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子》中的神话因素内容涉及图腾、祖先、英雄和占卜等类型,其特点主要体现在深受儒家传统神话态度的影响、神话的历史化以及神化历史人物的历史化等方面。《荀子》的神话因素与荀子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荀子运用先进的天人关系理论,对鬼神给予新的阐释,形成唯物科学又兼具时代特色的鬼神观念。荀子这种把鬼神人事化、神话认识科学化的宇宙哲学思想,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礼法治国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他哲学思想存在的基础,他所说的“性”有三层含义;其人性论思想存在多种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的人性思想是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课题。对荀子的人性思想需要通过多维度去理解分析才能很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4.
《滁州学院学报》2016,(4):88-90
荀子的音乐哲学观是在继承先秦音乐思想、孔子音乐思想、道家音乐思想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并发展的,其音乐哲学观具有十分完整、严密的体系。荀子在他的《乐论》中详细论述了音乐哲学观多方面内容,在《乐论》中他道出了前任所没有道出的音乐哲学思想及音乐美学特征。《乐论》在整个古代音乐思想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音乐思想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荀子的美学是从其哲学思想出发的。“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基本观点,奠定了他对美的本质认识。他对美感的来源、审美感官的形成、音乐和艺术等问题,都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开始形成完整严密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文艺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荀子注重作家的品德修养,重视发挥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文艺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明道、师圣、宗经、言志、抒情是荀子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同时,荀子还极为重视文艺教育人、培养人以及文艺的社会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7.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吸收诸家之长,兼容并包,在先秦诸子中较有特色.荀子教育教学思想上的有关积极主张,有益于现代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荀子》书中论“礼”之处颇多,除有专著《礼论》外,散见于各篇者尚有数十处。本文就此作一粗略的探讨。一、荀况主张“隆礼”,其哲学思想方面的根据是“性恶论”荀况专门著有《性恶》专篇,从“性恶”观点出发,提出了他的政治、经济、教育方而的学说。他对“性恶”的分析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生命哲学思想值得我们梳理和思考。柏格森生命哲学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性、革命性及指导性的特点,在教育学方面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德育都有价值,对当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于超 《学科教育》2013,(4):114-121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经济哲学思想,进而从他们的义利观、等级制度经济观、以民为本的经济观等三方面阐释孔子、孟子、荀子对先秦儒学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创立、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朱熹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他的教育哲学思想进行批判吸收。  相似文献   

13.
义利思想是我国古代先秦哲学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重要的儒家代表,他批判继承孔孟思想,又有所发展和创新.在义利观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以义制利"的观点,而这种注重实际和符合人性的观点对当前指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荀子生活在我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战国末期。他不仅在哲学上提出了一套朴素的、直观的唯物主义理论,而且在教育上有许多进步的见解。他曾在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讲学,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的名著《劝学》,就是他办学实践的总结,也是集中反映荀子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5.
荀子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等人为的努力,来改变人类丑恶的自然天性。为此他提出要尊师重教,提出"师术有四"的为师之道以及学、思、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荀子教育思想中先进而积极的成分,对当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位集百家思想之大成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思想家。他师承儒家思想,但法家最大的代表人物韩非、李斯皆为他的学生。他著作颇多,现仅就其教育心理思想进行一些论述。荀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有三:1、形具神生的形神论;2、化性起伪的性恶论;3、人定胜天的有为论。这三论奠定了荀子教育心理思想的唯物主义基础,并使得  相似文献   

17.
荀子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名大师,他吸取了道、墨、名、法诸家的精华,熔铸于一炉,使儒家的学说得以改造和发展。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最为老师”、颇有声望。他在长期的教学、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有些经验至今仍可为我们借鉴。本文就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战国中晚期的论坛上,荀子以综贯“百家异说”的态势,通过讲学与著述等活动,精辟地总结和发展了先秦的哲学思想,成为当时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对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与伦理政治思想诸方面的阐述,集中反映于《荀子》一书之中。该书在汉代被抄传者达300余篇,经刘向校订整理,定为32篇。据唐代杨倞考证,32篇著作中,《大略、》《宥坐》、《子道》、《法行》、《衰公》和《尧问》6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作为战国末期儒家最后一位大师的荀子,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封建社会有着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从文学作品入手,分析阐述荀子蕴含于《劝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出教学应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引导人们对当今教与学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荀子基于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对养生提出一些主张。荀子的“戡天”思想,十分重视人的作为。这反映在他的养生思想上,就是他提出的“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略养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著名论述。说明了人的身体好坏,不在于天而在于人的作为;在于人能否具备必要的养护(营养)条件,和能否顺时(经常)地运动。具备这种条件,身体自然会好,否则就一定会生病。荀子的这一论述,对养生学的发展,无疑是积极的、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