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橄榄球运动在我国兴起已有十几年。在多年的比赛中 ,特别是大赛后 ,运动员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不良心理状态 ,严重影响了运动员本身的心理健康 ,影响了平时水平的发挥 ,影响了整个比赛的成绩 ,所以如何调整运动员的赛后心理状态十分重要。1 赛后运动员所表现的几种心理状态①赛后成绩的干扰心理状态。大多数资料表明 ,比赛成绩对运动员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刺激 ,而且在大脑皮层痕迹作用长达 1~ 3个月。心理实践资料还表明比赛失常和意外获胜对选手影响高达 4 5 %,因为优胜者常常陶醉于喜悦之中 ,而失败者往往陷于沮丧苦闷的境地。②不正常的攻击…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优秀运动员赛后心理调整的必要性,并对其赛后心理特征作了分析,指出了心理调整方案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处理好赛后的心理调整和外部环境干扰之间的关系,采用多种措施消除赛后的紧张心理等。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70年代以来,社会心理学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在各个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大部分内容也能运用在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中,成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什么叫归因理论(亦称归属理论)呢?一般的解释是:一个人对他人或自己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比赛以及最终的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赛前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有效强化放松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使运动员状态恢复到稳定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受环境、裁判、比赛的规模等客观与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应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强化放松的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等关键环节,采用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封闭训练、自信心强化训练、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法,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与情绪波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赛前心理准备是轮滑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对轮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比赛前的心理特点提出注意力转移法、自我暗示法、调整呼吸法、表象重现法和模拟法等训练方法,为轮滑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竞赛期间受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活动强度、各种神中枢之间的相互协调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各种赛前心理状态,会使人体机能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或降低,从而影响运动成绩。本文利用试卷问答法、人体糖酵解供系统的代谢产物(血乳酸)的测定,分析赛前心理状态与赛后血乳酸值的对应关系,并讨论了赛前心理状态影响比赛成绩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耿丽  刘翠佳 《冰雪运动》2011,33(3):8-10
比赛中短道速滑的起跑,对于整个比赛的过程和最终取得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动员起跑时不良起跑心理状态表现为训练和比赛动机障碍、过度紧张性情绪障碍、焦虑性情绪障碍、抑制障碍,提出采取消除紧张情绪、消除焦虑和畏惧情绪、生物反馈法、集中注意力、念动训练法等方法与手段调整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杜凯 《冰雪运动》2012,(3):17-20
赛前心理准备被看作是高水平运动员成功的必备能力,能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调查表明34%的短道速滑运动员认为在赛前会出现睡眠不良的状况,13%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感觉食欲状况不佳,不能达到最好的生理状态;过分看重比赛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占到了53%,受完成指标影响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占到了51%,44%的短道速滑运动员出现对场地环境可能出现干扰的信心不足;个性特点、过分的看重比赛结果和缺乏自信是影响赛前状态的主要因素。针对赛前不良的心理状态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训练、自我暗示、自我调整等措施积极调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由于青少年运动员处于生理发育期,受运动年限、阅历等影响,赛前尤其是大赛前心理状态与平时有很大区别,一些微小因素就会引起情绪极大波动。对青少年运动员赛前不适心理状态的了解,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提高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改变不适状态,提高竞争性,因此赛前的心理调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排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及其调整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 今社会在迅速发展 ,随着科学的进步 ,体育运动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竞技体育中 ,非技术性因素对比赛的影响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已被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所认可。我们通过对排球比赛前后及比赛中运动员不良心理状态的分析 ,探讨如何训练和解决不良的心理状态 ,从而使运动成绩得到进一步提高。1 赛前的不良心理状态随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表现也越来越明显。国际比赛的调查分析情况可以看出 ,在比赛中发挥不好的运动员 ,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而导致失败的占 70 %以上 ,因技战术准备不…  相似文献   

11.
1.摔跤比赛临场不良心理应激状态调查 通过对双鸭山市体校调查表明:对于双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这些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无论在比赛还是在训练中都有一些欠缺。从情绪紧张来分析,造成情绪紧张的原因是因为担心比赛失利和把比赛看得很重所引起的。而造成失眠的原因是自我专项把握性不强和对于比赛的信心缺乏。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失眠和烦躁、易怒、烦闷、尿急造成的。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2.
李欣  米博 《冰雪运动》2004,(1):38-39,45
赛前心理准备被看做是高水平运动员成功的必备能力.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和心理稳定性,消除可能存在的心理障碍,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在速滑运动技术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心理上的充分准备,才能促使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积极的备战状态,更好的发挥人脑对自身运动技术的积极控制与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赛后心理恢复对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对推进冰雪运动员竞赛和训练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认为冰雪运动员赛后心理具有动作技能动力定型负向变化、竞赛动机水平变化、自信心正负变化、情绪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提出积极采用运动员动作认知结构的恢复、增强运动员自信心、修复运动员比赛动机、调整运动员紧张情绪等手段及时进行赛后心理恢复,以促进运动员心理优势的完善和形成,为冰雪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心理调整训练在运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开展,然而对它所给予机体的影响研究得还很不够。数年来,我们研究了心理调整训练在运动员的各种肌肉活动后对植物性功能和神经肌肉变化的影响。举重:在第一种类型调查中,我们根据多种肌力测定、肌电描记和肌紧张测定  相似文献   

15.
奚海 《中华武术》2003,(7):27-28
一、比赛中应具各的 心理条件 (一)具有保证运动员充分发挥身体、技术和战术能力的心理因素。 (二)头脑清醒和准确判断比赛情况的能力。 (三)高度适应环境和抗干扰的能力。 (四)善于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五)顽强的意志和毅力,竞争力强、自信心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最近几年随队参加的青少年篮球比赛,从中发现运动员的赛后体力恢复对于运动员来说,尤其是青少年至关重要。下面就有关运动员赛后恢复谈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速滑运动员竞赛期心理状态及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速滑运动员竞赛期应激、反应比赛动机、情绪变化和注意能力等心理因素的认识,以及主要调整方法的归类和简要分析,试图为教练员在竞赛期对运动员的心理调整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心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应形式。心理状态是环境、人的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田径是一种在中小学普及广泛,竞争非常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除了要求运动员具备健康的身体,完善的技术,良好的身体素质外,对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出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多年的散打训练实践和散打应战中的观察 ,以及与教练、运动员的访问分析 ,根据运动心理学原理 ,对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的训练 ,以及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要求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赛后的饮食直接影响机体疲劳的消除,剧烈比赛后,尤其是长距离耐力项目比赛后,运动员体力消耗大并有饥饿感,所以需及时予以补充营养物质。比赛结束即刻应补充含糖饮料、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如桔子、苹果等。及时补充糖分可促进肝脏糖元贮备,对预防脂肪肝有较好作用,同时可加速疲劳的消除。赛后2~3天,仍应以热量高的食物(糖类)为主,辅以维生素B、C及微量元素,以补充比赛时的消耗。赛后最初几餐应尽量供给半流质的食物,这样有助于运动员的消化和吸收,对恢复体力是有好处的。运动员赛后如何补充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