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1911年被推翻,历时268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数民族统治全国时间最长、最稳定的一个朝代.总结清朝治世理政的经验,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清朝的皇帝比较注重读书学习.本讲从介绍清朝皇帝如何读书学习,解读读书学习对每个皇帝执政带来了哪些影响,分析清朝最后灭亡和清帝读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3.
赵增越  霍华 《历史档案》2011,(3):F0002-F000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社会各界敦促清帝退位的呼声四起,先后有14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岌岌可危。各国政府也施加压力,劝说清帝让位。袁世凯在得到南京临时政府同意其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允诺后,亦逼迫清帝退位。在12月举行的南北议和中,南京临时政府代表伍廷芳提出清帝退位,实行共和,满人可...  相似文献   

4.
有清一代,满族统治者为了突出其核心统治地位,不顾汉人的传统风俗习惯而强制推行了剃发易服制度.虽然此举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以致发生了多次喋血渗案,但清统治者却始终如一地推行剃发易服制度,因为这对巩固清政权、维护其对汉人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清帝推行剃发易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由铁玉钦主审、王佩环主编韵《清帝东巡》一书,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于1991年8月出版发行。东北是清朝的发祥之地,祖宗陵寝所在。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自东京辽阳迁都沈阳,天聪八年(1634年)尊为盛京,为清开国之都。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后,以盛京为陪都。兴京(新宾)的永陵为清帝先祖之墓,盛京的福陵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墓,昭陵为清太宗皇太极墓。清统治者十分重视祖宗陵墓与发祥之地,在其入关之后,曾有四个皇帝先后十次赴东北谒陵。即所谓东巡。其中康熙帝三次、乾隆帝四次、嘉庆帝二次、道光帝一次。清帝在谒陵的同时,行围习武,考察吏治,联络蒙古,关心农牧,修葺城垣,提倡文化,其中康熙帝第二次东巡(1682年)时,远行至松花江上吉林船厂,目的是为了抵御沙俄的侵略,其意义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龙舟竞渡俗称赛龙舟。相传赛龙舟是古代楚国人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殉难,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进行龙舟竞渡,以寄托对屈原的怀念之情,因此,这一文化体育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相传古时楚国人听说一代贤臣屈原投江殉国,悲痛万分,并且动员了许多的渔船前去营救,但是,寻遍洞庭湖、找遍汨罗江仍不见其踪迹,当地的百姓为了避免鱼虾将屈  相似文献   

7.
茅海波 《档案天地》2014,(12):59-63
正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镇的固义村,地处武安市西部山区,是一个传奇、神秘的小山村,一个被太行山脉、黄土高坡和青石砌墙包裹着的小山村。这个坐落在南洺河北岸的古老山村,现已享有冀南民俗文化中心的雅称。该村以其悠久的历史,古朴而神秘的民俗文化,传承着一种多姿多彩的原始图腾舞蹈,一种气势恢宏的大型社火活动。这就是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武安傩戏。武安傩戏,发源于夏商时期,形成于先秦时期。早在商代的甲骨  相似文献   

8.
清明祭祀     
三月初,母亲在微信群里张罗姑姑姨姨们给爷爷扫墓.距离清明节还有一段时间,姑姑问这是扫的什么时候的墓?母亲回答:"新坟不过春社."什么是"春社"?又为什么"新坟不过春社"?我也不解,又不好问,于是上网查资料.  相似文献   

9.
杨小梅 《兰台世界》2012,(13):72-73
沈阳在清代之前只是一个边陲小镇。1625年,清世祖努尔哈赤把首都由辽阳迁到沈阳,从此沈阳的城市地位得以提升。到1644年,清迁都北京。第二年,定沈阳为陪都。陪都虽然享有与首都几乎同等的政治地位,但这一时期沈阳的城市功能还是以军事  相似文献   

