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蒙古地区医学生就业心理表现为个体就业心理和群体就业心理,个体就业心理问题具体为就业认知维度、就业情绪情感维度和就业社会心理维度,个体就业心理外化为就业期望和就业行为;内蒙古地区医学生群体就业心理集中表现出地区性、专业性和民族性的问题。针对医学生的个体就业心理问题,医学院校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认知,提供就业心理咨询,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医学生要形成积极乐观的就业情绪情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确立合理的职业定位。针对医学生的群体就业心理问题,扩大就业视野,调节地区性问题;打造多媒体就业服务渠道,解决专业性问题;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适民族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学生就业状况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促进大学生就业早已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应主动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化解就业压力,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应对教育,帮助和指导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就业应对的重要性,使之提前做好就业应对的思考,正确掌握就业应对的策略。学会正确地对待职业、正确地对待就业从而能够正确地择业。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就业适应和就业发展上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运用SAS、SCL-90及自编的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问卷,以近500名省属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就业应对方式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大四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其它年级的大学生。(2)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大二学生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就业应对方式。(3)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积极程度与就业压力呈负相关,即就业应对方式越积极,就业压力越小;就业应对方式越消极,就业压力越大。(4)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对就业压力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4.
将人力资源教育管理融入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助于更好地提高大学生专业就业素质。高校需要基于当前就业发展趋势,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完善,优化大学生就业教育策略,提高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就业需求的市场化转变和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如何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就业困难毕业生特点的分析,探索高职院校促进困难毕业生就业的帮扶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就业心理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大学生就业大军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对其就业产生影响。本文描述了高职学生在求职中存在的就业心理的表现,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及就业制度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就业难”现象。大专生相对本科生的学历劣势,使就业人际沟通对大专生的顺利就业显得更加重要。大专生必须掌握熟练的就业人际沟通的技巧,与用人单位进行有效的就业人际沟通,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目前高校就业工作存在着服务意识、就业工作队伍急需加强,指导方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等问题。应当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多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市场,探索有效人才储备机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华东地区11所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938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现状的调查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就业期望与现状存在较大的落差,毕业生就业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就业目标意识茫然。造成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落差的因素是多元的,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等。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各项工作,学院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以就业为导向打造就业创业五大平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