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报记者,必须对宣传先进“平民典型”感兴趣,下功失,会报道。我当记者8年来,始终坚持两眼向下,先后推出了“抗非”英雄、医务人员覃慧敏、抢救三峡濒危植物的退休干部冀学刚、优秀村支书刘云芬、山村教师楷模罗中秀、三峡船闸优秀排档员罗静、民间环保卫士彭辉华、“把—切献给党”的离休刘恨钱等十多位,在全市、全省和全国都受表彰的先进“平民典型”。  相似文献   

2.
号称“全球一号工程”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前后,作为湖北(宜昌日报)记者,我有幸参与了李鹏、李岚清、邹家华、黄菊、陈俊生、罗干、陈慕华、陈丕显、王光英、钱正英、杨汝岱等十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数十位部省主要领导考察三峡的重要采访。与一般采访活动相比,对高层领导人的采访无疑是最紧张最辛苦难度最大责任最重的一种采访;与中央媒体记者相比,地方报记者采访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是没有现成经验设有固定模式的一种采访。回顾数十次采访高层领导人的亲身实践,我以为要抓好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采访报道,至少应掌握四种基本方法或技…  相似文献   

3.
6月5日,在湖北宜昌市步行街举行的首届宜昌社区节开幕式上,《三峡商报》记者朱云锋从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党组书记罗春娘手中接过了“特派记者南非世界杯采访行动”红旗,并激动地挥舞起来。据悉,朱云锋将是湖北市州媒体越洋采访世界杯的第一人。此次特派记者赴南非世界杯采访,是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展现传媒品牌和综合实力的一次创新之举。朱云锋到南非后从南非世界杯现场发回了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4.
记者镜前采访的“潜在形象”湖北三峡电视台张建红镜前采访,也称屏幕前采访,是指电视记者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现场采访(包括现场播报)。“电视屏幕把记者的镜前采访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感到真实、可信。同时也把记者的采访能力、新闻业务水平一览无余地呈...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三峡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仅宜昌市区域高等种子植物就有3900多种,其物种数量占全国种子植物的1/7。特别是茂密的竹林郁郁葱葱,楠竹、金竹、斑竹,汇成了八百里竹海,把三峡装扮得格外秀美。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逐渐展开,三峡地区的生态保护己被列为三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宜昌市决定封山育林53公顷,停止三峡坝区的商  相似文献   

6.
号称“全球一号工程”的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前后.作为湖北宜昌日报记者,我有幸参与了对李鹏、李岚清、邹家华、黄菊、陈俊生、罗干、陈慕华、陈丕显、王光英、钱正英、杨汝岱等十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数十位部省主要领导考察三峡的重要采访。与~般采访活动相比,对高层领导人的采访无疑是最紧张最辛苦难度最大责任最重的一种采访;与中央媒体记者相比.地市报记者采访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是没有现成经验设有固定模式的一种采访。回顾数十次采访高层领导人的亲身实践.我以为要做好这类采访报道.至少应掌握四种基本方法或技巧。一、精心做好…  相似文献   

7.
湖北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有选派青年记者下驻站的贯例。2009年6月起,该集团再次选派青年记者到13个县、市、区驻站,驻站记者同时在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挂职。  相似文献   

8.
要办好一家报纸,离不开一批挑重担的记者.在湖北日报,共产党员、记者部主任江作苏就是挑重担者中的一个突出代表.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到湖北日报的12年来,江作苏全身心地投入党的新闻工作.他一头沉入基层,不知疲倦地在生活的源头捕捉新闻.三峡工地、抗洪现场、神农架密林、大别  相似文献   

9.
《新闻前哨》2010,(6):43-45
《三峡日报》从今年初开始的新一轮“双改”,不仅以其声势之大、力度之大、变化之大,为广大读者津津乐道,也在编辑记者心中荡起了层层涟漪。最近,在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范长敏主持下。亲历“双改”的报人们也畅所欲言,就“双改”的得失进行了总结交流。  相似文献   

10.
偶然在《新闻记者》读到余秋雨在唐宁新闻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以真实来弘扬道义》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因为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余秋雨说:“媒体之中的人有时候还不太注重真实。报纸是新闻媒体.大家把你当真实的源头(但是有的报纸却传播着各种各样的谣言。政治上的谣言在我们中国媒体当中不多,经济上的谣言也比较困难,比较多的谣言是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这两个领域谣言特别多。” 确实如此,《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7日第2版刊登的“入选三甲被逐三峡,落标产品浇铸大坝”一文。存在严重失实,造成严重影响,又不得不…  相似文献   

