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叫新文学?意思就是和传统文学不同,和传统文学对立,有反封建的很重要的意义。“五四”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它的历史意义就是体现了中国要求现代化。什么叫文学革命?就是要求用现代人的语言表现现代人的思想。现代人的语言就是白话,现代人的思想就是民主主义。这样,自然要求学习外国的东西,追求新的东西。过去的传统包袱沉重,一定要打倒它。所以强调学习西方,接受外来影响是必然的。这是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总精神相一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文学上提倡近代现代的民主主义,注重个性。这就是要求同旧的东西决裂。“五四”时期很少有人提倡学习旧的东西,如果有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2.
逼真和如画     
逼真和如画是艺术批评的两个标准。看到一幅画,一个雕塑品,赞美它好,说逼真。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画得活像,雕塑得像真的一样,这是说“逼真”好。我们游览风景,赞美风景好,说风景如画,就是“如画”好。究竟作品像真的事物好呢,还是真的事物像作品好呢?再说“逼真”又有什么好?“如画”又有什么好呢?用到文学批评上来,作品描写一个人,写得活像,是好的。作品描写风  相似文献   

3.
《哈利·波特》火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中国它似乎火得有点“怪”——书火了,电影火了,游戏火了,但是人们却并不谈论它,甚至媒体也很低调,整个一个“叫坐不叫好”。为什么《哈利·波特》在中国并没有取得像全世界大多数地方那样的极大轰动效应呢?我认为,原因就是中国人有一个弱点,这个弱点,通过这一部影片在国内外的反响差异就能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4.
《哈利·波特》火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中国它似乎火得有点“怪”——书火了,电影火了,游戏火了,但是人们却并不谈论它,甚至媒体也很低调,整个一个“叫坐不叫好”。为什么《哈利·波特》在中国并没有取得像全世界大多数地方那样的极大轰动效应呢?我认为,原因就是中国人有一个弱点,这个弱点,通过这一部影片在国内外的反响差异就能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5.
论“意识流”的特征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意识流”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但“意识流”的特征到底是什么?说法却很多,其间也不乏种种误解。最常见的一种误解,便是望文生义,以为“意识”者,乃心理、精神、灵魂之意,于是或把“意识流”同心理描写等同起来,或把它看作是表现人们精神世界的唯一方法,甚至于把它当成塑造人的灵魂不可或缺的东西,由此得出要搞创作不用“意识流”不行的结论。我以为这种结论不符合“意识流”的实际,若不加以澄清,必然会给文学批评、文学研究造成混乱。下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现在人们谈论作文教学,我感觉有一点越谈越玄的味道,什么“多角度”,什么“应试妙法”,什么“快速作文”,等等。而恰恰很少有人谈论作文教学最初始的东西,那就是指导。仿佛谈论指导就是在说明谈论者本身水平不怎么高似的,谈起来有点羞涩:其实大可不必。我认为要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归根结底是要在指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狄德罗曾经说过:“人们谈论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的很少的东西。”而在主体能动性与规律性问题上尤其如此。这并不是问题本身有什么神秘莫测的地方,而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忽视了对人的思维及其本身的研究,因而使它变得难以理解罢了。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予以研究,以就教于大家。一、主体能动性是人的本质特征不言而喻,我们所说的“主体能动性”就是指人的能动性。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有这种能动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自然界的演化史谈起。从所周知,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中,产生出了动物界。动物界在它…  相似文献   

8.
报刊撷英     
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很少提问   关于教育,现在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便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很少提问?   在我国,自古以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界限是十分严格的,这便是所谓的“师道尊严”。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注定了这样一种格局:教师是“传道受 (授 )业解惑”的。为了胜任“解惑”的工作,教师显然不能传授暂无定论的并可以加以讨论的东西,而必须要给学生传授确切的无可置疑的知识。否则就是“以惑传惑”。换句话说,教师讲授的都是无可争议、无可置疑的。所谓的“统一教材”和“标准化考试”这样的“应试教育”正是建…  相似文献   

