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宗教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为统一全国和维持其统治,大力推行扶植宗教的政策。但这个政策是有发展变化的,太祖、太宗时期,为利用道教稳定中原,就特别尊崇道教。到宪宗、世祖以后,为征服吐蕃、统一全国,巩固在全国的长久统治,又竭力抬高佛教的地位。元代宗教政策与其他朝代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如:宗教从事商业、手工业、高利贷厚敛财富,设立完整的管理机构,宗教首领地位崇高,一般教徒享受超过任何朝代的特权。  相似文献   

2.
陈寅恪在40年代初提出“关中本位政策”,并明确认为这一政策在武则天之前仍保持并推行着。经过对《周书》和《隋书》等传主籍贯的分析,对陈氏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关中本位政策”在隋朝炀帝时就开始发生变化,到初唐特别是唐太宗时已不复存在。其根本原因,与山东地区在隋唐之际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产业立法要把握体育产业发展需求,明确立法目标,并根据目标制订相关政策。体育竞争政策和体育产业政策是当前社会条件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内在需求的反映。前者强调对竞争主体的平等保护,后者则暗示了对体育竞争领域某些主体的特殊扶持。体育产业立法应体现两大政策相互协调的关系,既坚持体育竞争政策在体育产业立法中的基础地位,又积极稳妥地依法贯彻体育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年郭沫若同志创作历史话剧《武则天》,一九六二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把《我怎样写武则天》、《重要资料十四则》、《诗五首》、《武则天生在广元的根据》作为附录。这些附录是对历史上的武则天作研究的。历史剧应如何写我是外行,当时只觉得《武则天》这个剧本在艺术上是高水平之作。至于对历史上的武则天,郭沫若同志所作的研究似难令人满意。当时由于其他原因不曾撰文和郭沫若同志商榷。现在,武则天的评价问题在史学界重新引起争论,《武则天》剧本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因此我也想把自己的看法如实写出来,供研究历史的同志以及对评价武则天有兴趣的同志考虑。  相似文献   

5.
航运政策作为一国总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一国对该国的航运业所取的具体政策。所以,航运政策也可以理解为一国经济的、立法的以及行政措施的总体,它不仅影响到该国商船队在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还影响到该国商船队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地位和作用。航运业这一部门总是与国际政治、经济、政策以及立法等种种问题有着极为广泛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但由于社会体制的区别,航运政策的概念也千差万别,政策目的也不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结构和政治力量变化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事实上已逐步成为加强国家干预和船旗歧视航运政策的主要因素。本文对这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思想文化在我国传统思想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所提出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很有益的,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唐玄宗与道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玄宗在位时,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这一政策表现在:极力提高道教有关人物的政治地位;尊崇道教经典;优待道士、女冠;广交道士,对其深加礼遇;广兴道观庙宇,屡度道士,遍封灵山仙迹;迷恋于“长生术”等各种道术。玄宗神化老子,扶植道教,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并认为道教具有“惩恶劝善”、“训导氓黎”等妙用。这些都是他扶植道教的主要原因。在他和他的道教政策影响下,道教势力空前发展,官僚士大夫乃至妃嫔公主等崇尚道教之风盛极一时,神仙怪异之风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各种文化大融合的时期,宗教得到空前繁荣。"隋唐五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期,也是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一步融合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的时期,因此,佛教对于文人和文学也就有更巨大的影响"[1]。道教在唐代得到特别的崇重,带上了"御用宗教"的性质。许多帝王亲自求仙、炼丹,极大地提高了道教和道士们的社会地位,扩大了道教的影响,鼓起社会上下崇重道教的潮流。在这种社会气氛下,文人们必然会受到严重的浸染[2]。儒家思想在唐代虽然不能定于一尊,但唐代发达的政治经济条件为士人建功立业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平台,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在唐代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致君尧舜上"是唐代文人共同的理想。步入中晚唐后,唐王朝国势衰微,文人的命运更加坎坷,精神上的苦闷和矛盾也更多,佛、道便成了文人们寻求安慰之所。作为中唐著名的诗人,三教思想对李绅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十余年明代女性与佛教关系研究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被佛教史研究者视为佛教思想呆滞的保守期。在这个保守时代,女性群体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是微妙的。女性在遵循传统的封建礼教标准的同时,又努力在佛教信仰过程中开辟出自由的生存空间。近十年来,史学界对明代的女性群体与佛教关系也有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在回顾明代女性与佛教关系研究的缘起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从女性的佛教观、佛教中女性的主体地位和文学作品中女尼形象这三方面来对明时期女性与佛教关系作深入的探讨,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和评述也势必为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男子排球比赛中发球的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每球得分制"的实行,发球同一攻体系、防反体系一道决定着排球比赛的胜负.发球还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是即存在着得分,又存在着失分,同时又对一攻和防反起着决定性影响的环节.针对男排比赛中的发球特点,从发球技术、战术上着手研究,以确定男排比赛中发球的地位,从而试图将发球作为同一攻、防反体系相对应的一个体系去认识它,研究它.  相似文献   

