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无"贼"     
时下热映的<天下无贼>我也看了,说真的,很多情节看过也就淡忘了,倒是傻根的质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可能是出于职业敏感吧,我一下子想到了我们的读者.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读者不也是这样质朴可爱吗?媒体,在他们心目中,总有一种至高无上、不容置疑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在说明一个问题时,他们常爱用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报上说的".那一刻我想到我们的读者就是傻根(没有丝毫贬损读者的意思).傻根的质朴几近于"傻","傻"得让人感动,以至于连有"职业道德"的贼都被他感化了,舍身相护,圆了他一个"天下无贼"的梦.  相似文献   

2.
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作上有没有创造,而且关系到人生上有没有作为.语言文学家黎锦熙在回忆录中讲过一段小故事,他说:民国头十年间,我在湖南办报,当时常帮我们抄写文稿的有三位青年.  相似文献   

3.
我听到丈夫即将"下岗"的消息,当时的震惊令我永远无法忘怀. 那时我们的婚姻已经经历了10个年头,约翰向我表露了对于这噩梦般遭遇的忧虑.他向我保证,将尽一切努力找到新工作来维持生计.我们有3个不到5岁的孩子,还有一个马上就要出世,约翰是全家惟一的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4.
"如果上帝逼迫我在新闻与人之间必须做一取舍,我宁可不要新闻,哪怕这条新闻有翻天覆地的传播力量."若干年前,曾有一位记者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然而在王菲生子引发的媒体大战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记者的另外一种抉择.  相似文献   

5.
刘畅 《青年记者》2012,(10):30-32
几年前,我曾经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批评了一些媒体关于农民工阿星杀人事件的报道(《忽视平衡意味着忽视社会责任——阿星事件一些媒体报道反思》),随后,我也看到了相关记者所写的采写经过介绍,感觉到有些职业原则、职业伦理方面的问题,需要继续讨论与思考. 其实,近年来,我们确实看到了一种新闻报道“采访手记化”的倾向,突出的表现,是记者的个人情感、评论充当了报道的主要内容,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多有情绪表达和议论,而不再将客观事实不动声色地描述给公众.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化在中国社会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浓重的话题色彩,就是说,很多社会关注的问题经常都是先在网络上形成话题.有了微博以后.这个特点就更明显了.过去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是先有报道,然后再有话题,通过报道形成话题.如今似乎颠倒过来了,经常是先有话题,然后有报道.这可能说明了一种新闻报道的新情况,就是报道源多了,不像以往只有传统媒体才有报道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我不欣赏对日本出版业用"大崩溃"这种夸张的语言来描述.但中国有句古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所谓"大崩溃"的说法,对我们不无警示作用.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惊世骇俗的哀叹?这种"大崩溃"的基础,中国出版界是否亦已显现,两国不同质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中国出版界有哪些自身独有的潜在危机?我认为思考这些问题比简单地跟在日本人后面变本加厉地惊呼"大崩溃"即将来临,要理性得多,有益得多.  相似文献   

8.
"无用"的阅读与编辑的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健敏 《编辑学报》2010,22(1):93-94
<编辑学报>2008年起新设了<好书推荐>和<感悟>专栏,作为杂志的忠实读者,我惊喜之余也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作为影响力在同类期刊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一种传播类核心期刊,而且是报道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为主的科技核心期刊,开设这种看似"无用"的栏目,其实是体现了主编的智慧的.这种"无用之用",反映了我们编辑同仁的精神诉求.曾有人动情地撰文说,栏目中推荐的好书,能提升我们的精神,能帮助我们确立更为理性的价值观,能使我们的伤感与快乐充满诗意[1].我想,重视与读者的情感交流,正是<编辑学报>在诸多专业期刊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编辑同仁共同的精神家园的魅力所在吧!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媒体系列谈之七]重建和谐统一的"媒介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邵教授,您好!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原本是行而上的哲学命题.我们现在面对新闻媒体出现的很多问题和困惑,有时也不禁会反思"我是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近20年的记者生涯中,采访过很多人,施蛰存伯伯是我在<交际与口才>当记者时最初"练手"的对象.那是1995年6月23日,正值我们杂志开办第二年,有个栏目"名人访谈"缺稿.  相似文献   