10.
清代对妈祖的敕封与祭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宋朝时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一位渔家姑娘.据《林氏宗谱》记载,她是“晋安郡王禄公二十二世孙,惟悫公(林愿)第六女”,“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庆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妈祖从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常帮助附近乡民采药治病,颇受当地乡民敬重.宋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日离开人间,年仅二十八岁.之后被人们奉为神灵;留下了大量传说和故事.传说妈祖死后时常显灵,常衣着红衣,飞翻海上,救助遇难船只,被人们称为海上保护神.每年三月二十三日,东南沿海渔民百姓,都要赶赴妈祖庙会,拈香祭拜.就是在今日的台湾和香港,参拜亦仍属盛事.人们纪念她,是把她看作乐善好施、扶危济难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化身.本文拟根据清代档案及文献的记载,对妈祖神号的迭封和祭祀活动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1.
李艳 《陕西档案》2020,(5):21-22
黄帝陵作为"天下第一陵寝",历代都有对黄帝陵的祭祀活动,从有关黄帝陵的祭祀来看,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文重点结合陕西省档案馆珍藏的一组黄帝陵祭祀内容的档案,围绕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在经历十年内战后,双方派代表首次共同祭祀黄帝陵前后所发生的故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引言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人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在端午节当天派出记者采访,被采访者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在青年学生中,“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祭祀以及其他的文化内涵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遭遇的一种尴尬。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忌谈祭祀,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皇帝巡幸盛京虽始自康熙帝玄烨,但最早筹划回乡祭祖的却是顺治帝福临,可惜终未成行,成为遗愿。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初九日夜,清太宗皇太极突然病逝,未立传位遗诏。十四日,清王朝于盛京崇政殿召开确立皇位继承人会议。当时,清太祖努尔哈齐二子代善、十四子多尔衮及皇太极长子豪格等分拥重兵,都是帝位的强劲争夺者,兵戎相持,势均力敌,为避免帝位之争引发兄弟子侄间武装内讧造成政权危机,最终各股势力相互妥协,拥立皇太极  相似文献   

14.
王晓辉 《兰台世界》2016,(18):113-115
清代的康熙、乾隆皇帝多次北巡,于木兰围场秋狝、避暑山庄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不仅带动热河地区的发展,在抚绥蒙古、巩固边疆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北巡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热河地区所提供的服务。随着热河地区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立,日益显现其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为清帝北巡提供保障,对巩固边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此关注较少,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康熙皇帝玄烨冲龄即位,在位61年,先后三次巡幸盛京。每次举行东巡前均会颁布诏书,遍行晓谕天下,说明东巡是为将所取得的重大成功告慰祖宗,感谢祖宗的保佑,表达感恩孝心,并祈求祖宗的继续护祐。回乡祭祖,告以成功,用展孝思,是康熙创制东巡及其后嗣皇帝举行东巡的最直接理由。康熙东巡除祭祀祖陵外,还举行清宁宫祭神祭天,并被后嗣皇帝所遵循。在山海关外清朝发祥地有三座清皇室祖陵,兴京(今抚顺市新宾县)永陵和盛京(今沈阳市)福陵、昭陵分别安葬清朝皇  相似文献   

16.
正"上书"是古代士人向帝王奏谏陈词的一种议政形式。清代中下级官吏和平民可以通过呈请的方式,向皇帝上书,但必须由拥有具奏权的机构或官员为其代奏。这里选登的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二十四年,康有为曾先后7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法请求,陈述变法举措,希望倚重君权,实行自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明祭祀方式,网络祭祀自诞生以来就饱受争议.有人认为它是对传统的一种割离与颠覆;有人认为,网络祭祀可以达到“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目的.网络祭祀的流行,是传统礼仪文化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是现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廖宇春助袁胁迫清帝退位的一件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廖宇春于武昌起义后,来往南京与北京之间,与黄兴等订立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五项条件、与袁第一军胁迫清廷宣布共和三项办法以及调曹辊一镇至北京“运动武装解决共和”等项活动,章开沅、林增平著《辛亥革命史》已有所述及。这件档案史料,对廖宇春上述各项活动,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特予公布,供研究辛亥革命史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孔子祭祀,是中华民族为了尊崇与纪念孔子,而主要在孔庙举行的隆重释奠,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不能不说是世界祭祀 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古代,祭孔被当做"国之大典",有极其完备的祭祀场所、礼乐制度、组织机构、经济基地和服务队伍,世代相沿,"与国咸休".  相似文献   

20.
在辽宁省喀左县兴隆庄乡章京营子村紧靠大凌河西岸的山梁上,有一处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东山嘴遗址高出河床50余米,山脚下,蜿蜒舒缓的大凌河自西北流向东南,两岸茂林良田,千里弥望。隔河相对,有两座突兀拔起的大山,层林密布,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