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祖先神灵至今仍然是壮族最主要的崇拜对象。本文在对壮族祖先祭祀的内容、形式、特征进行总结、分类的基础上,阐述了壮族祖先崇拜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祖先崇拜是鬼魂崇拜和人的血亲观念相结合的产物,积淀着人类思维发展过程的?丰富内容。彝族祖先崇拜形式多样,主要表现在丧葬仪式和祭祀活动中。从家庭到家族,都尽量把这些活动搞得隆重而热闹。  相似文献   

3.
祭祀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文化活动,祖先祭祀是其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存的祭祀诗中,祖先崇拜的思想随处可见。后世人们主要通过歌颂祖先功德和神化祖先来表达他们对祖先的崇拜,在宗教上达到祈福禳灾的目的,在政治上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祭祀诗颂扬祖先之德、强调孝的重要性,这都受祖先崇拜的影响。祖先崇拜不仅能维护宗族团结,更重要的是能维持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祖先崇拜是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信仰文化现象。人类学意义上的祖先崇拜,是指以相信已故的成员给某个集团的现有成员的生活带来影响这一信仰为基础的民俗信仰体系。通常,进行崇拜的现有成员和被崇拜的已故成员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子孙"和"祖先"的关系。某个群体活着的成员认为自己以及所属集团的延续和繁荣有赖于祖先。人们认为,承认这种事实并不懈地感谢和祈祷,是为确保继续获得祖先保佑,过更幸福的生活或为免遭不幸所不可缺少的。而子孙为了和祖先沟通交流,为得到祖先的佑护经常需要向祖先供献祭品、举行相应仪式并诵唱祷词,这种带有仪式性的行为,宗教人类学上叫做祭祖仪式。  相似文献   

5.
《白鹿原》讲述了白、鹿两姓家族在关中平原上的兴衰,小说体现出关中地区浓厚的祖先崇拜信仰民俗文化。民俗语言是反映民俗文化的载体,以反映祖先崇拜信仰民俗的词汇为切入点,选取《白鹿原》中反映祖先崇拜的三个高频词汇——祠堂、祭祀、族谱,通过对三个词汇的分析解读,从而窥探《白鹿原》中祖先崇拜词汇中蕴含的信仰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哈尼族祖先崇拜是对亡灵的崇拜,其经历了早期图腾女始祖崇拜、母系氏族女祖先崇拜、父系氏族祖先崇拜、部落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家族祖先崇拜和家庭祖先崇拜,其中家族祖先崇拜还分父系家族祖先崇拜和母系家族祖先崇拜,并哈尼族祖先崇拜在哈尼族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曾以不同的形式居于原始宗教信仰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神话的产生有着诸多的缘由,但中国神话自产生之初直至终结之时所富含的祖先崇拜意识,使得中国神话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神话不同的特色。尽管中国神话没有完备的体系,儒学之士受"子不语怪力乱神"之影响,对神话的流传一直葆有若即若离的态度,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神话的传布,但神话却巧妙地借助于传统文化的祖先崇拜意识,改头换面,以别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正史、诗文中潜藏生根,从而保证了神话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清代台湾中部地区客家移民家族族谱中所记载的开台祖先传说,考察在当时当地的地域社会复杂条件下,移民建立自己家族意象的过程。家族系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包围之下,不仅能够生存、发展,而且能够不断地自我分化。藉由对开台祖先的尊敬,在族谱内记载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传说,使得家族成员自我反思,产生一种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乡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9.
天琴是中越边境广西段一带壮族偏人、傣人民间祭祀活动中的专用法器。笔者首先概述了天琴的来历和使用情况,然后着重比较分析了偏人、傣人天琴的共性和差异性,最后对天琴祭天仪式的展演进行了文化解读,得出结论:偏人和傣人的天神信仰来自古老的传说,无一例外地承担起了浓厚的传承原始宗教仪式符号的重任。天琴祭天仪式传承的“合理性”来源于信士们的人生命运信仰。两族群的原始宗教仪式不仅考达人们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和美好愿望,也成为了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李颖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1):24-27,33
近代来闽西人通过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福建祖先崇拜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他们认为,降福避祸、家族聚餐是闽地祖先崇拜兴盛的主要原因,其仪式因祭祀地点不同而分为家祭、墓祭和祠祭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在对“鬼”字本义及引申义的考察过程中,对中国古代的鬼魂崇拜及其化影响进行了探究,认为崇拜鬼魂、畏惧鬼魂影响了先民大部分的生活形态,直至今天其影响力仍未消除。  相似文献   

12.
水汶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5):42-44,78
近年来,以周代礼乐文化为背景对《诗经》进行研究,是《诗经》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诗经》的美,是浸润着礼乐文化精神的理想美。《诗经》祭祖诗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段时期以来,却往往被人忽视。事实上,《诗经》祭祖诗是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丰富的礼学内涵。本文拟在考察《诗经》祭祖诗的基础上,试对其礼学内涵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壮族的饮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既是壮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壮族礼仪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壮族的饮酒文化不仅丰富多彩,且有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男子大都嗜好饮酒,体现了真诚、热情、豪爽和强悍的性格,以酒会友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思想感情。酒是壮族结婚嫁娶、庆贺生儿育女、孝敬老人、节日娱乐仪式中的首选礼品,也是壮族表达意愿或传达信息的符号。  相似文献   

14.
思想意识的研究是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族神话《山海经》已经逐渐发展到了祖先崇拜的特定阶段,结合天帝崇拜到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与先民社会、祖先崇拜与巫医文化传承、祖先崇拜与中华文明互动影响这四个方面对《山海经》中的祖先崇拜进行探讨,为深化《山海经》祖先崇拜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祖先祭拜作为一种民俗现象存在于今天,反映了一种共同的民族心理。在门源汉族聚居的地区,祖先祭拜这一精神民俗渗透到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一般认为岭南石狗文化圈的石狗崇拜近源是外来的瑶畲檠瓠,远源是土著的百越图腾。根据文献和民族语言的资料,岭南石狗崇拜的民族源流:既是百越神灵崇拜的遗存,也是中国龙文化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