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先秦史暨巴蜀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慕白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历史系、台湾中华老庄学会、香港孔教学院和德阳市文化局五单位联合发起主办的"中国先秦史暨巴蜀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8月16日至19日在四川省...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朱子学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韩国艮斋学会与韩国中央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东亚朱子学的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1日在韩国首尔召开。来自韩国、中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朱子学研究专家学5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学围绕着东亚朱子学的现在与未来的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诗词从发表迄今已过了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国内外出版了大量翻译。研究毛泽东诗词的著述。毛泽东诗词不仅为中国人民所喜爱、研究,而且已成为国际共同的文化瑰宝。在毛泽东逝世20周年之际,为检阅毛泽东诗词翻译出版成果,交流毛泽东诗词研究信息,总结毛泽东研究工作,推动毛泽东诗词研究工作向更新更深领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联合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了首次“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有中外著名学者百余人参加。会议就毛泽东诗词的历史内涵、哲理意蕴、美学风格,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由香港国际儒商联合会、国际儒联、中华孔子学会、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南省孔子学会联合主办的“儒商精神与21世纪中国及东南亚经济发展国际学术讨论会”,2000年4月15日至19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海内外的学者70多人。与会者围绕着儒商的定义、现代儒商的特征、儒商精神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一、关于儒商的定义 与会者一致认为,我们要研究儒商和儒商精神,必须要弄清“儒商”这个概念。概念的内涵不清楚,就必然会产生认识上的不一致,而弓愧混乱。但是,这是一个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78-278
9月23、24日,为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举办了“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130余名鲁迅研究专家出席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中外诸多史学工作者不约而同地瞩目于中国的东北角,在地域文化的研究上积弱而强,形成一股强劲的"辽海"风.为此,辽宁省史学会于2004年10月16~17日在大连召开"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以缜密的实证精神研讨辽海历史文化诸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于中国而言,博物馆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城市文明的结晶。中国的博物馆迄今已走过一百年的历程。这一百年尤其是后五十余年,它在中国社会近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无到有,蓬勃发展,伴随着城市的迅速成长由逐渐成熟到日益壮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博物馆对于一座城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的“国际二程(程颢、程颐)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专家学6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各国学就二程思想成为中国近古社会学术主流的内在根据、二程思想与北宋儒学、二程学说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二程思想与理学心学之源流、二程思想与佛道二教、二程思想在海外的传播与研究、二程思想在现代及未来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研讨,并对英国名汉学家葛瑞汉(A.C.Graham)所《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一二程兄弟的新儒学》一书作了评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在厦门举行,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等国和中国大陆、港澳台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学大家、名家辈出,诗歌流派不断湧现,其  相似文献   

11.
享有国学大师、历史学家、经学家、哲学家等众多称号的"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0月23日至24日在四川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洛分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学院、西南石油学院联合主办的“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001年5月28日至6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市、南充市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日本1所大学的20多位学,与我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1所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的20多位专家会聚一堂,对三国历史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继1991年“三国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在四川举行的又一次“三国化”国际性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13.
由四川省政协史学习委、成都市政协史学习委、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社科联和四川省历史学会等17个单位、团体联合举办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纪念辛亥革命和四川保路运动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9月下旬在四川金堂县召开。来自四川省各高等院校、科研、方志、博、档案、新闻出版机构和党政机关、史馆的120余位专家、学与研究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巴蜀文化与汉晋学术和宗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上古文化由各个区系文化多元整合而成。秦王朝时,从政治、经济、疆域上统一了中国,“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①,同时也积极开展了整合多元文化的事业。但各区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在上千年历史、独特的地理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不能也不可能骤然消亡,所以秦王...  相似文献   

15.
10月14日~17日,稻作农业起源与炎帝文化暨第三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湖南省株洲市召开。中国大陆、台湾以及加拿大、日本、韩国的三十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从考古发掘、文献研究、天文气象的观测以及现代化的DNA研究等各个方面,对稻作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前景作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与交流。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茶陵县野生稻的生长与分布情况,并参观了一些种植优良稻种的农业示范区。与会代表参加了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大会。来自台湾的82岁的姜竹先生已是第四次参加公祭,他说:“DNA我不懂,但我…  相似文献   