11.
常听到地市县报的记者感叹:自己所处的地域狭小,“精品”资源短缺,问鼎中国新闻奖难于上青天,能拿几个全省的新闻奖,就不错了。从这些记者的“牢骚”中,我深深感知他们崇高的敬业心和夺大奖的成就欲。诚然,地市县级报纸的记者与省级、中央级新闻单位的记者相比,出“精品”的资源相对少一些,夺大奖的困难(也可以说是制约因素)相对多一些。但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记者不写批评报道,给自己戴“紧箍咒”,给自己“缠足”,只栽花不栽刺,是“精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采写的消息《“告别三峡游”害了“三峡游”》,有幸获得199…  相似文献   

12.
《落地成真——地方新闻获奖作品精选与采写感悟》(三峡日报记者罗文全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北省记协主席、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社长、博导江作苏为该书作序。序中说:新闻是时代的镜子,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新闻事业是一项具有责任感的神圣事业。一个有作为的记者,必须  相似文献   

13.
我的文学创作与三峡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的小说与三峡文化:关于三峡文化的思考。为什么讲这个?因为我的成长和三峡文化的滋养分不开,而三峡文化在中国文明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三峡商报》今年推出两个以记者个人名字命名的专栏。一个是以石劲草命名的专栏“劲草探市”,主要是发表对市场行为进行探析的深度报道。另一个是“李再星说新闻”,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新闻告诉读者。  相似文献   

15.
高唱奋进歌 开拓创未来──纪念三峡电视合创建10周年三峡电视台台长张石新迎着改革的滚滚春潮,乘着三峡的威威雄风,我们三峡电视台(前身为宜昌电视台)跨进了她充满活力的第10个春天。在这个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刻──1993年12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为...  相似文献   

16.
广播是以声音为载体来传播信息的。因此,要增加广播的可听性,就需要前方记者发回大量具有可听性的录音报道,这就对在异地采访的广播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身处异地的记者往往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那么,作为一名广播记者,如何更好地运用采访器材,完成采访任务呢?2002年,中国华艺广播(CHBC)先后推出大型异地直播报道《CHBC直播大西南》和《CHBC三峡不了情》,对广播大型异地直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6,(1):7-7
本刊讯 2005年11月18日,《三峡晚报》整体划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签约仪式在宜昌市国际大酒店举行。集团副社长王尊益、总会计师王吉祥,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等出席。宜昌市委副秘书长赵红继主持签约仪式。三峡晚报社班子成员表示,坚决拥护集团党委的领导,团结带领三峡晚报社全体职工,精心办报,抓好经营,使各项事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启辉,三峡库区重庆市奉节县林业局局长。一个坚持原则、严格执法的干部。一个用生命保护三峡绿色的“森林卫士”。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他被不法分子雇凶杀伤,造成额部毁容,右手致残。罗启辉的事迹被《三峡都市报》率先报道后,在重庆市引起强烈反响,该报关于罗启辉的报道纷纷被其他媒体转载,并吸引中央媒体采访报道。本刊特约请《三峡都市报》总编辑周世举、常务副总编辑侯小明、时政经济部主任洪启辉撰写此,以采访当事人的角度告诉我们,罗启辉这个英勇无畏的森林卫士和刚直不阿的优秀基层干部,是如何闯入《三峡都市报》的新闻视线,又是如何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的。  相似文献   

19.
三峡,当举世瞩目的工程———三峡工程进行的时候,世人无不带着关切的目光,怀着一连串的疑问:三峡工程建成后,生态环境如何变迁?物种消失情况怎样?气候面貌怎样?百万移民的后果如何?众多文物如何保护?……难道三峡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吗?面对众多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投巨资,组织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分门别类地就各种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阶段性成果。为了记录三峡的历史变迁,为了向世人展示三峡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壮丽画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把三峡题材作为重要的出版资源,规划了…  相似文献   

20.
根植三峡沃土 情系一方百姓──兼谈中等城市电视台节目特色三峡电视台总编辑张建红中等城市电视台在中央台、省台的节目覆盖网中如何创造自己的节目天地?我们三峡电视台(原宜昌电视台)作为全国较早成立的162座城市电视台之一,从1984年开播以来,根据传播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