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置身于社会的大熔炉中,经常会遇到"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新闻题材"博弈"。那么此时记者是要写一篇"哗众取宠"的文章、做"一鸣惊人"的"大"记者呢,还是要认真分析情况,写出一篇"阳光温暖"的文章、做"正能量"的传递者?笔者以为,应做一名"担当社会责任"的记者,打开一扇"真、善、美"的"阳光之窗"。新闻记者为什么应打开一扇"阳光之窗"笔者曾听过一段小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小女孩趴在了窗台上,看到了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七年初,我们怀着无限崇敬和思念之情,在开展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活动之际,根据有关线索,翻阅了二十年代的旧报刊,从天津《益世报》中发现周恩来同志旅欧时期撰写的旅欧通信五十四篇,近二十四万字。这一发现真使我们感到莫大的欢欣和鼓舞。其后,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又发现了发表于天津《益世报》的通讯一篇,发表于当时的内部刊物《觉邮》和《少年》的文章、通信各五篇。以上总共六十五篇,约二十五万字。这是截至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周恩来同志在旅欧期间所发表的全部文章。  相似文献   

3.
九月号的《文史知识》,刊载了一篇俞平伯先生的文章,题目是《白石〈秋宵吟〉与〈清真词〉之关系》。全文是一张表格,表格分为左右两栏:左栏列姜白石《秋宵吟》词的原文,每一句为一行;右栏注明出于周邦彦《清真词》某调,或举一句,或举两句,与左栏《秋宵吟》并列。通栏对照,逐句用横线一道隔开,眉疏目朗,醒豁之极,读时真可以“五行并下”。篇末平伯先生有跋语云:“录以表格,似省却多少闲言语也。”奇思妙想,令人叹绝。  相似文献   

4.
岑边 《中国编辑》2011,(1):70-72
汉扬雄《法言.吾子篇》有"雕虫篆刻"(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之语。然文章小技,却有大道理焉。一字一句,洞见真情。一段一篇,无非心声。人之性莫乎笔之外,笔之力胜乎性情中,为心之流宕矣。故又引扬雄  相似文献   

5.
桂渝芳 《新闻界》2006,(6):92-92,94
2006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上有一篇名为《是真“有趣”还是真荒唐》的文章介绍说,有媒体报道:女友穿着暴露,男友定“家规”进行罚款。那家媒体将此视为“有趣”的事情向读者推荐。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一个以大众传播高度普及和广泛渗透为特征的信息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  相似文献   

6.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中西目录学的几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蒙《晋图学刊》裴成发先生错爱,函邀笔者撰写一篇有关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的文章,虽然兹事体大,非三几篇文字可以说出个门道,但因恐负厚望,所以甘愿勉力为之,略述几点愚见,以成就此篇"命题之作".  相似文献   

7.
第三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已在全国各地展开,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浪潮澎湃。为了给这一运动推波助澜,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开得更烂漫,《新华日报》从三月起开辟了《文明新风拂面来大江南北春烂漫》专栏,借以报道全省各地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最新消息,我认为好得很!读罢三月二日与三日该专栏的十一篇小文章,我真感到文明新风拂面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强权盛行的世界上,有骨头说美国不是的人不多,一篇短文能够戳到美国痛处的更少。刊登在西班牙2001年1月5日《世界报》上的《这个世界真神秘》,堪称这样一篇少有的妙文。 作者一定是早就看透了美国“民主制度”,对霸权主义心存愤慨,这次美国“马拉松式”的、丑闻迭出的总统大选,加深了他原有的认识,也激发了创作灵感,于是突发奇想来写这么一篇文字。 此文的独特之处有二,一是以“问号”谋篇,细数千字译文中的问号就有16个之多,堪称一篇“由问号组成的文章”(此种笔法的经典范例,恐怕当推我国屈原的《天问》,只是…  相似文献   

9.
文人当自重     
“文人”在这里指的并不是作家、编辑,也不是记者或一些文化界名人,而指的是某些基层报道员。君不见,有些基层报道员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喜欢自己“吹”自己。某部一报道员刚刚从外单位调来。为了在领导面前显显“能耐”,就以他人之名写了一篇自己的“事迹”,把自己的吃苦精神吹得“云山雾罩”。时隔不久,他的这篇自吹文章果真感动编辑被刊用,可他那成才事迹让人看了,真是令人咋舌。单说写他担任报道员两年来,写了230余篇稿子,在各级报刊见稿200篇,就很使人刮目相看。你别说他这么一写,几个领导看了还真在机关引起了一场不大不…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不少中学生为作文而苦恼.视作文为畏途,写起文章来如度难关.在作文课上,有的同学往往是“挤牙膏”式地硬着头皮凑几句,或者是东拉西扯地草率成篇,交差了事.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既浪费了宝贵的作文课时间,作文水平也很难提高.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下面谈两点意见. (一) 要写真实的感受.一篇作文写作成功的重要关键在于有真  相似文献   

