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深水大跨基础施工中双壁钢围堰应用比较广泛,东泉河大桥承台24.2×14.8×4m,水深13.76 m。施工时采用双壁钢围堰技术。对双壁钢围堰进行设计并对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围堰抗倾覆和抗浮稳定性等性能,结果表明设计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
选用45,40Cr,40CrNiMo和38CrMoAlA钢等碳钢和合金钢,进行了氧化法检验钢的奥氏体晶粒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表层的氧化和脱碳将使氧化法检验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变得很复杂,尤其是抗高温氧化能力强和脱碳倾向大的合金钢,氧化和脱碳将对奥氏体晶粒度的显示的评级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架空直立式码头钢护筒嵌岩桩受力性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峡库区架空直立式码头大直径钢护筒嵌岩桩为切入点,主要针对受钢护筒影响下架空直立式码头嵌岩桩的受力性状作一综述.在阐明何为钢护筒嵌岩桩的基础上综述了钢护筒及钢护筒嵌岩桩的受力性状和嵌岩桩-土-岩的受力性状的研究现状,并从钢管混凝土桩(柱)与钢护筒嵌岩桩受力性状的区别、钢护筒与桩芯钢筋混凝土的联合受力和考虑重复荷载作用下钢护筒效应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影响3个方面探讨有待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研究钢护筒嵌岩桩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双壁钢围堰适用于在流速大、水位较深、承台较浅的地层施工承台,以新建甬台温铁路工程中应用双壁钢围堰技术施工承台为例,从双壁钢围堰的制作、组拼、下沉、封底等方面详细介绍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的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二钢是天钢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生产厂,担负着公司主要生产任务,二钢生产任务完成的好坏,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体生产经营状况,二钢领导班子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感到责任的重大。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二钢面临几大自身难于跨越的难题——原料质量差,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人员老化等等,这些组成二钢生产体系的硬件现状,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形成巨大的反差。面对困难,我们不能退缩,也不允许退缩。近二年来,  相似文献   

6.
按照工程提出的焊接技术条件,对武钢生产的大跨度低屈强比WNQ690桥梁钢(40mm)厚板进行了复合焊接工艺与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埋弧焊丝WGX2+富氩气保护焊WER70NH焊丝匹配WNQ690钢厚板,接头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焊缝力学性能达到了大跨度桥梁制造焊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在弯曲等大变形下的微观组织变化,需要制备给定大变形材料试样,然而在实际试验中很难精准确定合适的力学性能试验参数。针对四点弯作用下的TWIP钢试样制备条件,分别基于弹性模型、Ramberg模型和Chaboche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模拟了试样在不同位移条件下的变形过程,获得了与给定大变形相匹配的试验参数。基于得到的试验参数开展了24次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实际变形与仿真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Chaboche模型的有限元仿真能够有效获取材料大变形试验的力学参数,而合适的材料参数是决定仿真结果精确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福州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墙面采用单层菱形交叉钢网格结构,与水平地面约成 60°,其北端高约39m、悬挑约20m,施工难度大。文章详细介绍该钢网格墙体的安装方案及其支撑拆除过程。通过钢网格墙安装与卸载后的变形监测,表明结构的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说明该施工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日照温差的实测和理论分析(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和验证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日照温度场的计算方法, 依托某大跨径三跨变截面连续箱梁桥, 对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日照温度场进行了现场实测. 通过实测发现, 由于各腹板接受太阳漫散射的程度不同, 外侧钢梁温度普遍高于内侧箱梁, 且钢箱的整体平均温度数值与箱内空气基本吻合. 在此基础上借助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 根据不同位置钢腹板所处环境条件确定了各自的太阳辐射和对流换热情况, 进行了综合边界条件的瞬态热分析. 各测点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能较好地吻合, 温度差值在2℃以内, 说明了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为后续深入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截面日照温度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跨度空间结构规模的提升,相应的施工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以津滨轻轨张贵庄站工程为例分别从工程施工流程、大跨度钢屋盖地面拼装、钢架吊装及其牵引滑移技术、屋架的下落等几个方面对大跨度钢屋盖定点吊装以及整体滑移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温下钢框架力学特征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有限元模拟软件对H型截面钢框架进行分析,介绍了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钢框架结构挠曲变形的破坏模式、对两层两跨H型截面钢框架结构的变形与位移的模拟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结构各梁柱在不同温度场、结构场、耦合场下的挠曲效应,在热力耦合作用下梁柱的挠度与轴向变形重新分配与变化,在不同受火位置下的两层两跨H型截面钢框架的挠曲效应的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随着温度不断上涨,两层两跨H型截面钢框架各框架梁的挠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结构轴向变形不断增大,各框架柱的挠度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结构轴向变形不断增大,各梁柱挠度与轴向变形重新分配明显,工况一比工况二的挠曲效应变化大,说明两层两跨H型截面钢框架在全截面受火情况下挠曲效应更好.研究成果可为热力耦合作用下的钢框架加固修复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冷镦钢SWRCH8A在使用时变形较大,容易在表面造成开裂,为了改善SWRCH8A钢的性能,降低冷镦时开裂的几率,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开裂试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SWRCH8A钢开裂主要是原材料表面存在线状缺陷所致,而缺陷周围组织正常,也未见到大颗粒夹杂,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纵坡对钢桥面铺装层力学响应的影响,运用时温等效原理进行钢桥面铺装层力学分析中坡度-模量转换.考虑纵坡上车辆荷载对铺装层力学作用,建立钢桥面铺装层力学模型分析车辆荷载作用下铺装层纵横向拉应力和剪应力临界荷位,得到了匀速行驶和紧急制动2种状态下铺装层力学响应随纵坡坡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匀速行驶时铺装层表面最大横向拉应力始终大于表面最大纵向拉应力;层底最大横向剪应力始终大于层底最大纵向剪应力.紧急制动时铺装层表面最大纵横向拉应力临界纵坡为6%,铺装层层底最大纵向剪应力始终大于最大横向剪应力.分析结果为大纵坡钢桥面铺装层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转炉冶炼轴承钢的技术优势,以GCr15轴承钢为例,采用全铁水脱硫-复吹转炉吹炼-LF+RH精炼-大截面连铸流程生产轴承钢工艺可行。采用优质铁水并预处理脱硫,有效地控制原料中〔P〕≤0.01%、〔S〕≤0.003%;通过复吹转炉吹炼,使钢中碳-氧反应趋于平衡,弥补了因低拉碳造成的钢中氧含量高的不足;利用LF及RH精炼,使钢材中的有害元素〔Ti〕≤30×10-6、〔O〕≤8×10-6、〔N〕≤38×10-6、〔H〕≤0.8×10-6;通过大截面连铸改善了大规格轴承钢低倍缺陷。  相似文献   

