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勋  张宁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6):670-671
篮球运动员在运动前、中、后期的合理补液对保持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提高运动耐力、延迟疲劳的出现、增强运动员的对抗性、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谈等研究方法,阐述了人体处于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和篮球运动特征,从补液的时机、方式、类型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补液方案.  相似文献   

2.
散打是一种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散打运动强度大,耗能多,对身体水分、糖和电解质的补充十分重要。通过对成都体育学院散打队运动员补液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补充水、糖、电解质的生理效应对散打运动能力的影响和水、糖、电解质的运动前、中、后的补充方法和原则。以期对散打运动员的补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为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参考,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3.
郭浙斌  苗苗  黄玉山  高萱  郭红 《体育学刊》2008,15(3):108-112
研究低氧训练中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对机体水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7名健康体育学院学生参与实验,在常氧或低氧(低氧帐篷,氧体积分数15.4%)下以70%VO2max负荷运动至力竭,运动中不补液或补充佳得乐运动饮料.结果显示,机体在低氧或常氧环境下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后均出现体重下降、血清渗透压升高等脱水现象,运动中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可明显改善脱水情况,恢复机体水平衡.低氧环境下与常氧下绝对强度相同的运动负荷相对增大,运动中心率明显增加,运动时间明显缩短,但在补液干预下心率反应明显降低,运动时间明显延长.低氧环境下运动机体乳酸积聚的速度加快,补液可使运动后的血乳酸值显著性降低.实验结果提示,低氧训练中适时补充糖-电解质饮料可有效防止体液丢失,并有利于维持心率和消除乳酸,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4.
分析运动训练对运动员体温、水代谢、电解质代谢的影响,以及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水盐代谢的激素调节机制.认为:运动训练使运动员机体排汗增加,水及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导致机体水盐代谢的紊乱;运动时水盐代谢的神经体液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局限性,合理补液可缓解运动热应激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疲劳消除.  相似文献   

5.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03,24(1):66-66
研究背景 :运动员在训练后往往被要求尽快的补液 ,但是训练后马上补液 ,运动员会感到尿的排出量增多。针对补液的形式 ,本文做了研究。研究目标 :研究更好的运动员在训练后失水的补液方式。研究设计 :实验室研究研究方法 :2 80C的气温时 ,八位荷兰男性自行车和铁人三项运动员 (年龄 2 3± 2岁 ;身高 86± 2厘米 ;体重 73 .2± 1.8公斤 )在自行车训练丢失 3%的身体体重后 ,进行快速率补充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饮料和慢速率补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饮料 ,再观察其对机体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 :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失水后的恢复期 ,采用第一小时补液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水和电解质在运动中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机制。以16名身体健康的男子,参加持续时间为1小时、强度为60%最大摄氧量的运动。分别在运动前(R)、中(D)及休息(R)期间测定血及尿中钾、钠离子;血、尿渗透压;同时还测定血浆醛固酮(ALD)、精氨酸加压素(AVP)、心钠素(ANP)。结论:运动中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明显。ALD、AVP是非常重要的体液调节激素,在运动中对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补液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阳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2):41-41,48
长时间运动会引起人体脱水,因此,必须在运动前、运动中及运动后进行补液。本文就补液原理、种类、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郭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8):128-129,131
运动饮料能在运动前、中、后为运动员迅速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维持和促进体液平衡或快速恢复,可改善体内代谢过程和体温调节。是从运动医学和营养角度来促进运动训练、竞赛和健身的积极手段。作为一种补液方式,其对于运动能力的影响目前普遍受到关注,而现在市场流行的运动饮料也是层出不穷,运动饮料对于运动能力到底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又该如何补充,市场上的饮料是都随意补充的吗?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1·研究对象姓名最好成绩/m测试成绩/m出生/a身高/m体重/kg运动级别于鑫19·3219·3219771·9098国际健将程小燕20·0218·8219751·7395国际健将本文通过资料分析,调查访问,并采用了影片解析的方法,对从滑步开始到铅球出手后瞬间后3幅整个过程进行逐幅解析,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2·滑步阶段的速度节奏(1)滑步阶段蹬摆动作的速度节奏滑步起动的主要动力是左腿的摆动与右腿的蹬伸。从惯性力所要求的两腿摆蹬配合技术来看,在滑步过程中左腿摆动速度的大小和出现的时机,会给右腿蹬伸的力量和速度带来一定影响,于鑫、程小燕左腿摆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了解老年运动补液的生理学机制,强调补液在老年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研究方法:利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以往研究进行归纳、演绎与分析。研究结果和结论:以经济、安全、有效为原则的最优补液是白开水,其次为蜂蜜水;而在经济条件和观念接受程度允许的前提下,运动饮料的补充效果最佳,并建议老年人慎用能量饮料;同时,老年运动补液要遵循"一总三分"原则,即要在"少量多次"总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运动前、中、后的不同时段分别按照,"未动即补"、"未渴及补"和"止动继补"的3个分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补液,以达到降低运动风险,提高锻炼效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心理准备状况是在运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总的准备前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研究运动中的准备状态问题时,我们采用了阿·茨·普里的理论。他把心理准备状况分析为运动员个性的整体表现。这种表现具有独特的综合性,它包括对自己力量清醒的估计与信心、把比赛进  相似文献   