9.
“建安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里被广泛采用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一开始是专指建安文学作品而言的.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风骨”,钟嵘的《诗品》称它“建安风力”,陈子昂叫它“汉魏风骨”,李白叫它“建安骨”,严羽的《沧浪诗话》叫它“建安风骨”……古人在使用这个概念时,内涵不同,外延有异,这原不足怪.然而,现在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正确地解释它呢?这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应该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按着《论传统》一书的作者E·希尔斯所说的 ,一种传统必须是经历了三代以上的习俗和文化 ,他也说传统是深藏于人内心的类似于人类学意义的感情。对于这样一种东西 ,我们怎么才能来谈“新传统”和“创造传统”呢 ?其实 ,与其说“传统”是儒道精神 ,还不如说“传统”是我们今天活生生的中国人当下的现代经验 ,所以实际上中国新传统的创造早已开始了──它始于一个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断裂性的事件 ,鸦片战争。这使得中国的现代经验区别于西方 ,也就是说 ,现代中国人必然要在自己的本土和心灵中升发出一种完全异类的东西 ,这就是我所说的“新传统…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随着党对文艺政策的重新调整,文学创作实现了“人”的复归。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文化重新传入中国,文学批评亦不例外。当时中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使中国文艺批评急于追赶“现代性”,一时呈现出众语喧哗的局面,从而使80年代文学批评具有了特殊的重大意义,然而,浮躁是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共同特征。进入90年代之后,文学批评成为个人话语言说的舞台,这表明了文学批评开始走向成熟。同时,这一时期的文艺暗伏着一股文化生态失衡的潜流。这一问题必须引起人们的警惕,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它是我们迈入21世纪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先人,何时萌发一种自觉的创造意识,即自觉自为地进行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意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这种自觉的创造意识,要在人们摆脱“对自然界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自然宗教)”之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前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与此同时,社会分工也发展起来,这种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当分工发展到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就“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真实地这样想象:它是某种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①这就是自觉自为的物质和精神创造意识。在中国远古、上古时代,有一个字(也是一个观念),可以作为先人物质、精神的创造意识萌发的标志,这就是“道”;有一部书,完整地反映了先人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的东西来帮助,他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陈先生所说的“许多东西”,无疑就是指玩具。社会的进步,人们教育意识的增强,推进了玩具的更新换代,电动的、声控的、可喂养的……各种类型的玩具展  相似文献   

14.
美是实体范畴还是关系范畴——对美的本质的一些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任何学科都有一些是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的话,那么,美的本质就是美学学科中这样的问题。许多有名的哲学家、美学家都感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诗人歌德说:“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它总是躲避着被定义所掌握。”狄德罗则把美的性质看成人们谈论得最多而知道得最少的东西。的确,美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从理论上对它产生丧失信心的理由。美的本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中国理论界翻译、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及其批评著作。这一流派的思想、文学批评对中国的文学及其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女性”的具体含义却很少给以明确的内涵。只把“女性”的含义做一个普遍的概化概念来应用。文章力图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阚下,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各个国家、重要流派中的“女性”的具体概念,给予一个明确的解释。以达到对“女性”内涵的多样性的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6.
比喻在汉语中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人们所以喜欢用它,就在于它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使平淡的内容显得生动,让生疏的东西变得熟悉。比喻常用“象’、“好象”、“如”、“仿佛”等词,但常常引起人们的误解,以为凡用“象”、“好象”、“如”、“仿佛”等的句子就都是比喻句。加之,在语文教学中修辞很少涉及,学生重视不够,弄错的情形就更是屡见不鲜了。  相似文献   

17.
听通俗歌曲演唱,特别是某些港台通俗歌曲(不是全部),似乎只能模糊地感受到一种情绪的渲泄,却很少体味到旋律之美。说得确切些便是:难以抓住它的旋律线条。这是否是“现代意识”、“新时尚”使然?像我们这样的“老式听众”,听赏歌曲首先要抓住的便是歌曲的代美、动人的旋律,并以此作为评判一首歌曲的优劣的标准。这种价值观,在“新潮派”的眼里会不会被视为鲁迅称之为“九斤老太”那样的传统观念的卫道者,尚不可知。君不见某些新派文学,戏剧,有“淡化精节”一说,而音乐创作也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现代转型的基本态势与内在规律.近代以来中国文学文体的革新意识和新批评文体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现代转型的重要契机;这种转型的向路不仅表现在批评本体意识的凸现中,更表现在对传统批评文体的现代改造和新的批评文体样式的创造中.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也直接促成了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新变,使得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言说方式呈现出从隐喻性言说和召唤性言说向归纳性言说和演绎性言说转型的基本势态.而在文学批评的现代性扩张中进行的这种现代转型所造成的可能性负面因素也是批评界必须加以正视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始终存在着一种尴尬的“二元对立”的纠缠,而纠缠所表明的正是一种丧失了批评主体性的概念的迷离。在今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正名”问题依然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解决,重绘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概念谱系便是这一工作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20.
谈“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对于美学,人们往往望而生畏。到底什么是美学呢?“美学”这个术语第一次被使用,是在1750年,由一个后来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所提出。这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当然,人们对美的探讨,历史则要早得多,柏拉图、孔子都曾谈论过美。“美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是“感觉学”的意思。但是由于美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和不断发展,对于它的定义,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如果撇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