15.
魅力短信:     
《辅导员》2007,(1)
新春佳节前夕,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钢屯中心小学、钢屯中学的队员们兵分四路,进行了一次春节大调查。“胖胖熊小队”通过查资料、采访等方式,调查春节由来与春节习俗;“蓝精灵小队”通过开展编创春联擂台赛,研究春联特点及贴法;“雪花小队”负责调查各地春节风情的差异;“腊梅小队”负责归总春节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英国冶金学家贝塞麦发明了转炉炼钢,此法以铁水、废铁、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分子运动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生产速度快、产量大,是最早的大规模炼钢方法。它的出现促使早期工业革命从“铁时代”迈向“钢时代”。让我们来看看这位“钢时代”引领者的成功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吧!  相似文献   

17.
IF钢(无间隙原子钢)的发展、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IF(无间隙原子钢)这种汽车用钢的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具体分析了该钢的生产工艺、性能、应用情况,最后对IF钢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大钢三变     
正常幼儿与弱智幼儿手拉手共同活动,使正常儿童体验并了解到残疾儿童的困难,知道他们是需要关心帮助的群体,也促进和提高了弱智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弱智幼儿大钢在三次活动中的变化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一次告诉孩子们要到曙光幼儿园和那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只有极少数幼儿稍有一些理解,多数幼儿根本不明白要去干什么,大钢也没有什么反应。我们到曙光幼儿园时,小朋友们正在做韵律操。我园的孩子很快就被节奏鲜明的音乐和动作所吸引,不由自主  相似文献   

19.
通过灵江铁路大桥工程实例,介绍深水大直径超长桩基钢护筒定位及沉设施工,总结施工经验.为同类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了配合全民炼钢运动,鼓舞同学们为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革命干劲,达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我们特以"我国冶铁炼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为题编写了两个课时的补充教材,在高中二、三年级进行讲授.这份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土法冶炼钢铁在技术方面的发明和发展,着重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铸生铁和炼钢的国家.我们在教材中指出,中国发现铁大约在西周末年,比欧洲要早一千七百年,到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已经发展起来,橐已被使用;到了明代的大鉴炉,六个月可以生产生铁八万多斤,冶铁工场工人多达二千五百多人.我们介绍了自然钢、百炼钢(锻钢)和灌钢三种炼钢技术的发展.自然钢的冶炼法约发明于公元前二百余年的战国时代,1954年东北工学院化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