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颖 《语文知识》2009,(4):87-88
韦昭注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语》注本,虽然保存了很多古义,训诂成就不容忽视,但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本文讨论了《国语》韦昭注中一些词语训释问题,即“贪冒”之“冒”为“贪”义;“班贡”为偏指“贡”的偏义复词;“奖”为“助”义;“资”为“蓄积”义等共四条,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国语》传注中以三国吴韦昭注最具权威,是研读《国语》者必读之书。但其训释中也有稍欠准确之处,本文拟对韦注中15个词语的训释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3.
三国吴韦昭注是目前关于《国语》最早的注本,对研究《国语》有重要价值,然其中有一些注释不尽如人意,本文选取《国语》韦昭注10例加以辨正,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韦昭注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国语》古注。韦注训诂成就不容忽视,但也存在些许失误。前人对韦注多有指瑕,其中个别指瑕之处有待商榷;本文对韦注失误及前人误批韦注之处加以甄别评析。  相似文献   

5.
韦昭《国语解》是《国语》现存的最早注本,韦昭在分析实词的词性和用法、训释虚词和分析特殊句式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反映出三国时代汉语语文学者的语法观念和分析语言所达到的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6.
韦昭注对《国语》的训释展示了汉语词汇从单音走向多音(主要是双音)的发展轨迹,具体表现为在直训中把单音词训释为双音词;在串译的过程中把原文的单音词变成双音词两个方面。韦昭注中的双音训释词从构词方式来看,主要是同义、类义联用式复合词。从原文和释文的对比来描写汉语的双音化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韦昭《国语解》是现存最早、最具权威性的《国语》注本,《国语解》深得汉儒注经之义法,简妙精当,一语破的。在词语的训释、句意的疏通、语法修辞的说明、名物典制的考证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通过对《国语解》语法、修辞内容的整理分析,可以把握其注释体例和注释特点。  相似文献   

8.
郭璞的《尔雅注》是一部重要文献,多引先秦汉魏众书以证《尔雅》释义,《国语》亦在其列,这本书对《国语》研究史与接受史的梳理具有重要意义。《尔雅注》所选《国语》语例尽管不多,但极其精审,足见郭璞对《国语》之推重与熟悉,此亦为《国语》颇受晋人重视与喜欢的例证。通过将郭璞引《国语》例与韦昭《国语解》对照分析,亦可推测出郭璞应阅读过《国语》韦注。  相似文献   

9.
《国语解》是三国吴人韦昭对《国语》的注疏之作,它在《国语》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语解》在后世影响巨大,除了传统认为它与《左传》关系密切,得益于《左传》的经学地位以外,其本身严谨、全备、既吸收传统成果又注重探究与创新的注释方法与独特的注疏特点是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国语》韦昭注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最完备的《国语》注本,注释精审,但仍有一些误注。误注主要有:误以本义释引申义;误以引申义释本义;误以本义释假借义等。  相似文献   

11.
<国语解>是三国吴人韦昭对<国语>的注疏之作,它在<国语>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语解>在后世影响巨大,除了传统认为它与<左传>关系密切,得益于<左传>的经学地位以外,其本身严谨、全备、既吸收传统成果又注重探究与创新的注释方法与独特的注疏特点是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2.
《国语集解》以三国韦昭注本为基础,汇集有清一代众家之长,近乎善本。然而犹有疏漏可议之处,本文就《国语集解》注释可议者十处予以辨证。  相似文献   

13.
时下面世的17种《古文观止》注译本在注、译方面存在一些错误。从训诂和语法的角度分析纠正这些错误,有益于读者,也有助于克服某些出版部门古籍出版的粗滥之弊。  相似文献   

14.
张问陶是清代著名诗人,著有《船山诗革》及《船山诗草补遗》。成镜深先生主编的《船山诗草全注》,对张问陶的三千多首诗全部加以注释,是至今最完整的张问陶诗集注本,但仍有不少错误,笔者对此做了订误。  相似文献   

15.
张问陶是清代著名诗人,著有《船山诗草》及《船山诗草补遗》。成镜深先生主编的《船山诗草全注》,对张问陶的三千多首诗全部加以注释,是至今最完整的张问陶诗集注本,但仍有不少错误,笔者对此做了订误。  相似文献   

16.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被选入中学语课本已有多年。其注释也在不断修正完善。现又被人教版课标本高中《语》(必修1)选入。然而.仍有三个通假字被课本误注,使学生如坠烟雾,直接妨碍了学生对意的正确理解与疏通,因此,很有必要提出来加以探讨。谬误之处,还望课本编与教学同仁指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史记》将“春秋”与“国语”相及而言者共二处:  相似文献   

18.
《国语》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哲学内容和特点三个方面说明《国语》中的“五 行”学说,“气”论学说,“民”论学说开了中国哲学“五行”论、民论的先声,确定了《国语》 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教育》2005,(9):62-62
作家龙应台记述了一则让她惊叹的《国语》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期孙吴韦昭研习《诗经》,其传世相关材料有三种,据此可见其研究特色有二,一是今古之学兼融,训释诗句以毛、郑为宗,亦不弃三家之说;二是增补训释,时出已意。传世的韦昭《诗经》学资料颇有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