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讯     
我区在民办教师中统一实行任用证书制度 自治区教育厅决定从1992年起在全区民办教师中统一实行任用证书制度。由在自治区下达的民办教师限额指标范围内,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录用,并经自治区教育厅审核备案的民办教师均属发证范围。民办教师任用证书的主要用途是:可作为参加市、县教师进修学校“民师班”和民办教师转正报名、考试资格的凭证;可作为参加各级优秀民办教师评选、中小学教师职务评聘、享受国家规定的民办教师生活补贴及其他待遇的凭证。任用证书由自治区教育厅统一印制,各市、县(区)教育局统一填写、加盖教育局公章、报教育厅验印后方能生效。民办教师转正、离岗、辞退、除名及考入“民师班”后,其任用证书一律收回,自治区教育厅定期核减民办教师指标,并注销任用证书编号。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同时存在数量不可小视的代课教师.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为100.55万,经过逐年的转正任用,到2000年,全国农村中小学仍有代课教师65.6万.目前,我国县以下代课教师达到54万,其中大多分布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带,总数达47万.……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同时存在数量不可小视的代课教师.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为100.55万,经过逐年的转正任用,到2000年,全国农村中小学仍有代课教师65.6万.目前,我国县以下代课教师达到54万,其中大多分布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带,总数达47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同时存在数量不可小视的代课教师。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年全国代课教师为100.55万,经过逐年的转正任用,到2000年,全国农村中小学仍有代课教师65.6万。目前,我国县以下代课教师达到54万,其中大多分布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带,总数达47万。  相似文献   

5.
郑伯鄂同志: 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民办教师或长期顶编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他们教龄的计算应按其工龄计算的有关规定办理,即他们从事教师工作时间,凡是计算为工龄的,也应计算为教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工龄如何计  相似文献   

6.
启东县大兴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民办教师办实事。第一,发放民办教师教龄津贴。该乡共有民办教师68人,代课教师22人,均参照公办教师教龄津贴的标准,从今年一月份起执行。第二,对临时代课教师,除按县规定发放代课金外,,每月再增发伙食补助费6.5元。第  相似文献   

7.
认真研究和解决我国的代课教师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到本世纪末 ,全国民办教师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 ,这会给我国下世纪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不能不看到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还有一支庞大的代课教师 ,也称计划外民办教师队伍。尽管国家要求关门堵住代课教师增加的口子 ,但是这支队伍在一些地方仍然有增无减。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 ,1 997年全国有代课教师 1 0 0 .55万人 ,是 1 986年的 2 .7倍。全国实际代课教师的人数不仅远远大于此数 ,分布也不平衡 ,而且由于全国各地对代课教师的任用、管理办法不同 ,造成代课教师队伍情况复杂、良莠不齐。从整体上分析 ,代课…  相似文献   

8.
一、民办中小学教职工的工资改革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最近,省工资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已将四川省教育厅《关于民办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的意见》转发各地,很快即可在全省开展民办教师的工资制度的改革工作,预计在明年春节前结束。二、参加工资改革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凡是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并按规定由国家发给民办教师补助费的城镇民办中小学教职工和农村民办中小学教师,均属这次工资改革的范围和对象。  相似文献   

9.
民师选超的范围和条件一、选招的范围这次选招公办教师的范围对象,是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1986年底前任教并进人民办教师信息三级库的持有《安徽省民办教师任用证》的现任民办教师。省直系统驻地方单位民师也列人本次选招范围。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列人本次选...  相似文献   

10.
代课教师:从边缘走向何处?——访靳希斌、郑新蓉教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之后,国家曾明确规定,任何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招用民办教师。此后,农村中小学大量补充的非公办教师,一般被冠以“代课教师”的名称。短短十几年,我国代课教师数量增长十分迅速。有关人士估计当前代课教师总数已达150多万,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基础教育教师比例的20%左右。代课教师的去向早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刊专门采访了对于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问题有相当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靳希斌和郑新蓉。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中小学教师来信询问,什么部门负责审定民办教师的任职资格和任用民办教师,乡村和学校能否任用或辞退民办教师等有关问题。对此,我们走访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早在1978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1978]1号)中有关民办教师的任用、辞退等问题,就有明确规定。1992年8月7日,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又进一步明确规定:“民办教师原则上由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或县乡共管,以县为主。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定  相似文献   

12.
代课教师问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已经成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无法回避的议题。事实证明,“一刀切”的清退政策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对于代课教师这一议题,我从2006年以来一直在持续关注,并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连续三年都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相关议案。2010年的两会上,我提出了两个针对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提案《关于“代课教师问题”解决方案的建议》和《关于尽快出台〈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的建议》,并在我的研究团队的协助下,草拟了三个办法——《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解决办法》《中小学离岗代课教师经济补偿及养老保险补缴管理办法》,以期能将媒体、公众和政府相关部门对代课教师问题的视角从问题的揭示、情绪的渲染转向“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摘     
辽宁提高中小学教师地位待遇的十条措施辽宁省人民政府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提出十条措施。一、从1986年1月1日起,省财政部门每年拨出专款增加民办教师补助费,中学民办教师每人每年增加一百二十元,小学民办教师每人每年增加九十六元。二、对民办教师实行工资制,不得拖欠;已拖欠民办教师工资的要在今年教师  相似文献   

14.
经东兰县教育局办公室韦主任介绍,知道隘洞镇纳乐小学梁宾倩老师事迹很感人。她,从1985年被聘任为顶编代课教师以来,几乎年年评上镇、县教育先进工作者;1994年评上河池地区先进教师;1996年评为县里的十佳代课教师之一;前年,荣获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我...  相似文献   

15.
读者询问:①民办教师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后任教一段时间改做其他工作,或民办教师、长期顶编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后又改做其它工作,他们原来担任民办教师的时间已经计算进连续工龄,现在的工龄是否应从连续工龄中减去原任民办教师的工龄?②原来非从事教育工作的国家职工,因被错误处理而离职,后来原单位撤销了错误处理决定,对离职期间的工龄已计算为连续工龄。他们在被错误处理期间担任了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又被转为公办教师,现在仍在学校从事教育工作,他们“被错误处理离职期间”、在学校任教师工作的时间,是否应该计算为教龄? 现将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对上述两个问题的答复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刊接到不少民办教师来信来电,询问民办教师的补助费问题。经访问自治区教育局负责人。承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切实改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生活待遇,稳定教师队伍,海门县政府常务会议作出了四项决定:①县财政拨出专款,用于公办学校代课教师的生活补贴,各乡镇对民办学校代课教师的生活补贴,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硐定。②参照公办教师标准给民办教师发放教龄津贴;10%的行  相似文献   

18.
民办教师,曾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民办教师有三种类别:由上级颁发给任用证的是第一类民师;上级主管部门没有发给他们任用证,但却有登记记载的,这属第二类民师;最后一类,就是所谓的“黑民师”,是由各乡镇、村自己任用的民师,既没证也没登记。这样的教师连民师都称不上,而被叫做代课教师。  相似文献   

19.
代课教师也堪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课教师也堪忧!湖南省王红军笔者最近在湖南省永州市采访,教育部门的同志说,近年来,代课教师又成了令人忧愁的问题。湖南省永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现有代课教师7721人,占到教师队伍总数的14.5%,比民办教师的7011人还多711人。这些代课教师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农村代课教师现象的归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之后,国家曾明确规定,任何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招用民办教师。但由于农村教师大量缺编,因而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仍有一支庞大的代课教师队伍。本文通过对红光县代课教师现象的调查,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