12.
运动对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产生及作用机制;探讨了运动对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提出运动使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及受体的表达发生改变,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及运动心脏的重塑。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由于激烈的运动而令身 体大量流汗,使体内液体流失,同时,电解质及体内矿物质也会随汗流失。如果人体体液流失过多,轻则影响运动能力,重者可引起热痉挛、热衰竭、中暑、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在空气干燥的春季和天气炎热的夏季到来之前,要注意在运动时保持体内水分及电解质的平衡,时时保持良好的运动能力,维护自身的身体健康。下面是关于干热气候下运动时水分摄取的几点建议: 一、不要等到口渴或有机会时才摄取水分,必须足够摄取水分后才开始进行运动。 二、要有计划地补充水分,在运动前2小时,可以喝2~3杯以上的水(1杯约235毫升)。运动前15分  相似文献   

14.
黄芪注射液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海马组织中Glu和GABA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建龙 《体育科学》2005,25(2):73-75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运动性疲劳大鼠海马组织中 Glu和 GABA在运动前后的影响和 Glu/GABA比值变化 ,研究黄芪注射液的抗疲劳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运动性疲劳模型 ,强化训练期间灌胃黄芪注射液 7.2 g· kg- 1 · d- 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中 Glu和GABA含量 ,计算 Glu/GABA比值。结果 :与强化训练组大鼠同时相比较 ,强化训练加黄芪注射液组在运动结束 30 min及 3h时的 Glu/GABA比值明显降低 ,而安静态却略高。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调节因运动而引起的应激状态 ,使运动后动物的兴奋性经迅速降低的过程后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 ,从而有利于机体内环境的调整及体力的恢复。在运动过程中 ,可使机体迅速处于应激状态 ,使物质代谢增强 ,有利于肌肉的持续运动。运动结束后 ,可使机体内环境迅速调整 ,有利于运动后疲劳的消除。  相似文献   

15.
赵爱琴 《健与美》2023,(8):68-71
<正>夏日炎炎,人们常常会出很多汗,尤其是运动的人,这时补充电解质是十分必要的。电解质是血液中的矿物质,它帮助调节和控制体内液体的平衡。电解质对大脑功能、健康的血压、肌肉健康和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电解质的主要组成成分有:镁、钾、钠、钙、氯化物、磷酸盐和碳酸氢盐等。身体主要是在剧烈运动中出汗或因疾病而失去电解质,因此在艰苦的锻炼后补充电解质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由于体内糖的消耗、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从而诱发疲劳产生,使运动能力下降。本文从排球比赛特点及运动员运动特征角度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补液方案,为排球运动员改善体内代谢过程、提高运动能力、推迟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加速疲劳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运动训练研究》杂志发表了舒沃曼·斯迪芬的文章,介绍了有关美国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在七十年代前,美国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主要是运动技能学习的研究,包括实验室中不同教学方法或教学计划安排的对比性研究。其研究特征是对前人研究的补充,运动技能相关变量的...  相似文献   

18.
在热环境下运动时,过度热应激会对运动机体造成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影响:脑工作能力下降,电解质、微量元素大量流失,血液中激素水平发生改变,心血管功能发生障碍,肌糖原利用率下降,脂质过氧化严重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热休克蛋白HSP70合成改变以及不良情绪增多等。通过科学的补液和适当的热适应,可使机体保持体热和血容量的平衡,使机体保持较高的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讨急性低氧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补充电解质饮料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受试者为8名健康成年男性,均进行两次实验。第1次为急性低氧运动加补充电解质饮料(运动前和运动中)实验,第2次为急性低氧运动不补充任何液体实验,两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近年来对尤·克·巴班斯基的教学论思想研究主要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是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他所提出的最优化不是什么特别的教学法,而是一种教学的方法论、一种教学的策略思想。通过在苏联一些学校中实验证明,“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能够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本文的目的在于借鉴“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我国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理论,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下面就如何提高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优化程度、从教学过程的各成份之间的横向联系对教学产生影响等方面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