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察印刷术推广前后教育的变化,不难发现:印刷术普遍应用于大众传播特别是教育材料的复制,成为北宋初年书院勃兴的契机,也带来了教育的相对普及.书籍的广泛流通也引导了士人读书习惯的改变,泛观博览读书风气普遍流行,鉴于纠正其偏差,强调专精成为宋人论读书方法的一项要旨.通过印制试题等方式,印刷术也直接应用于科举考试,有利科举考试规模的扩张.大量的科场时文甚至习作被印制出版,成为考生模仿和科场剽窃的对象,在教育成为科举附庸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田建荣 《考试研究》2009,(1):103-120
蒙养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举制长期并存。科举考试使蒙学教育目的与其接轨,使蒙养教材渗透强烈的功名利禄思想。特别是一些科场的失意者,做蒙师便成了他们临时的选择和人生过渡,这不利于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但在科举考试的推动下,古代蒙学的确有了长足发展,在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训练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科举考试推动、促进并保护了中国古代蒙养教育的发展与成就。  相似文献   

3.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以打击科场舞弊,但其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对于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明清政府相应采取了一系列防弊措施,这些对解决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分析了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并就其对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考试舞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产生而产生,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的舞弊手段已经变得异常“精致”,明清政府亦采取了日益严密的防弊措施来打击日益精致的科场舞弊手段,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通过分析明清科举考试中的舞弊形式、明清政府采取的防弊措施以及其实施效果,为我国当前国家教育考试中的舞弊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中国,科举考试几乎是"臭名昭著",其实科举在产生之初,也有它的合理性成分,科场论文和高考作文颇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期古诗文赏析栏目推出两篇优秀的科场论文,供广大师生借鉴。  相似文献   

8.
科场舞弊是科举考试中的违规现象,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与公平,对舞弊必须予以惩处。明代针对冒籍、关节等舞弊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明代处罚科场舞弊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加强考试立法,加强对特权干预考试的法律约束,对考试舞弊处罚要规范、适度。  相似文献   

9.
江苏境内于宋代科举情况可以概括如下士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录取名额较多;录取名次较前者很多;境内南北差异较大,南方尤其苏、锡、常一带录取名额较多;"科场案"亦有所见.这些既激励着地方兴办教育的热情,又制约着地方学校的教育内容,同时也改变了部分士子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 ,教育技术经历过三次革命 ,现正在进行第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专业教师的出现。这次革命把教育年青一代的责任从家族手中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 ,年青一代从随家族在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 ,变为随着教师在学校中学习。第二次革命是文字体系的出现。这次革命把书写作为与口语同样重要的教育工具 ,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又一次变化 ,除了口耳相传外 ,书写成了记录和传递知识的重要工具。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出现和教科书的普遍运用。印刷术的出现使批量印制教科书成为可能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效率 ,引起了教育方式的巨大变化 :人们…  相似文献   

11.
正古代科举,有如当今的高考。科举考试与高考之间,无论是在制度形态,抑或是精神理念上均有着惊人的类似之处。也正因如此,教育学界众多专家学者,在研究当今考试时,无不从古代科举中寻找参照点。隋唐至清末1300年的科举考试,总体呈现出与户籍紧密捆绑的特征。在考试录取率与士子科场竞争力存在明显区域差异、人口流动越发普遍的社会背景下,历代均存在冒充户籍应试的现象,即科举"冒籍"现象。作为高考移民"历史原型"的科举冒籍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对福建教育与考试给予诸多关注。他们对福建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具体实践场景、科举考试制度和科场的细节以及教育与考试存在的弊端等进行记述与认识。基于这些认识,传教士们着力兴办教会学校和引入西式教育,并鼓吹基督教文明,为福建地方教育带来变革气象。  相似文献   

13.
科举经费对科举考试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清代科举经费名目繁多,尤以考试过程中科场运作经费名目最多,不过就其大者而言,主要包括科场食用费和员役工赏费两项。通过分析和探讨清代河南乡试科场运作经费开支情况,发现清代河南乡试科场运作经费不仅名目繁多,支出占整个乡试经费开支中比重最大,其经费支出情况还具有规范性、等级性和人文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唐代文士为了科举考试谋出路,也为了人生的各种需要,或是长期的读书习业的熏陶而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需要,他们一生中有长期的读书习业的生活。在读书习业生活中,他们惜光阴而笃志好学,处逆境去诱惑而苦学,有着各式各样的丰富多彩的读书习业道路与生活。  相似文献   

15.
现有规范考试的各种规章制度由于法律效力不足,整个考试过程没有可诉性的法律条文,大大降低了保障公正性和公平性的实施。而我国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史上,伴随着科举考试的反复举行,各项规章条款逐步走向成熟,并促了成文法规的形成。清代将考试立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针对科举考试制定了一系列条规,并专门定制《钦定科场条例》,内容涉及到考试过程各环节,是当时规范与约束考试行为的纲领性文件。研究古人对科场整顿、规范考试的做法,可为当今完善考试立法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考试和舞弊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当今的各种考试,只要有考试就有舞弊,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作弊和反作弊成了一场层层递进的智力竞赛。即使是集前代之大成,发展到相当完备程度的清代科举考试——“严防弊窦。立法之周……远轶前代”,也曾发生了罕见的科场舞弊现象,且舞弊行为比前代更加剧烈,更为明目张胆。  相似文献   

17.
唐代科举考试的制度较为粗略,其突出表现是:许多在后世看来属严重违规的行为在当时被视为正常,较多的状元是靠不正当竞争夺魁的。对于特别严重的违规事件亦处理颇轻,因科场案被处死的只是极个别人。这说明科举考试在唐人心目中的地位远没有后世那么高,因此唐人对科举考试的公征性、严肃性期望值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预防科场弊端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科举考试制度是隋唐统治者为矫正“九品中正制”之弊端而施行的选官制度。此后历朝历代相承,使之成了跻身于仕途的重要途径。 由于每次科举考试淘汰率极高,尽管历代王朝不厌其烦地立制度、订场规,但考试中舞弊行为屡禁不止,科场大案层出不穷,到明清两代尤为严重。因此,明清时期对科举考试监察十分严格,凡触犯者一律加以严惩。处罚分两类:一是只牵涉到应试者本人的,如  相似文献   

19.
翻开清代文学史,不难发现,其艺术成就卓著的文学家绝大多数都是科场失意或无意于科举功名者,科场得意、官运亨通的文士反而很少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既科场得意又有较高艺术成就的文人就更为罕见.这就不得不使人联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清代的科举考试与其文学家、文学作品乃至文学的发展是否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清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明朝旧制,然而较之以往任何朝代则更加严密繁琐.就考试的程序、内容及形式而言,院试两场,乡试三场,以及会试殿试,科考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四书五经”。使得考生必须死  相似文献   

20.
才子佳人小说虽以婚恋为题材,但其内容与科举考试密不可分,解读小说作家的科举心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作品的真实内涵。小说对女性才情的激赏,对八股科举的讥讽,对才子们回归“金榜题名”之路的结局安排,实际表现的都是作家们对科举制爱恨交加的心理,是中国封建士子不满科场失志又难解科举情结的普遍心理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