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幕秦王(一身名牌,十个手指有九个戴着东西):“Hi,老安,听说你家有陈慧琳的最新专辑,借来听听如何?”安陵君(一身土气的中山装,鼻梁上架着深度近视眼镜):“秦总,这……这有些……些困难。”秦王(跷起二郎腿,审视着安陵君):“老安,这样吧,你把陈慧琳的专辑借我,我把周杰伦的《龙拳》、蔡依林的《看我七十二变》借你,以二换一,你不亏。”安陵君(眼珠转了转):“秦总,让我想想。”秦王(皱了皱眉):“好,考虑好了,发个短信。”幕落。安陵君边下边唱:“我想我会一直孤单……”第二幕(咚咚咚……———敲门声)秦王(老样子):“Comein.”唐雎(一身…  相似文献   

2.
《唐雎不辱使命》(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长期以来,人们对文中的秦王形象早已形成了共识,认为这是一个阴险狡诈、色厉内荏又外强中干的残暴者,是一个与唐雎相对照的反面人物。代表这种观点的是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该文的"问题研究"这样评价秦王:  相似文献   

3.
《唐雎不辱使命》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以及巧妙的人物衬托,塑造出了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写作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4.
《唐雎不辱使命》充分运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以及巧妙的人物衬托,塑造出了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写作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5.
<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为文学史上的名篇,人们在欣赏其奇思妙语,推崇其文学价值的时候,却忽视其诸多可疑之处.本文从"挺剑而起"之疑说起,再结合其它几处疑点进行分析后认为:<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并非唐雎言行之实录,而是后人之伪托;对<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应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语文科文言文教学属于难度较高的部分,学生接受方面存在困难,源于教师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满足现代课堂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认知的困难。兼顾传统与现代教学理念融合,需要寻求新的教学理念,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是目前紧迫的任务。鉴于变革思路、寻求新法之目的,探讨《唐雎不辱使命》本文的教学实践,寻求突破之要。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新课改背景知识,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运用诵读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加强与现代生活的联系,为文言文教学注入现代信息,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徐江  王从华 《天津教育》2013,(16):44-45
当前的语文界虽然高喊着什么“高效课堂”,但却相当严重地存在着思维值很低的现象.所以,可以说相当多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极差极差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初三的学生刚刚学过《唐雎不辱使命》课文之后,如果你问他们——唐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都会说他是如何如何的从容镇定,大义凛然,不辱使命.但是,你若换一个角度,特别是从人生实践的角度问他们——秦王为什么受挫于唐雎,从这件事上我们后人汲取什么教训,学生的回答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公输》(选自《墨子》)与《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分别叙述了墨子和唐雎面对侵略者大义凛然,针锋相对,制止侵略的故事,这两篇文章都着力于描绘“舌辩”,在唇枪舌战中,这两位历史人物所表现的斗争精神和斗争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0.
一幕「折服秦王」的荒诞剧《唐雎不辱使命》考辨江苏南通市三中高淑娟陆精康《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下引文字出此不注)。是章,不少读者误作史传,以为实有其事,初中语文《教参》的分析不能不说是极有影响的: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  相似文献   

11.
《齐桓晋文之事》中“为长者折枝”一语,历来注家各说其是,择其要者有三说:一曰“为长者折取树枝”.一曰“为长者按摩肢体”。一曰“向长者弯腰行礼”.此三说,均或为后来各种选本所沿用。近读张汉清、方弢二同志文《“为长者折枝”析疑》(载《语文教学通讯》一九八三年第十一期,以下简称《析疑》),又见新说.该文以为,  相似文献   

12.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课内讲读课文。文章场面简洁.情节脉络清楚,矛盾集中尖锐,人物形象鲜明.文字以不艰深的对白为主,语言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因此,《唐雎不辱使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我的教学构思则是请多个剧组表演后,用导消说戏、观众和演员对话的方式进行活动型“文言仿真”学习。  相似文献   

13.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课内讲读课文。文章场面简洁,情节脉络清楚,矛盾集中尖锐,人物形象鲜明,文字以不艰深的对白为主,语言中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因此,《唐雎不辱使命》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我的教学构思则是请多个剧组表演后,用导演说戏、观众和演员对话的方式进行活动型“文言仿真”学习。下边实录的是“导演说戏”部分。【课堂实录】导演杨雅云我们这个剧组的特色是去掉了叙述语言,因为我们认为这样表演更紧凑,场景的变化更自然。我们主要抓住了秦王的盛气凌人和唐雎的大义凛然来表现的。师“盛气凌人”和“大义凛然”这两条成…  相似文献   

14.
按照文中的注解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有关资料的解释理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8课《诗三首》的《短歌行》中的"枉用相存""契阔谈燕等几处非常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5.
“以君之灵,不有宁也”句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言晋于是年三月攻破曹国,晋文公为报僖负羁“馈盘飧置壁之惠”,令军士毋入僖负羁宫邸。大将魏仇、颠颉一怒之下火焚僖家。魏仇胸部负伤。文公怒甚,欲杀魏氏以正军法,却又怜惜他的才勇,于是派人去看魏仇,若伤势沉重,那就索性将他杀掉。魏仇度知使者来意,乃“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  相似文献   

16.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之作,文中有许多意外值得我们品味.首先文中的对话描写之多就是一个意外,我们很少见过像这样密集的文言对话。其次.文中的结局很意外,唐雎经过一番舌战后,使秦王色饶,  相似文献   

17.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教师在执教时要解决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识,赏析好人物形象,更要引领学生好好品味人物身上所表现的杰出外交艺术。因为这个点既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也能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被编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文记录了一场安陵与秦国之间的外交斗争,文章主要通过对话描写塑造了唐雎、秦王和安陵君三个人物形象,在委婉含蓄的外交辞令中展现给读者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非凡才智和纷繁复杂的外交形势。  相似文献   

19.
《诗经·国风》中占最多数的是属于恋爱和婚姻的诗歌,而《蒹葭》更是写尽相思之苦。文章以《诗经》中的爱情诗为切入点,以详实文献为依据,首先对《蒹葭》进行了文本分析,进而重点讨论了抒情主人公苦苦追寻的"伊人"形象和那个可望难即的"在水一方"的含蓄朦胧的意境。  相似文献   

20.
初中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只注重"文言"而忽视"文章""文学""文化"内容的倾向。在注重文言基础知识梳理、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教师要善于从文章、文学、文化等层面思考并确定文言篇目的教学内容。《唐雎不辱使命》一课的教学内容,要从"士"的形象等文章层面、章法结构与炼字炼句等文学层面、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文化层面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