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的足音     
正一位诗人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把人的耳朵提回来,挂在这个世界的左右,在一年开始与结束之间。一只小鸟站在依然光秃的树枝上,用嘴擦洗羽毛,爪子下面已经感觉到待发嫩芽的膨胀,听见枝条内部有哗哗的流淌声,一种来自自由体与灵魂的声音,朝着四面八方传递。此时,休眠的枝丫摇臂欢吟,被一种欲望耸动得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足音     
达亮 《课外生活》2009,(3):14-15
你听到春的脚步了吗? 一只小乌站在依然光秃的树枝上,用嘴擦洗羽毛,爪子下面已经感觉到待发嫩芽的膨胀,听见枝条内部有哗哗的流淌声,一种来自自由体与灵魂的声音,朝着四面八方传递。此时,休眠的枝丫摇臂欢吟,被一种欲望耸动得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3.
卢卫平 《教学随笔》2008,(11):20-21
每一棵树都在奔跑。树叶在风雨里奔跑,枝丫在天空中奔跑,树根在大地深处奔跑。一个诗人能听见树奔跑的声音,在这声音里,有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动。一只老花猫在追一只小老鼠,追  相似文献   

4.
【小引】什么是快乐?词典的解释是感到幸福或满意。这是理论的界定,太抽象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快乐是具体可感的。快乐,是打开心灵枷锁的一句问候;快乐,是融化友情坚冰的一个微笑。如果你是鱼儿,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  相似文献   

5.
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相似文献   

6.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思想的成熟,我们早已经不能满足于那种完全被动地接受观念,或是按照别人规划的所谓正途行走的成长方式了。那些词藻华丽、格调忧郁并且不沾人间烟火恍如隔世的清纯文字,慢慢地也觉得有些矫情了。我们学会了脚踏实地,直面人生。没错,那些飘忽的情绪,哪怕色彩再绚丽也是无法让人依靠的。在成长阶段的我们,需要更加有力的文字和思想,来支撑我们的信念,帮助我们思考,让我们以更成熟的姿态直面人生。  相似文献   

7.
1玻璃深处,晃动着初冬的田野。黄昏,火车轰隆轰隆,时近时远的声音回荡。玻璃中的土地收敛光线,大地的轮廓渐次幽暗,一片枯索,像人的意念在显现。  相似文献   

8.
李启寿 《学周刊C版》2011,(10):203-204
生命伟大而神奇,丰富而奇妙.朴素而美丽。当我们真正追究生命这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冰心的文章《谈生命》。“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树……”读着优美的文章.使人情不自禁地感受到一股生命的春潮在澎湃.那春水穿越的悬崖峭壁.那平沙里掩映的斜阳芳草.还有夹岸红艳的桃花,一切生命的迹象都在我们的眼前缭绕。  相似文献   

9.
<正>盛夏,窗外,一派生机勃发。临窗那棵老楔树,粗壮的枝干伸向我的窗口,簇簇浓绿坦然呈现。浓密的树叶丛中飞出好多只轻捷的小雀儿,清脆的鸟鸣打破了窗外的静谧。在被鸟儿撞动的枝丫间,我惊喜地发现了老楔树历经梅雨后新爆的嫩芽,小小的嫩芽如一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黄金     
一位农夫去深山老林里寻找传说中的金鸟,可金鸟没找到,却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鸟。小鸟长得很难看,全身灰不溜秋,可出于同情,农夫把小鸟带回了家,为它疗伤。在农夫的精心照顾下,小鸟的伤势慢慢好起来,它那灰  相似文献   

11.
《妻妾成群》:欲望和生命的悲情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妻妾成群》中男人与女人对应式的人物命运和"井"的隐喻式存在状态,无一例外地呈现着人的生存本身与欲望的关系,说明人物的失败是无可回避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小学时代》2008,(10):8-9
古代就有机器人虽然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  相似文献   

13.
正多多和壮壮还来不及看清楚那些噼里啪啦的主人,它们就已经来到了眼前。这是一群全身长满羽毛的小家伙,身材仅有暴龙的六分之一,它们个个怒目圆睁、张牙舞爪,把暴龙团团围住。吼—暴龙发出威胁的声音,好像在对那群小恐龙说:这是我的领地,你们不许过来!但那群小恐龙丝毫没有被暴龙的强大势力吓倒,它们毫不畏缩,依然慢慢地低吼着向前走去。喂,多多!壮壮用胳膊肘顶着多多问:这  相似文献   

14.
上完课以后,我才发现《后赤壁赋》可以上成这样。我把它变成了一个引子,一个对快乐进行较为深入思考的引子。我问我的学生,作者在第一段里流露出来的心情如何。他们脱口而出:"快乐!"的确是快乐,因为有这么一句:"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一个"乐"字就是整个这段美文的眼睛,它眨巴眨巴着快乐的气息。我又问学生,快乐源自什么?这一  相似文献   

15.
在寒风凌厉的隆冬里,我静悄悄地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离开爱我和我爱的人们,踏上经济和教育的繁荣绿洲——深圳。初来乍到,我小心翼翼,用心聆听着身边的一切来自天籁和市井的声音。用回忆和思念过滤这大都市的喧嚣和浮躁,静静地独处着、思考着……总喜欢站在教室窗前沐浴着凉丝丝的清风,虽然有几分冷意,但总是和着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笑容,所以从心底里袭过一缕缕暖意,静静地聆听,几十个生命花开的声音总是如此美妙,犹如悠扬的长笛轻轻掠过浩渺的长空,那么空灵而悠远,那么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6.
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诱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他们从"不敢问"到"勇于问",并通过引导,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做到既"勇于"更"善于"质疑问难,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仅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还要引导学生明白,一篇课文或一段、一句话要质疑什么.从小学语文来看,一般质疑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同时,更要指导学生,把握时机积极质疑探究.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吟唱     
不是所有的树都要成材,不是所有的路都有岔口. 风轻轻一吹,就把我从一个路口吹到了另一个路口. 一棵上了年纪的树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一样,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没有什么色彩了,那些喧闹与纷繁已经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他们眼里只剩下一些天空的颜色.  相似文献   

18.
19.
生命的眼睛     
透过眼睛这一心灵的窗户,你可以窥到一个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0.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脍炙人口,他还有另一首《天问》诗(原诗附后),完全可以与《乡愁》媲美,现与读者一同赏读。这首诗借用了屈原《天问》的诗题,是抒写人生哲理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