16.
(一)迎盛会月圆花好,喜天涯来客如潮;汇古都评说诗魂,赞盛世中华添娇;昆李希珠双闪烁,贺万家食着史诗;仰毛公九天侧耳,《宏论各领及骚!(二)药偿费何深,意登泰山石;吹风马背触,赋随征战烧;年风风雪起,抑扬独恣湖;众社万众急,笔扫干天桥;铸龙邀人落,调民鞠九霄;并勒惊诸史,人或隐若皤!雄韵惊诗史 大美腾芳涛──为“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献韵@蔡孑人  相似文献   

17.
由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主办,马来西亚星洲日报、香港孔教学院联办,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子基金会、美国国际中国哲学会、日本文化振兴会、韩国孟子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新加坡儒学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多个单位协办的第一届"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7日至12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凯煌大酒店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马来西亚政府人力资源部部长冯镇安博士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词,交通部部长陈广才先生出席会议并致闭幕典礼讲词.大会共收到论文134篇,与会人士围绕大会主题"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平"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化讬命”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國現代學術以何時為開端?歷史學界通常把1840年鴉片戰争至1919年五四運動,稱為中國歷史的近代時期,而以1919年五四運動至1949年為現代時期。但學術史和文化史的分期也以此為依據,不容易解释清末民初以來的許多文化現象。用政治事變來例同學術文化變遷,反映不出學術文化本身的嬗變規律。實際上,中國傳統學術向現代學術轉型,可以追溯到晚清的经今文學運動,現代學術的種子即埋藏其中。但今文學運動本身还不具有現代學術的特徵。1898年嚴復發表《論治學治事宜分二途》,1902年梁啓超發表《論學術之势力左右世界》和《新史學》,1904年王國維發表《紅樓夢評論》,現代學術思想和學術规範得到比較集中的體現。因此中國現代學術發端的時間,應為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標誌是承認學術具有独立之價值,並在研究中開始吸收西方現代的觀念和方法;代表人物是嚴復、梁啓超、王國維等,而尤以王国維扮演着現代學術開山祖的角色。王國維1927年自沉於颐和園魚藻軒,社會上異說異是,察察為揣。惟史學家陳寅恪能够從文化興衰和一代學者的命运的角度,對王氏的死因给以正解。包括王、陳在内的中國現代学者中的大師巨子,聲聞顯晦或有所殊異,但与本民族的文化共同着命运,欲以學術為宗基“承續先哲將墜之业”,同為一代文化所託命之人則一。他們的學術流向包涵着省察傳统和回應西學兩個方面,既不忘記本民族的地位,又能够做到与世界文化對話交流,為中國現代學術奠立了難能可貴的傳统。但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仍然困難重重。就學者的主觀认知而言,有四重障蔽應予以破除。第一、學術是手段还是目的;第二、“有用之學”舆“無用之學”;第三、中學和西學之争;第四、新旧古今之辨。這四個問题所以產生,主要是中國傳统學術一向缺少學術独立的傳統,特别是“經世致用”之說束縛了人們的頭腦,使人們忽視學問本身的独立價值。王國維、梁啓超等現代學術的開聞人物,為破除這四重障蔽曾作出巨大努力,可是時至今日,也不能說此一問题已獲致完全解決。任公先生說:“就純粹的學者之见地論之,只當問成為學不成為學,不必問有用与無用,非如此則學問不能独立,不能發达。”又說:“為學問而學問,斷不以學問供學問以外之手段,故其性耿介,其志專一,雖苦不周於世用,然每一時代文化之進展,必賴有此等人。”信哉斯言。學術之求得独立,首先還要有独立的學者。四重障蔽不能破除,宜乎中國現代學者難於安身立命也。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描述两知多年中华学术传统的一个"重视历史"的持久特点,指出这种特点渐渐构成了这个民族在学术方面的最突出"天赋",而这种"天赋"又和一种以"叙述"为主的传统风格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研究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历史,继承和发扬儒家思想价值,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3~5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瑞典、俄罗斯、巴西、柬埔寨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70多篇,就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与发展、对孔子学说及儒家思想的再认识、儒学的现代价值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