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一些中学试行导师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有的省市已经开始全面推行中学导师制。那么,什么是导师制?中学如何推行导师制?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从导师制的起源、中学导师制与大学导师制的关系、中学导师制创新育人平台、中学导师制的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可以为推行中学导师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职学校的新生整体素质较差,中职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剥离致使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艰难。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走“细化管理”和内涵发展之路,构建了德育激励机制,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拥有良好德行的人更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德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因而高中教育期间,也需要积极优化德育工作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德育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进而思考在高中德育工作实施“德育导师制”模式的必要性,最后对高中教师如何落实“德育导师制”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职学校的新生整体素质较差,中职学校德育与智育的剥离致使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艰难。衡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走“细化管理”和内涵发展之路,构建了德育激励机制,推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傅锦疆 《现代教学》2005,(12):49-50
为了落实学校“以德为魂,全员育人”的办学目标,我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坚持开展师德论坛,弘扬高尚师德的同时,大力推行“德育导师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家胜 《中国德育》2006,1(9):54-55
2004年10月,为了应对当时学校合并、迁址后带来的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也为了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我校党委经过慎重研讨,开始在学校推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导师制度”(简称“德育导师制”),至今已实施了近两个学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德育导师制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德育导师制富含时代性和创新性、生命性和情感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自觉性和辐射性、整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德育导师制内滋进行了探讨,认为德育导师制富含时代性和创新性、生命性和情感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层次性和多样性、自觉性和辐射性、整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德育导师制”是受“导师制”启发,在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逐步探索、实施的一种德育方法和理念,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关于德育导师制的相关研究虽已有所进展且逐见成效,但研究内容略显单薄、方法比较单一、视野有待拓宽.研究者需要既向上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论根基,又向下广泛开展实践探究,进一步丰富相关研究内容、创新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方能进一步推广完善德育导师制这一德育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充分利用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既适应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合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抓住了大学生德育的关键期,又弥补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不足,是当前我国高校充分挖掘学生德育资源,促进德育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论德育导师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及关注个体教育的重要性,使导师制的实施成为必要,教师影响的权威性,示范性及教师资源的待利用潜力,使导师制的实施成为可能。导师制也必将在克服德育中的脱节现象,强化个体教育,充分利用教师资源,落实教书育人职能等方面表现出诸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一、"德育三化"模式的产生背景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原来学校德育工作目标"高大全"、内容"假旧空"、方法简单无力、评价主观模糊、实效性差等问题,宜宾县把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德育三化"模式,即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情境化。  相似文献   

14.
德育导师制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大创新,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活力。德育导师制将智育与德育有效分离,使德育工作走向专业化并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载体,体现了其深刻的内涵。作为新兴的制度,德育导师制应避免科任教师的心理失衡、过度强调自身的专业程度和混淆个体和集体的相互关系。在实践的策略选择上,必须注重制度落实,打好坚实的基础;必须注重思想转变,适应新的需求;必须注重资源投入,以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突破了以课程教学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的学校德育实践框架,将教书育人的教师责任体现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之中。中小学德育导师制让学校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其本质是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体,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参与及表现。  相似文献   

16.
陈强 《学周刊C版》2023,(11):118-120
以德立身,泽己及人;以德施教,利在千秋。高中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而“德育导师制”思维在高中德育工作模式的优化中发挥着巨大影响,对高中德育工作的落实有极高促进意义。因而,文章基于“德育导师制”背景,论述探索高中德育实践策略与工作模式,以期使学校和教师正视“德育导师制”优点,用好“德育导师制”,切实完善高中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教育压力加大,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班导师制.在实践中班导师制不仅对于促进教学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也显示出了其明显的德育意义,成为了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德育导师制”是近三年来我校德育工作者针对当前德育工作所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深度思考后,探索和实践的一条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是一种新型的育人方法,也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丽霞 《中国德育》2014,(19):23-26
中小学德育导师制正在成为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抓手,但在德育导师队伍建设、指导工作的实践、受导学生的主体性方面存在不足。建立德育导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是成功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关键,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亟需出台。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论坛》2009,(1):83-83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真正构建起“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机制。以“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宗旨.引导广大教职丁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有效地促进所有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