11.
《灯草和尚传》在哲学层面上所鼓吹的道教享乐观构成了作品的内核,表现为创作动机和作品主旨;在意绪层面上以佛教果报作为宣扬道教享乐观的手段,并由此构成作品的外在框架,表现为作品结构;在情节层面上,以巫术作为故事叙述的关节和网络,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巫教和巫术色彩。  相似文献   

12.
社会形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它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主要方面所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任何社会的本质都是由这三个主要方面加以规定的,其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统一就是社会制度,它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直接标准,而生产力则是不同社会形态质的区分的最终决定力量。为了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本文试从社会形态理论角度,对构成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叶法善是我国唐代著名道教法师和杰出的道教音乐代表,其宫廷道教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价值和地位。本文通过对叶法善及其道教音乐在唐代宫廷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宫廷道教音乐遗音《月宫调》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宫廷道教音乐的鉴别认识,对民间流传的一些道教音乐遗音进行了考察与分析。认为叶法善宫廷道教音乐远不止《月宫调》一首,《观眇》《开场曲》《论德》等多支曲调与宫廷道教音乐风格类似,可能也是其宫廷道教音乐的遗音。  相似文献   

14.
由参数方程表示的曲线在积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的密切联系。在求由参数曲线所围平面图形面积时,积分限的确定是一个难点,它与参数曲线的多重点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政府认为这是苏联势力范围和共产主义扩张的又一表现,对美国在波斯湾至关重要的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迅速制定并执行了通过公开外交手段辅之以隐蔽行动迫使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的政策。美国在阿富汗实施的隐蔽行动,最主要表现为准军事行动,且并非孤军作战,而是有多国参与,与之密切配合行动。同时,到后来实际上变成了公开的秘密。美国在阿富汗的隐蔽行动,是美国在苏联开始走向衰落的情况下给苏联的一记重拳,它严重削弱了苏联的力量,使苏联为入侵阿富汗付出了沉重代价,最终迫使苏军撤出了阿富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金融当局的一些决策行动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人民币区域化的支持态度。显然,相对于本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强大需求而言,当前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的使用仍然非常有限。我国政府与周边各国官方之间缺乏相应的政策互动关系,这已成为了人民币合法跨境流通及区域化的重要障碍。笔者为此提出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关于人民币区域化的政策互动之必要性,并试述其客观基础、目的和研究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思 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课程。特别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 ,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观点 ,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同时要贯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所以它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很强。而且 ,又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对各门具体科学进行抽象概括和总结 ,所以 ,它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也很强。因而 ,显得有些枯燥 ,这样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 ,为了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素质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兴趣教学在政治课教学…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是东西方冷战的重大转折期,在这10年中美苏由激烈对抗走向缓和,直至苏东发生剧变,冷战基本结束.在此期间,执政8年的里根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反共最坚决的总统".他上台后奉行对苏强硬政策,在公开威慑遏制苏联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隐蔽行动政策,力图削弱苏联的力量和影响,瓦解苏联集团,赢得冷战胜利.这些隐蔽行动政策文件彰显了隐蔽行动战略在里根政府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它们的实施对苏联力量的收缩、冷战格局的变化乃至苏东剧变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靖西县的道公信仰是在壮族原始宗教和民间巫师的基础上,吸收道教、佛教和儒学的部分内容并与靖西当地文化不断交流、整合而形成的,它具有民间宗教的形态。本文针对道教传入靖西壮族地区的情况与其同源互感后表现出来的特征及其支派进行论述,分析其支派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的女性观不仅涉及佛教队伍中大量的女尼问题,还反映了佛教如何看待整个社会的妇女问题.早期佛教悲观厌世,以生活为牢笼,以涅槃为解脱,提倡"无生",视性欲和性行为为大罪,将其列为一切戒条之前列.而作为生育和生命力象征的妇女,就被当成"性"和"欲"的化身,淫逸、放荡的源泉和邪恶的标志.小乘佛教认为"为女人不得作佛".大乘佛教虽也在一定程度继承了小乘佛教的女性观,经典在与日俱增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思想洪流的猛烈冲击下,给女性相当高的地位,即使女性为淫逸之源,但只要接受佛教之开化,照样可以悟道成佛.这种抬高女性地位的观念除了与男女平等思想有关外,又与天竺原始生殖崇拜文化的巨大惯性,有着直接的和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