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扩招等教育政策的改变,女研究生的相关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对女研究生相关问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缓慢萌芽、迅速发展以及持续高涨三个阶段。其研究主要围绕女研究生的婚恋、就业、心理等方面展开。研究成果虽说很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只有正视这些不足,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2.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人物——爱米丽的人生悲剧。她的一生是孤独的,身心长期受到压抑,在恐怖的氛围中实施了她的疯狂行为。主人公的孤独人生和悲惨生活揭示了美国南方社会旧传统、宗教和社会势力对人性特别是对妇女的摧残。  相似文献   

3.
鉴于女研究生在校人数逐年上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在有些院校里已超过男研究生),女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凸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就业心理的角度对美术院校女研究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美术专业就业的特点提出了解决美术院校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理工科女研究生作为迅速壮大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关注,同时,其对职业发展生涯的影响也逐渐进入公众眼中。本文通过对理工科女研究生心理亚健康现状的分析,引出其就业困境,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旨在重构女性性别意识、提升主体意识,从内在自信心和外在形象气质双向出发,达到改善职业发展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多种渠道对261位女性研究生的心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说是良好的,但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其就业心态不佳,因此需要心理指导。女性研究生的自我心理调节、社会宣传和就业政策的改善、家庭对女性研究生的心理指导和支持、高校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校园文化建设等,对女性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入分析研究生心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开设研究生心理课程、发挥导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构建心理健康数据库等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校女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有着独特的社会性别观.本文对在校女研究生的性别观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三方面进行阐述.此外,笔者提出女性必须转变自身的行为方式及心理模式才能确立其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情境下,职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女研究生就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女研究生的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择业范围都具有重要影响。信息源、内部因素以及职业性别刻板印象是影响女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女研究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辅导心理知识、树立成功榜样、强化积极体验、引导正确归因、丰富实践活动,为解决当前女研究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提供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EAP模式是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目前,EAP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领域。现将EAP模式引入高校女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以心理健康调查、心理健康培训、心理咨询、心理互助四项内容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基于EAP模式的高校女研究生心理健康保障机制,旨在实现女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0.
女研究生学历层次较高,是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的高级知识分子。作为高知女性,她们本身受关注的程度较高。而现实中女研究生婚恋难的现状,更引起人们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把广大基层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还受到就业观念、就业条件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政府、基层以及毕业生四个方面都要积极转变,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2.
吉尔曼与美国研究生教育:约翰·霍普金斯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尔曼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等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成功创建的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研究生大规模制度化培养。其成功得益于由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客座讲授制和助学金制度等构成的一整套培养模式。约翰·霍普金斯模式清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关系,再现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早期发展雏形和轨迹,被美国其他大学广泛效仿,深刻影响和推动了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与就业的性别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很多毕业生从事了与自己学历不匹配的工作,教育技能不能被充分利用,毕业生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教育的经济价值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中的情感关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生在离校时容易出现愤怒、焦虑等情绪,从而影响文明离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对毕业生的情感关怀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一问题.文明离校工作中的情感关怀策略主要有以优化毕业程序、创新毕业教育内容争营造惜别氛围为主的短期情感疏导措施;以优化现有就业指导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主的长期情商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学位的特点,选取美国1992~2006年间GDP、人均GDP、人口数量、本科毕业生人数、专职教师数量、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等6个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最主要因素是专职教师数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最后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看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全面收费是近年来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和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生全面收费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如若全面收费,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群体可能因为高昂的学费而面临入学困难,这是一种教育公平失衡的表现。为了解决研究生全面收费后出现的教育公平问题,一方面需要确立合理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完善研究生收费标准;另一方面也需要健全研究生奖学金、贷款制度,完善研究生收费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和相对工资调整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用现有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工资调整现状进行检验,有助于客观描述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的关键问题并非就业数量不足,而是就业质量不高。因此,通过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激励教育供给部门灵敏应对市场需求,鼓励和引导高校自主办学和特色办学,实现大学生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努力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a 2009 national survey on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in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graduates’ place of work to their birthplace and where they attend college, using a conditional logit model.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graduates tend to stay to work in their birthplaces or places of study, controlling for economic, higher education,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Graduates from Project 211 key universities and those with graduate degrees are more likely than non-211 graduates or bachelor or associate graduates to leave their birthplaces but stay to work in their places of study. To balance the distribution of college graduates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existing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should be broken down and more emphasis plac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study, I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and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African graduates on their employment/unemployment status. A sample of 1175 respondents who graduated between 2006 and 2012 completed an online survey.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strongest determinants of unemployment were the graduates’ race,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ir year of their graduation. Surprisingly, the graduates’ field of study, level of study, marks obtained and whether or not they had received career guidance at thei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 did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ir employment/unemployment status. Of the employed graduates, 27% reported that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underemployed. The results show the strong influence structural factors have on determining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graduates and question the extent to which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graduate employers reproduce social inequality through their graduate recruitment services and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