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5 毫秒
1.
酒文化漫谈     
酒文化漫谈史永进一、酒的追溯酒.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便可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酒”的解释是:“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杜康作秫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战国策云:帝女仪狄造酒,进之...  相似文献   

2.
端午日     
边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相似文献   

3.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广西饮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出产古辣酒、老酒、邕江大曲、横州大曲、东园家酒、神蜉酒等名酒,并且有端午喝雄黄酒、"曲水流觞"、"打瓮"等酒俗。北部湾经济区酒文化具有民间酿酒发达、酿造技术高超等特征,丰富多彩的酒俗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4.
1935年端午节,徐悲鸿在张大千成都的寓所与其及众多好友欢聚,边吃盐蛋粽子边饮雄黄酒,尽赏蜀中端阳民俗。酒酣之际画意浓,大家都纷纷执笔作画。徐  相似文献   

5.
端午的鸭蛋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快到啦!古人认为,端午是夏天的开始,夏天有讨厌的虫子、闷热的暑气,端午节这天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可以泡酒喝)、在房间里悬挂艾草和菖蒲可以驱除它们。另外,这天还要吃红色的食物,比如苋菜、虾子、黄鳝,不过最受孩子欢迎的,恐怕就是香喷喷的咸鸭蛋了,它不仅好吃,还很好玩昵。在你的童年生活里一定也有这样平凡而特殊的乐趣,赶快去找找吧!  相似文献   

6.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你知道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这首词里描绘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的特有景象吗?对了,是端午节。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喝雄黄酒等习俗。  相似文献   

7.
著名学者李健吾评价《边城》说,“这里一切是谐和,光与影是适度配置”。人教版高中语文节选了3—6节,在授课时,笔者和学生一起从“适度配置”入手,探讨《边城》的和谐之美。背景环境——闹与静第三节,开篇简要交代边城的安宁、有序的特点后,便用本节三分之二的笔墨,向读者展示边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端午节。“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  相似文献   

8.
话说端午     
水墨 《良师》2004,(12)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是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传说丰富,流传到今天,不仅产生了许多相异的节名(如诗人节、女儿节等),而且各地有着不相同的习俗。主要有:悬挂菖蒲(chānɡpú)、艾草,游百病,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许多活动流传于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其中“赛龙舟”还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国际性的赛事。屈原投江的传说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xū)说,纪念曹娥说,吴越…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谈到许仙由于听信于法海和尚的挑唆,心里既感到疑惑又感到害怕,疑惑的是白娘子对我和周围的人都那么好,怎么可能是个蛇精呢?怕的是白娘子真是蛇精可怎么得了!为了证实法海和尚的话是真是假,在端午节那天,他按法海的要求,配制了雄黄酒,午时三刻快到了,白娘子知道这是她和小青最难熬的时刻,便催小青快走,小青自知功力不够,无奈化阵清风躲到深山里去了.小青刚走,许仙上楼,摆下酒宴,斟上自己配好的雄黄酒,举  相似文献   

10.
端午家宴     
4月出头,咸鸭蛋和粽子便陆续上市了。到了5月是就已经卖火了。人们对于端午节的热情也如将入夏的气温,节节高升。过端午节,虽说各家有各家的过法,但基本还是顺着传统的老路子——吃咸鸭蛋,品粽子,至于喝雄黄酒,城市中已寥寥无几了。  相似文献   

11.
端午日     
边城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相似文献   

12.
陶平生 《中等数学》2013,(10):12-15
画蛇添足的故事说的是: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了他的门客.有人提议说:“这壶酒,若大家都喝则不够,一人独喝便充余;咱们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完壶中酒.”一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  相似文献   

13.
“戒盈杯”     
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一次宴会上,有意奖赏几位心腹大臣多喝一点酒,便特意为他们把御酒添得满满的,而对其他一些大臣则筛得浅浅的。结果事与愿违,那几位被皇上有意照顾的大臣滴酒未喝,而其他大臣都高高兴兴地喝上了皇帝恩赐的御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杯子作怪,此杯叫戒盈杯,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国谷物酒的起源,可能起因于谷物的保管不善而发芽变质,存放一段时间后自然酒化,这便是谷芽酒,新的滋味启发了人们新的欲望,于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酿酒活动便开始了。酒酿成后,水就有了玄酒之名,古代祭仪上出现玄酒,表现了对无酒时代以水作饮料的一种追忆。酒可提神助兴,纵饮亦能使家亡国破,殷纣以酒为池,为长夜之饮,导致臣民怨恨,商代也因酒而灭亡。古人饮酒有一套规范的礼仪,在不同场合,有不同酒礼。饮酒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进饮的规范,这是指导饮酒活动的规矩。  相似文献   

