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民国学人中,章太炎先生无疑是极富传寄性,极具个性和革命性的一位。论学问,他博览经史,精通小学,深得乾嘉学派精髓,一部《国故论衡》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他终身精研《说文》,能全文背诵《说文》《尔雅》,晚年在苏州开办章氏国学讲习会时,不编讲义,不带参考书,而弟子云集。论为人,世人皆言他性格乖张,犹如"疯子",其实  相似文献   

2.
【名家简介】韩少功,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最具思想家魅力的著名作家。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汉族。1968年初中毕业时就作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到湖南省汨罗江畔的天井乡务农。后相继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担任过《主人翁》杂志副总编、《海南纪实》杂志主编、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等职,现兼任海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获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意等多种文字。他的散文《土地》和《阳台上的遗憾》于2005年高考分别被湖北…  相似文献   

3.
民间仪式本身就是出于人们内心的虔诚态度,与宗教的信仰情感有着同源异流的关系。在中国民间许多人生仪礼都经过儒家的程序化,而在民众遵守这些仪式的过程中又受到儒化下的外来宗教如佛教的影响,而使这些外来宗教得以广泛传播形成多种宗教信仰兼容互补的局面。本文着力从婚两大礼仪与儒释二教的相关内容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侠儒各自的文化结构虽然极为复杂,但在各自的系统中却存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基因,儒家的文化因子包括仁、礼、义、智、勇、信等,而侠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义、勇、智、孝悌、善等与之相通,这种相通使儒侠文化得以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的尚武思想别具特色:他注重武德的培养且肯定刺客的作用。其强调学术的伦理实践功能,既体现他作为国粹大师的思想特色,也鲜明地体现了近代思想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亦儒亦道的“中庸哲学”是林语堂先生在“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后作出的文化选择。而《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就是林语堂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出来的中庸哲学家。林语堂在接受中西方各种文化时抓住各种思想的基本精神,摒去其偏颇的因素,兼收并蓄,适当发挥,形成了自己既复杂而又和谐统一的“中庸”人生观。他将自己的这种文化选择融入作品,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7.
“狂”是中国古代文士的一种特殊的个性气质和文化精神,历代不乏以“狂”闻名的人物。杜甫虽自称“奉官守儒”,又被树立为儒家文士典范,然细察其生平与创作,“诗圣”也有极为狂放的一面。杜甫之狂既不同于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之狂,也不同于盛唐时代的“诗仙”李白之狂。杜甫的“狂”主要表现出对自我人生的自信,对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执著追求,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入世之狂”。  相似文献   

8.
李渔聪明好学,饱读诗书,但由于科举失意,加之改朝换代;遂坚持不负所学,方选择了亦儒亦商的生活道路,表现出卓越的生存智慧。李渔凭文化艺术谋生,并不属于所谓“山人”范畴。他的生存选择开启了文化产业的先河,其特色就是坚持人本主义,求新求奇,由小到大,由单一到多元,循序渐进,全面开花;主动维护知识产权是其鲜明标志。李渔的生存选择和儒商经营道路启迪了后代,对文化产业以及生活的诗意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9.
明代武侠小说《水浒传》的出现,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在继承太史公侠义精神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和整合,加上了“忠”的思想,使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嬗变为忠义武侠,即“侠与儒”的融合。而清代侠义小说《三侠五义》的出现,又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一变,即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形成了清官断案、诸侠辅佐的小说创作新模式,这就是“侠义公案小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侠与法”的合流。  相似文献   

10.
高敏 《教育探索》2000,(12):31-32
培养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应成为教学的重要目的和任务。  一、“学会”与“会学”的现状  “学会”,是一种适应性学习或维持性学习,它重在对知识的接受和积累,重在对当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会学”,重在掌握学习方法后去主动探索知识,重在吸收和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对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创新和自主创新的学习。“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产生高层次的“学会”;二者相辅相成,它们不仅影响学生在校阶段的学习,而且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孩子爱看电视=贪玩、坏习惯?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中午接洋洋回来后,我便忙着做午饭,洋洋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见他弯着腰盯着电视屏幕,我在厨房大声说道:"洋洋,坐直了看电视。"见洋洋没有回音,我便加大了分贝,可是他依然没有答复我。我有点生气了,放下手中的活儿,走到洋洋跟前:"洋洋,你听见我说话了吗?""洋洋,洋洋,……"洋洋终于转过头来,一脸茫然地看着我,好像身处另一个世界,对刚刚我  相似文献   

12.
“侠”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篇:“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说文解字》对“侠”的解释为:“俜也,从卜,夹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用徐铉云:“任侠者,挟负气力以任事自雄也。”关于“侠”的评价,在司马迁以前,只不过见于片言只语中。可以说,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对“侠”进行大力讴歌并为之作传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14.
审美是生活绿洲上的一份诗意,生命的最高境界当是艺术化的审美境界。因而,作为美的最高形态——艺术美一直是人类关注、渴求和探寻的焦点。但传统的艺术美学研究,多热衷于以纯理论的角度对艺术作哲学抽象,构筑庞大繁富的艺术美的哲学体系。这样必然导致本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和作为艺术母体的生活相脱离,也导致了艺术和其根本的服务对象——广大人民群众相阻隔,使艺术高处不胜寒地成为些许艺术贵族们的专利,削弱了艺术与美对人类、人生,对于人的生存、生活,对于人的精神境界和终极关怀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近年来,美学界出现…  相似文献   

15.
具有简单否定属性的“非此即彼”思维源于阶级、集团之间的差异、对立与斗争。战争是这种思维最典型的行为语言,换言之,明显带有否定性意味的“非此即彼”思维直接体现了你死我活的战争行为。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21世纪中,两败俱伤的战争行为将不再使人们所愿意接受,人类主导的思维方式势必会发生变化,即宽容、理性的“亦此亦彼”思维将会取代“非此即彼”思维而取得主导地位。人们在社会进步发展中也同时逐步减少集团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各种法律的手段淡化阶级,集团之间的差异,加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快速发展,人类共同利益日益重要,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态度上就是认同感增强。“亦此亦彼”思维方式势必成为21世纪人类主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代并为显学,但儒墨并显的情形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历史的选择是儒家学说不断的成为文学等各领域的统治思想,而墨家思想却逐渐式微。笔者结合文学史实从“仁”与“兼爱”的内涵入手。探析古代文学中的儒显墨微现象。  相似文献   

17.
18.
儒家正统教育下的中国封建士大夫有着进退尤忧的共性。《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就是一个典例,他一生刚正廉洁、为国为民,素以天下为己任,在遭受贬谪之际写下《岳阳楼记》,全文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进亦忧,退亦忧"的民本意识,其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他民本思想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节目"超级女声"的成功举办,产生了很多新词。这些新词在促进流行语的创新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同时带来了流行语的规范问题。本文探讨这些新词在促进流行语发展方面的贡献及其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合原子半径,钻穿效应,镧系收缩等理论,以氮族元素为例,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产生“惰性电子对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