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治全球化是从全球化衍生出的一个符合逻辑和契合当今国际政治实际的命题。政治全球化一是意味着民主、自由、人权等观念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同,二是意味着国际政治机制和国际组织在全球和地区的拓展,从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三是意味着协调与合作的增多,对抗和,中突的减少、从整体上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放任自流和混乱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由河北师大法政学院王丽娟教授著述的<全球化与国际政治>①一书从全球化的视角,以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从世界经济政治的行为体入手,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全球化运动进行深入剖析,对当代国家安全、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等国际问题进行宏观阐述和微观分析.对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走向阐释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战略选择.有关信息表明,该书是我省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的首部著作,有着浓郁的创新特色.本书吸纳了我国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研究的新成果,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通读全书感觉有几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3.
经济政治相互作用视角下的全球化与多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国际政治多极化发展日益呈现出辩证统一关系 ,从国家—市场关系的视角出发 ,有助于我们认识全球化与多极化之间关系的核心性纽带。当今 ,国际政治和国际利益分配进一步民主化的要求已经提上日程 ;西方资本势力的优势以及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维护霸权提供了条件。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是一元性与多元性相统一的过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必然是多元化、多极化、民主化在与霸权性的一元化和单极化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问题成为世界上关注的热点,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特性是它的“多维性”。尽管绝大多数学关注的是全球化的经济层面,即经济全球化,但全球化的政治层面,即政治全球化不容忽视。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愈演愈烈,全球化正极大改变着世界各国主权、安全和发展的内容和形态。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表现为时代主题,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决定国际政治关系,在国际交往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建设和谐世界。而建设和谐国际政治关系是和谐世界的核心,普遍伦理在其中起着基碓作用。和谐国际政治关系的建立,需要人道主义和平等尊重原则的普遍伦理做基础。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在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一支重要政治力量的掘起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个显特征。在人类社会由分散状态走向统一整体的道路上,全球化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有着密切的互动联系:一方面,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全球化进入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自下而上地主动导向世界的多层次、广泛联系,为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几乎把所有的国家都纳入到世界经济的运行体系中来。经济全球化不仅对全球的经济结构、运行方式、发展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国际政治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国际政治的主体国家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与世界联系的加强,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面对国际经济政治全球化发展趋势,社会对外向型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适用于国际经济政治全球化发展趋势,全面提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高职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是一个以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基础、以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世界市场体系的构建为表征的复杂运动。全球化过程客观上蕴涵着一种世界性全方位整合取向。然而,这种一体化运动却遭到了民族国家这种政治结构形式的抵制。因此,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文化呈现为明显的民族性碎裂状态。其原因不仅在于政治文化的民族性,同时还在于各种政治体利益的特殊性。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展开客观上要求把政治文化的民族性置于全球性政治共识的基础上,从而形成一种以全球性共识为基础的多元政治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的政治格局再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的进入了新旧更替的关键时刻。这样对于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而言,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并呈现出很多新的政治特征。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格局进入了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这使得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具备了许多新的特点。国际政治的纷繁复杂,已经不可能长期保持"一家独大,众强纷争"的政治格局,国际局势势必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标志着美国所经营的战后四十年以其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瓦解,这是美国一手策划的结果。重建后冷战时代继续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政治经济体制却一直遇到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这直接影响着美国的外交策略以及它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也影响到美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当下区域一体化或区域化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现象,区域相互依赖的加深以及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区域主义政治经济视角的拓展.笔者认为区域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有助于重点考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意义以及政治效应、经济与政治互动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影响等内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与批判理论四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构成了区域主义研究的分析框架.区域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科,应该涉及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学,进而在分析性折中主义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历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伦理追求国际政治的向善之道,邓小平的国际政治伦理观中所蕴涵的“和”性伦理.责任伦理、正义伦理是国际政治关系不断走向和谐的重要理论基础,应该认真梳理邓小平的国际政治伦理观。当然随着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还应该对邓小平的国际政治伦理观进行延伸思考,才能更好地促进和谐世界的真正构建。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争端解决不好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发生战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联合国的宗旨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我国一贯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并历来以和平方式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和历史遗留问题及其现实问题。我国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在对外关系中,我国历来主张并积极实践以谈判和协商、翰旋和调停的政治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对于国际仲裁,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不接受任何仲裁条款。80年代后期,在我国与外国签订的非政治性国际条约中,开始接受仲裁条款并有实践。同时,我国也历来拒绝通过国际法院解决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争端。80年代开始以来,除了对一些涉及我国重大国家利益的国际争端仍然坚持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之外,对有关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由国际法院解决争端的条款一般不作保留。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作为规范国家间交往的行为准则,与国内法相比在效力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国际法效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关系、国际经济状况和公共利益等几个方面。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考察,要使国际法的效力得以真正发挥,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根除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相似文献   

17.
曹晓飞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2):15-17,46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是适应时代发展与国内外形势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要求。加强对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对于高校积极应对教育国际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以来便致力于国际教育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国际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经历了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和平教育等形式。之后,国际上多有全球教育的提法。任何一种教育的发展都和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也同样和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在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更加科学地阐释了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贡献之二是马克思主义者最早系统地研究了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互动关系;贡献之三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最为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政治学的两门分支学科,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曾经紧密地相互交织在一起,经过学科史上的前两次争论,二者逐步分离并成为两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冷战的结束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对主流理论提出了挑战,也正在打破国内政治与国际关系传统界限,并促成政治理论与国际关系再次结合.政治理论不仅是我们理解当代世界政治丰富的思想遗产,也为国家提供了适当的行为准则并为构建一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