千所学校的数百万学生使用。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魏凤莲等翻译的《新全球史》中译本。由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是我们所熟知的全球史的经典性著作,所以在接触到一部新的全球史著作时自然会拿来与它比较。当然,将现在的研究成果与30多年前出版的著作比较孰优孰劣是不公平的,我的比较只是为了说明几十年来西方全球  相似文献   

19.
《教师》2017,(19)
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不断探索高效的教学理念。越来越多的高中历史教师都体会到应用全球史观教学方式对于强化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和掌握能力的明显作用。文章针对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史观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历史教学该有怎样的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学中史观的演变历程、中学历史教学引进全球史观的原因以及方法三个方面,介绍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引进全球史观。一、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演进史观,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对历史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历史教育的核心诉求之一就是培养公民对历史的基本观念和看法,即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