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阅读报刊上的法制新闻,常常为“全X第一”案例之多吃惊。 例一:南阳街头上演“末路狂奔惨剧……这是建国以来南阳市罕见的重大交通事故……”。 例二:1998年7月24日,河南省商丘市法院的审判大厅内,一场建国以来罕见的行政诉讼案在这里摆开“擂台”。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甲卡片上画一条线段X,在乙卡片上画三条长短不一但差异甚微的线段a、b、c,其中b线段等于X。这时,如果有8个人故意说a等于X,那么第9个人虽然也看出b等于X,但因前人都说a等于X,于是他便怀疑自己了,也说a等于X。阿希把这种盲目地顺从别人判断的现象称之为“从众现象”。我们的古人也颇懂“从众现象”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X什么X”格式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霞 《大观周刊》2012,(10):280-280
“X什么X”格式是现代汉语口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如我们常说和常听到的“看什么看”“笑什么笑”“挤什么挤”等等。能够进入该格式的“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名词等等。本文拟从语义来源及构式义等角度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某地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 X 万元”。这种说法准确吗?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生产假劣商品的毕竟是少数部门、地区和企业,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几?如果非得探究其“价值”几何,试想,假劣商品特别是劣质商品能“值”几个钱?有些图财害命的货色还应得“负值”呢!  相似文献   

5.
试论乡村图书馆的“1 X”建设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所谓乡村图书馆的“1 X”建设模式 ,就是一所省、市或高校图书馆支持、带动多所乡村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模式。实施“1 X”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完全可行的。实施“1 X”模式要有政府的支持 ,要坚持定点扶贫、藏书优质实用、服务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馆员本土化等原则。参考文献 4  相似文献   

6.
“某地销毁假冒伪劣商品,价值X万元”。这种说法准确吗? 我们知道,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生产假劣商品的毕竟是少数部门、地区和企业,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几?如果非得探究其“价值”几  相似文献   

7.
一个年轻人问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爱因斯坦信手写了这样一行字:A=X+Y+Z“这是什么意思?”年轻人不解地问。爱因斯坦解释道“:A是成功,X表示艰苦的工作,Y是指一个正确的方法,而Z意味着不要空谈,只要实干。”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类书稿的编辑加工中 ,经常要碰到“亩产××公斤”、“亩施××公斤肥料”之类的句子。“亩”属于应废除的计量单位 ,因此 ,编辑往往将“亩”换算成“平方米”( 1亩 =666 66…平方米 )或“公顷”( 1公顷 =1 5亩 )。这样换算后虽计量单位符合规定了 ,但却给农民增加了麻烦。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 ,农民对于“亩” ,脑子中有一个具体的可比的概念 ,而对于“平方米”或“公顷”现在还比较陌生。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在现阶段 ,用“1 / 1 5公顷 ( 1亩 )”表示“亩产”、“亩施”等中的“亩”较好。这种表示方法有两个好处 :一是既符合国…  相似文献   

9.
“无地自容”意思是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羞惭、尴尬到极点.语见《敦煌变文集·唐太宗人冥记》:“皇帝闻此语,无地自容.”例如宋·司马光《言奉养上殿第三札子》:“臣惶恐惭慷,无地自容,夙夜循省,进退维谷.”清·曹雪芹著、高鹗补《红楼梦》一○七回:“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儿孙们没点孝顺,承蒙老祖宗这样恩典,叫儿孙们更无地自容了.”老舍《鼓书艺人》:“宝庆羞得无地自容.”李国文《那年故事》:“(她)说到这里,声音低得简直听不出来,那无地自容的窘态,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0.
“MSN射手(Worm.Smibag)”病毒:警惕程度★★★★,蠕虫病毒,通过MSN软件、传播,依赖系统:WIN9X/NT/2000/XP。 通过微软即时聊天软件进行传播的“MSN射手(Worm.Smibag)”病毒近日又显露出两大特征:释放病毒文件和连接黄色网站,导致网络连接速度变慢、系统资源被  相似文献   