15.
陪父亲过年     
天气愈来愈冷了.空中不时飘洒着几片鹅毛般的雪花。每天忙忙碌碌的.一晃竟到了过年的时候了。也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回老家,陪陪父亲喝喝酒了。我特地给父亲买了两瓶洋酒。父亲爱酒.但一辈子都只喝些自酿的米酒。那酒寡淡寡淡的,没什么酒味.不过是哄哄自己的嘴巴罢了。即便如此,母亲怕他年事已高.不胜酒力,遂限定他每餐只准喝一杯。父亲拗不过母亲,但又贪杯.便每每趁舀酒的机会大抿一口.那满满的一杯酒一抿便下去了.父亲“理所当然”还要加满。因此,实际上.父亲每餐都要喝一杯半的样子。有时在酒缸边抿酒被母亲看到.母亲免不了要说上几句.父亲便像做错了事的孩子似的,羞愧地笑笑。父亲每每盼我回去陪他喝酒。因为只有  相似文献   

16.
我爱端午节。   端午亦称端五、端阳,又称蒲节,而我的家乡称为五月节,正如中秋被称为八月节,通俗的称谓也。   我爱端午节,可不是为了免于逃学的自由。因为这天私塾放假也不过一天半天,这个自由有限得很。我爱的是端午的风俗。   这风俗,不仅在于划龙船,此外还多得很呐 !这天家家门上要悬挂蒲和艾;堂上要挂判官画像;中午要吃雄黄酒,全家要吃粽子;小孩儿要穿老虎鞋,女孩儿胸前要挂上一连串特制的饰物,按即所谓的“端午索”;男孩子额头上还要用雄黄写上个“王”字,以避五毒;艾叶还要点燃,艾香扑鼻,据说是辟邪的………  相似文献   

17.
空瓶换酒是厂家为促销而采用的一种销售策略,它被抽象为数学题,常在竞赛题中出现.如果我买了n瓶啤酒,商家规定m个空瓶又可以换得一瓶啤酒,问我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啤酒?这是空瓶换酒类问题中最简单的一种.先看n=10,m=3的特殊情况.10瓶啤酒喝光后可得到10个空酒瓶,用它们可换取3瓶酒,还剩了1个空瓶.把酒喝完后又得到4个空瓶,再换一瓶酒,还剩余1个空瓶,喝完酒后总共有2个空瓶.实际上我已喝了10 3 1=14瓶啤酒.这就是最多的啤酒数吗?不是的,我还可以用最后剩下的那两个空瓶再换一瓶酒喝.我先向别人,如老板,借一个空瓶,凑足3个空瓶后按规定就能换到一瓶酒了,把换得的酒喝光后,我把空瓶还给那人即可.因此我最多可喝到15瓶酒.  相似文献   

18.
酒与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维莉 《化学教学》1999,(12):38-38,39
酿酒技术是我国古代化学成就之一,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干二百年就能造酒.人类饮酒的历史也随着酒的产生一直延续到现在.然而对酒中包含的化学知识,知道的却很少,导致了许多违背科学的认识和作法,造成终身遗憾.本文就此介绍一下酒与化学有关的问题.1.酒的度数是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酒是乙醇的水溶液,各种饮用酒中都含有不同浓度的乙醇.人们通常所说的酒度即酒的度数,是指白酒中含乙醇的浓度,一般指在20oC时,100毫升白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如:50度白酒是指100毫升白酒中含酒精为50毫升.啤酒商标上标的度数却…  相似文献   

19.
【情境再现】在学习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一天,一名学生拿着一道题目来请教我,让我帮助她来解决,这是一道以著名诗人李白为题编的一道数学题: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酒壶中,原有酒几斗?此题是以诗歌形式出现的应用题,学生对这类题目有浓厚的兴趣,但理解诗歌的意思较为困难,再加上这道题的过程较复杂,因此很难解决,翻译诗的意思是:李白有一次因酒壶中的酒所剩无几,便提着酒壶上街买酒,他每遇到酒店便要进去买,每次买的酒与壶中的酒相同,每遇见娇贵的名花。便要喝酒一斗(斗是古代一种容量单位),他先后三次遇到酒店和名花,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对古代诗歌中酒的运用作探述,旨在通过对诗中所写酒的理解感悟,来探寻隐藏其中的内涵.诗歌中所写酒往往是诗人的一种情感寄托,蕴藏着自己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我们关注诗歌中的酒便有"品诗中之酒,晓世间之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