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乔伊斯作品《阿拉比》背景的分析与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伊斯作品《阿拉比》是其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里的第三篇。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都柏林少年追求朦胧爱情,但最终梦想破灭的故事。故事情节很简单,但作者詹姆新·乔伊斯.深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影响,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宗教象征符号.隐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本文试图对小说背后的各种宗教背景进行解读以助读者对作品做更深的理解。进而领会作品里潜在含义:因宗教信仰的破灭.都柏林社会陷于一派颓废状态。  相似文献   

2.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久负盛名的短篇小说集。作为《都柏林人》的第一个故事,《姐妹》包含了瘫痪、腐败、死亡这三个后来在全书中不断重现的主题。正是这些主题把这15个短篇故事贯穿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姐妹》就是《都柏林人》的一篇导言。  相似文献   

3.
借助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关于家屋的空间理论,可知《都柏林人》中《死者》一文中家屋内外空间富含象征意义和相互联系。温暖、热闹、怀旧的屋内象征了都柏林的辉煌过去,而屋外则影射寒冷、死寂、残酷的社会现实。通过塑造这两个空间,詹姆斯·乔伊斯奠定了《死者》阴郁的基调,暗讽了都柏林人麻痹的生存状态,更揭示了众生无法摆脱的死亡母题。  相似文献   

4.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人被刻画成与瘫痪的社会抗争的人,但无论他们怎么挣扎,最终都是败。孤独和幻灭是小说的普遍主题,而顿悟被用来进一步揭示主题。《阿拉比》描写了一个都柏林小男孩的心灵之旅和他追求朦胧爱情的故事。最终幻想和现实的反差凸显了他的迷茫无助和难以言状的痛苦。乔伊斯通过《都柏林人》的写作,目的在于使爱尔兰人认识到摆脱幻象,洞见荒谬境遇,获得精神解放,才是走向自由独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5.
《死者》是英国意识流小说大师乔伊斯的著名小说,讲述了发生在都柏林圣诞节期间的故事。本文从细节描写和象征手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死者》中的死亡主题,并揭示了都柏林人道德、精神的麻痹状态和无力自拔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家中,詹姆斯·乔伊斯以其作品中连贯的音乐性而著名。本文选取他早期作品《都柏林人》里最后一个故事《死者》作为研究文本,通过结构重复和标点符号来分析其三种中文译本中语言音乐性不同处理,论证语言结构对文学翻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乔伊斯的作品中,一大艺术特色就是其对象征这一写作方法的灵活使用。《阿拉比》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一篇,故事简单却含有深刻的象征寓意,深刻揭示了20世纪初都柏林社会的精神瘫痪。本文拟从象征手法的运用来深入挖掘该作品的隐义效果。  相似文献   

8.
《都柏林人》标志着乔伊斯决心告别传统、走上文学实验与革新道路的重要开端。[1]《死者》是《都柏林人》中的最后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现代主义的倾向。除了已被人们探讨过的象征主义,还有最为显著的两点是印象主义和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9.
“《都柏林人》标志着乔伊斯决心告别传统、走上文学实验与革新道路的重要开端。”《死者》是《都柏林人》中的最后一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明显的现代主义的倾向。除了已被人们探讨过的象征主义,还有最为显著的两点是印象主义和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都柏林人》成年篇中主人公身处荒谬的境遇,但却敢于正视荒谬,投身反抗的熊熊火焰,义无反顾地活下去。乔伊斯对人生的思考与阿尔贝·加缪在其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对荒谬的认识相契合,乔伊斯笔下的主人公正是西西弗式英雄。  相似文献   

11.
《偶遇》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名篇,乔伊斯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描述了都柏林少年惨淡的生活,无处可逃的命运,罹患精神瘫痪的境遇。文章从故事中的主要意象出发,探讨了其中所蕴含的宗教上的隐喻,指出其对扩展和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短篇小说《伊芙琳》讲述了伊芙琳在出走的最后一刻却放弃的故事。乔伊斯笔下的伊芙琳是都柏林人甚至是爱尔兰人的代表,伊芙琳的个人遭际和精神困境展现了都柏林人内心瘫痪的本质。乔伊斯试图通过描写内心瘫痪的伊芙琳来唤起整个爱尔兰人的觉醒。  相似文献   

13.
符号矩阵中现实和理想的碰撞——阐释《阿拉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有关都柏林生活作品的第一部,它向人们展示了“可爱而肮脏的都柏林”,并以此来激励麻木的爱尔兰人。其中的《阿拉比》讲述了一个男孩子童年的故事,本文试图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中的符号矩阵理论来展示出其中的深层结构,并以此来揭示作者写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死者》是二十世纪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压轴之作,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描写了20世纪初都柏林人的现实生活状态,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揭示爱尔兰社会的精神症结,探索都柏林人生活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5.
城市空间理论属于空间批评的一部分,文学与城市的双重构建关系让我们在文学文本中看到更加清晰的一个城市的意象。詹姆斯·乔伊斯是一代文学大师,他用毕生精力书写他的故乡都柏林,1914年他发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这十五篇短篇故事看似短小平淡,但展现了都柏林这座现代城市的状况和城市中人的精神状态和生存状态。在乔伊斯看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是畸形的:贫富的两极分化,因欲望而导致的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等等。文学中的城市是现实城市的影子,也是对现实城市的再现,本文拟运用城市空间理论,通过一系列城市中最典型的空间形象——窗户,房子,街道,花园,酒吧等对《都柏林人》中的《姐妹》《伊芙琳》《一小片阴云》三篇文章进行分析,从而一窥城市化对都柏林的影响,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讲述了主人公伊芙琳在出走的最后一刻却放弃的故事。伊芙琳是乔伊斯笔下都柏林人甚至是爱尔兰人的代表。乔伊斯展现了他们内心瘫痪的主题。而乔伊斯指出瘫痪、病患就是解放他们思想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短篇小说《死者》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代表作,讲述了在都柏林一场圣诞晚会期间发生的故事。乔伊斯在小说中运用“精神顿悟”这一艺术手段,深刻展现了爱尔兰人精神层面上的瘫痪状态,凝聚了作者对处于瘫痪、麻痹状态下的爱尔兰人的痛切感悟。在精神顿悟视角下对小说的主题进行解读,可以加深读者对乔伊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死者》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压轴之作.《都柏林人》以爱尔兰首都为背景,描绘了20世纪初都柏林市井百姓、社会生活的"精神瘫痪"状态,试图揭示爱尔兰社会的精神症结,唤起民族意识."精神瘫痪"在《都柏林人》一书中贯穿始终.本文探讨"精神瘫痪"这一主题在《死者》中的体现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爱与死的关联──印第安原罪故事对阐释文学母题的启示叶舒宪列维一斯特劳斯收集整理的特内特哈拉(Tenete-hara)部落印第安神话中有一则标号为M77的作品《男人失去永生》.可作为原始版的原罪故事来看:造物主所造的第一个男人生活在天真无邪的状态,尽管...  相似文献   

20.
乔伊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带有或多或少的自传色彩,短篇故事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为爱尔兰写的一部精神道德史,书中15篇故事,几乎都能找到作者自己的影子,尤其是“伊夫林”“Eveline”。在这个故事中,读者很容易感觉到其实伊夫林很多时候就是作者本人。本文详细分析了故事“伊夫林”中乔伊斯和伊夫林角色的重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