11.
“与”,“及”是从文言釆的,口语里很少说;“同”流行于华中一带,带一点方言色彩。在普通话里,“跟”用得最多,但是文章里最常见的是“和”. “和、跟、同、与”都有两种作用。比较:(1)水仙和腊梅都开了。(2)他和我说话呢!在前一句里,“水仙”和“腊梅”的地位是平等的,“和”字的作用在于把这两个并列的成分连接起来,这个“和”是连词。在后一句里,“他”和“我”的地位不平等,“他”是“主”,是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12.
在网上,要是你称漂亮姑娘为“美女”,会让网友们喷饭的——太俗了!网友之间,“美女”通称“美眉”(或“MM”),已经约定俗成了。当然,还有一大堆处在萌芽状态的网络语言,正在从网民的“小众群体”冲击我们大众的普通话.随手举几个例子:中文型的:“美眉”算是一个成功例子(女人美在眉毛上),此外,尚有说不上成功与否的一大堆,像“稀饭”=喜欢;“果酱”=过奖,等等;字母型的:“BC”代表“白痴”、CU(see you),表示“再见”;数字型的:“019425”意为“你依旧是爱我”、“7456”则为“气死我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贵刊第五期,本刊特稿《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图片:“袁成兰先生在书房”,出现了不应有的纰漏。在文章叙述中介绍的是:“徐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高级编剧袁成兰女士”、“写杂文的文弱女子”、“彭城女济公”、“文坛侠女”、“袁女士”等都  相似文献   

14.
“秋毫无犯”意思是一丝一毫都不侵犯(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小的东西).指丝毫不侵犯别人的利益,多用来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例如《后汉书·岑彭传》:“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齐整,秋毫无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二回:“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常见书上说,某某军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以为这是溢美之词,未必真有那样的军队.可能过去是没有的,解放军可真是‘秋毫无犯’.”<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人物,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这是怎么回事?在古代,婴儿出生以后,由长辈给起个“名”。“字”是成年时取的。《礼记·檀弓》中说:“幼名,冠字。”《礼记曲礼》上就讲得更具体了:“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笄而字。”意思是说,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汉语里,“像”与“象”的正确用法是: “象”作为一个单音词,只有指“大象”这样一个意义。作为词素,有两个意义:1,名词性词素,指形状,样子,可构成复合词,如:“现象、假象、表象、星象、脉象、旱象、形象、印象、险象、怪象、幻象”等。2,动词性词素,指摹仿、摹拟,可构成复合词,如“象形、象意、象声、象声词”等。“象”字不再用于动词,是区别“象”  相似文献   

17.
“喧”与“暄”、“靡”与“糜”、“脍”与“烩”,这三组词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如果不能在意义和用法上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容易搞错,误用。先说“喧”与“暄”: 例①四十开外的陆永康迎进客人,寒喧几句之后,便谈起“生意经”来。(1984.10.4《常州日报》:《“养兔专家”之谜》) 句中的“喧”应改为“暄”。“喧”,一是解作“声音大而嘈杂”。如“喧哗”、“喧闹”、“喧嚷”、“喧扰”、“喧嚣”等。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相似文献   

18.
这里说的“故事”和“情节”,是借用英国文艺评论家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解释。他说:“故事”虽是小说的基本面,没有“故事”就不成为小说,但它是一种很低级的形式,不过是从时间绦虫上切下的一个片断,“早餐后是午餐,星期一后是星期二,死亡以后便腐烂等等”;“故事”是古已有之的,“当时的听众是一群围着篝火在听得入神、连打呵欠的原始人”。而“情节”却是小说中较高级的一面,它同样要叙述事件,但特别强调因果关系,比如“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  相似文献   

19.
“反应”与“反映”,都是动词,读音也一样。但词义不同,用法也不同,不能混用。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反应”一词,除了物质受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外,我们常用的是“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如“妊娠反应”、“化学反应”、“他的演说得到的反应很好”等。“反映”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反  相似文献   

20.
1960年代,北京最为活跃的两个地下文艺沙龙,一个是郭沫若之子郭世英组建的“X社”,另一个便是张郎郎组建的“太阳纵队”,曾被称作是“中国文艺复兴最初的梦想”。只是在特殊年代里,对自由与美的追求亦是一种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