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就业问题是每所高校的“心头患”,而就业服务信息是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基础和关键。就业服务信息的掌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毕业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高校在就业服务信息采集和利用中应该做好信息的搜集、信息的甄别、信息的分类归纳、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发布、信息的利用、信息的统计反馈等环节,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自卑、自傲、焦虑、怯懦等诸多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采取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模拟面试等措施帮助毕业生调适自己的心理,走出就业心理误区,排除心理障碍,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毕业生求职之间的反差,一直是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大难题.尤其是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后,这个问题显得更突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求职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立足于通过自身努力,克服不良心理,使自己保持正确的择业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一、大学毕业生常见的不良择业心理矛盾心理: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面  相似文献   

5.
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然而,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在新的就业制度下,必要的就业法律知识无疑对毕业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准确掌握社会需求和求职择业的基本技巧、法律依据,最终顺利就业极有帮助.那么毕业生就业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呢,还是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存在盲目攀比、急功近利、怯懦自卑等诸多心理误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采取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措施帮助大学毕业生消除心理误区,实现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除了取决于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条件和社会因素外,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就毕业生求职面试的技巧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高职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择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主要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然而,社会情况错综复杂,在新的就业制度下,必要的就业法律知识无疑对毕业生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准确掌握社会需求和求职择业的基本技巧、法律依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道路并不平坦,他们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对帮助、教育、引导大学生顺利择业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丽莉 《成才之路》2013,(22):42-42
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为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国家和各高校都在开拓新的途径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中毕业生就业信息采集工作就是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注意指导学生从多个渠道收集职业信息,甄别职业信息,整理职业信息,培养毕业生职业信息的采集及分析能力,并指导毕业生进行自我信息收集,帮助学生走好求职择业的第一关。  相似文献   

11.
历年求职季中,总有部分同学因自卑与焦虑、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沉迷网络等原因,消极求职,错过秋招、春招等黄金求职期,甚至毕业时未实现就业。不仅影响个人前途和未来发展,还会给学校和所在院系的就业工作带来一定压力。选取高校应届毕业生因自卑、迷茫而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进而消极求职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探讨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戒除网瘾,树立信心,积极求职,最终获得就业机会的有效做法,旨在提升辅导员业务实操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作为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引导学生认清目前社会就业市场的现状,帮助他们消除就业认识上的误区,是广大就业指导工作者亟待完成的紧迫任务,也是工作艰巨性之所在。因此,我们要帮助大学生认清形势,并努力为毕业生架起顺利就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专业200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和分析,在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就业形势、毕业后的选择、毕业后选择就业的主要原因、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求职中困扰学生的主要因素、认为工作难找的原因、期待工作的地点、当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哪个方面和对就业指导学生的要求等十个方面对毕业生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可以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何做好师专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思想状况 ,应重视抓好对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择业观教育、巩固专业思想教育 ,使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认准目标 ,找准位置。学校应把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结合起来 ,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就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走校社 (社会 )结合、校校结合、校企结合的路子 ,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相似文献   

15.
Japanese schools have a mechanism for helping their students to find jobs, rather than leaving this function to market forces. The system embodies three principles. First, it tries to ensure that every graduating student within a school obtains a job. Second, it gives special assistance to students who are seen as "vulnerable" in the job market. Third, it takes into account individual merit (i.e. academic marks, school attendance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he system recognises that a young person's initial full-time employment is crucial in obtaining an adult identity; that high school graduates are still immature and vulnerable, needing professional adult assistance to find "suitable" employment, and that they have unequal access to such assistance in their families. A key role is played by the teachers, who strive to obtain what they consider to be the most suitable employment for all their graduating students.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逼人,不完善的就业制度、鱼龙混杂的就业市场,提醒我们应该增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更加顺利就业,从而更有助于大学生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究其根源,除了供过于求以外,作为择业主体的大学生本身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文章就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就业竞争力以及求职技巧三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指导大学生如何增加自身就业砝码。  相似文献   

18.
面试是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全面深入的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在面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就业焦虑现象,且持续时间、焦虑程度有所不同。为了提前适应择业就业,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兼职以期调整自己的状态,提升职业胜任能力。采用SPSS22.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就业焦虑主要来自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大学生兼职与就业焦虑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个体、学校和社会等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缓解其就业焦虑。  相似文献   

20.
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则划,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促进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指导就业内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结合就业市场实际合理安排就业岗位,突出就业指导的阶段性、连续性、实效性、全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