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查明学生逆反心理的缘由,并从教学载体、受教育者特性、教育主体等方面加以分析,制订相应的疏导策略,使思想政治教学回归正源,增强立德树人实效。  相似文献   

3.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人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本文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探索儿童情绪疏导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学生逆反心理活动的成因及疏导策略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于情绪疏导教育与机制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不断进步。情绪问题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情绪疏导机制的建立要依靠更加丰富的方式,以引导、防患为主,多角度地解决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中学生经常出现厌学的现象,这不利于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探讨了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的形成以及疏导,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军杰 《学苑教育》2012,(17):10-1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了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还出现了人格方面的障碍,它需要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有效疏导,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下面就中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疏导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9.
10.
背景:2008年、2009年教育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结果显示:甘肃省民乐县中小学各科成绩位居全国50个被监测县区的前茅,且显示出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学科之间、学生之间成绩均衡。但是,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中西部中学生的抑郁倾向较高。教育部领导要求作为课题开展研究,寻找有效的途径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本课题被列为为甘肃省"十一五"课题。  相似文献   

11.
12.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中指出,青少年会面临自我同一性危机。中学生就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交杂的时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挑战,处理得好,能顺利完成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形成和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农村中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四个阶段,并提出解决学生厌学心理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及实际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丁超  郭荣梅 《教育探索》2000,(11):67-68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能力、气质和性格是在每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在心理学上叫做个性心理特征。目前,学校德育工作举步维艰,中学生不良心理特征比较突出,诸如低能懦弱、依赖性强,孤僻自傲、自私自利,逞强好斗、固执己见等。我们根据调查及实践,探索了其成因和一些疏导方法。  一、社会呼唤正确的家教  家庭教育的误区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看到错误的家教犹如病毒,正在严重地感染着中学生。现代家庭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水平却相对下降。许多家庭中,父母视孩子如掌上明…  相似文献   

15.
16.
情绪状态对个人的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大学生为对象,针对体育活动对个人情绪的作用,认为应在实践中认识和掌握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一些基本规律,培养和促进积极正面的情绪。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够减缓抑郁和焦虑的状态,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杨俊岭 《文教资料》2014,(19):106-107
本文采用访谈法,研究了45名教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认识及疏导,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一定的认识,能较科学地理解中学生逆反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疏导方法,但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疏导仍停留在感性层面,理性认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改革的学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预示着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实践表明: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整体素质是难以形成和发展的。为此,我曾在中学生中作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焦虑”是阻碍中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发展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20.
傅若宇 《考试周刊》2012,(63):158-158
本文通过阐述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和表现,提出采取优化社会大环境、改革教育方式方法、介入心理干预和多方位加强监管等疏导对策,帮助大学生摆脱厌学困扰,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