11.
文章所讲的叶先生的"细",并不含地域这一层因素在内,而是特指他为人行事之细。读先生的日记,或是感怀他的文章,常常使人惊叹莫名于他的细。编辑书稿之细,春风化雨之细,待人接物之细,可以说他的细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具的。但是,这种细,又决不让人同"琐屑、琐碎"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个中缘由,实因这细中可见出大,细微之处可显出先生的真学问、真性情、真精神来。  相似文献   

12.
斗胆闯大祸     
说起来真有意思,由于胆大,我的弟一篇见报文章居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那是1978年夏天,17岁的我参加了县里举办的业余作者创作学习班。按规定,参加学习的学觅都要交1至2篇作品,并向报刊投稿。我的作品是一组诗歌《夏天的旋律》。修改后,自我感觉良好,便请指导老师为它找一个“婆家”。谁知指导老师看了,评得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13.
01 吃是一种文化 朋友的90后女儿想求职华为,问其原因,是被朋友圈疯传的华为美食所吸引,看来饭勺子真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网络上有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的是华为南京研究所的吃,题目为《南京华为食堂曝光!看完我泪流满面!》,不就是几盘菜吗?作者居然"泪流满面",看来,天下吃货真的很多,真不懂吃货的心!  相似文献   

14.
当然,我们并不相信真有什么投胎。责任还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我们要选择为2013年出生的婴儿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今年《经济学人》杂志展望来年的年刊《2013年的世界》。其中一篇文章叫《生命的彩票》。说白了,这是一篇"投胎指南"。文章开篇提到,巴菲特在总  相似文献   

15.
曾听一青年才俊大会发言,印象最深的是,他“每日读五篇论文”,以知科学研究发展之先进。恰深感自己对各种理论范式、研究模型、大数据、元宇宙、跨学科研究平台搭建之困扰,恐写文章之方法有些不合潮流,遂给自己提要求,也给研究生们布置任务:日读论文1篇,以补己之短,取他人之精华。自此之后,当日功课毕,读文章一篇,来源不限。数月累积,颇有收获。但同时也读到一些平庸之作,深以为憾,一为作者能力,二为编辑眼力。加之,不时阅读、修改学生论文,对“何为好文”有了一些想法,好为人师,一并说与方家。  相似文献   

16.
刊登在《河北日报》2001年4月11日一版上的评论《“真抓”与“假抓”》一文,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这篇1100字的评论之所以受到众多评委的青睐,从写作上来说,它的深度与文采兼备的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主题量大立意深刻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评论的写作高下,首先反映在主题的开掘上,具体体现在是否摸准了社会生活的脉搏,是否抓住了牵动党心民心的热门话题。《“真抓”与“假  相似文献   

17.
“一石激起千层浪”,常用来比喻一些产生轰动效应的事物。去年,我的一篇报道《常州博爱路空前繁荣的背后》,竟也产生了如此效应,是我始所未料及的。当看到中央领导同志在这篇报道旁的批示时,当我被部省联合调查组约见座谈时,当得悉物资部为之制订机电产品市场管理办法时,当人民日报社金德龙打长途电话约我撰写后续报道时,当我捧着市、省、全国新闻作品获奖证书时……我真有点受之有愧之感。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为主题的专项教育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深入展开。本刊特辟新闻维真大家谈栏目,刊发业界同仁对此的研讨。本期刊发三篇讨论文章,欢迎新闻同仁积极撰稿参与。  相似文献   

19.
一篇好书评应有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一篇好的书评应当做到这样五个字:新、深、真、准、活。 所谓“新”就是要有新的观点、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法。我们常说,艺术创作,贵在创新。撰写一篇书评文章,也应当如此。对于同一著作的评论,别人已经说过了的话就不宜再重复了。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新的启示,才有助于读者通过自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人民日报的文章标题,现在很少用到破折号;而我们军内的报刊却是"破折号标题"满天飞,有的版面甚至给人"不用破折号无以为题"的感觉。以此稿写作当日(2014年6月13日)为例。人民日报有24块版面,文字类稿件共141篇,其中标题中出现破折号的仅9篇(其中包含一篇评论员文章、一篇专访、两篇人物小记),所占比例约6%。与之相比,军内报刊上的"破折号标题"令人目不睱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