11.
王蒙  郜元宝 《出版参考》2005,(32):16-18
王蒙:我们谈了各类外国作家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我还想提供一些情况,就是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宋超 《编辑学刊》2007,(2):12-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六年半中,中国期刊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前,包括期刊界在内的全国出版界的同志都在认真思考和研究这样一个课题,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地位和作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选择年终岁首这样的重要时刻,在上海召开这样一个全国性的期刊经验交流会,我感到这是着眼长远、谋划全局的一个重大举措.对我们上海期刊工作及整个新闻出版工作是个很大的促进.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结合我们对《咬文嚼字》等期刊办刊经验的一些思考,谈四个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有关新媒体写作的讨论,在提出多种概念和介绍多种新新文体后,我们不能不特别重视最为重要的这种写作工具,因为写作与传播都通过它而实现.我们面对和使用的似乎是一台计算机,其实不然,而是同样充满智慧的"他"."他"联结着你,也互联着我.由"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由"他",我们在重构一种你我的新时代文本和精神.  相似文献   

14.
"吾日三省吾身",是古训,作为一个清醒的档案人确有反省的必要.但这并不要求我们事事省察,这样太累,只需随便观察一下我们自身和周边的一些习惯性说法和做法,并从中拎出几条,认真思索一下,就能达到反省的初衷.但为啥还要反省呢?听我慢慢道来.我概括为"三个不断".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讲授新闻采写研究课.课间,有研究生问我:"徐院长,您能给我们讲一讲您记者生涯中一件最难忘的事吗?" 思绪的闸门缓缓打开,16年前难忘的一幕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相似文献   

16.
吴敏 《编辑学刊》2005,(1):62-63
作为职业出版人,我对图书的关注,除了内容以外,还有形式.平心而论,这些年来,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中国图书的视觉效果已今非昔比.当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中,有人形容参展的中国图书,犹如衣着寒酸的"瘪三",而今我们已有资格跻身于"最美的图书"的行列.这是可喜可贺的.然而,从一个读书人的角度来说,某些图书却让我觉得有点可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谈到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时,有一段话更多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就是"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不妨循着"三个代表"的思路,把它归结为"三个一切".有的同志讲,"这‘三个一切'具有强大的震撼力、穿透力和推动力".我认同这些评价,觉得这都是发自肺腑的一种文化自觉和思想感悟.进而认为,"三个一切"其实就是"三个代表"在改革问题和发展问题上的具体指向,甚至是又一轮思想解放、理论创新乃至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政治宣言.我们有必要用"三个一切"的要求,检验并审思我们的文化理念、出版理念.因为,在改革实践基础上的观念反思和理论创新往往是新一轮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相似文献   

18.
周六早上醒过来,没有急着起床,随手翻阅了手边的一期<新华文摘>,果然有收获,主要是哲学专栏的有关中国哲学的文章吸住了我.准确的栏头是"中国哲学的话语体系与未来走向笔谈".作者有陈来、刘笑敢、颜炳罡等.陈来、刘笑敢既是我的北大系友,更是当今中国哲学史学界的大家.他们的观点自然要引起我格外的注意了.陈来认可古人作学问的主张:"心知其意"、"述其大意"、"发明其意",同时也谈到了这一过程如今受到了新哲学话语的制约.刘笑敢则力求"采众美而酿新说".他尤其提出了关于中国哲学的两重身份、两种功能及两种角色.关于两重身份,一是"现代学科",二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我和西藏有一种割合不断的缘分,我称之为“西藏情结”。因为这个情结,我在西藏工作了近10年,又因为这个情结,我在离开西藏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的10年间6次回到西藏,创作了一系列纪实和学作品。我有一个愿望:老了就去做一个研究西藏问题的专家。  相似文献   

20.
每年我参加的媒体的各类研讨会、策划会、评奖会、培训会不在少数,并常常感到分身无术,可以说,我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学者,各种"定单"可谓不少.并且,在中国媒介研究这个学术共同体中,确有几位和我"彼此彼此"的朋友,我们经常被召集在一起,常常不期而遇.那么,我们这些人是"花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