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文学理论新编》是近年来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中较好的一部 ,经修订更趋完善。本文试对之进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教程》具有研究视角、学观念、理论指向、学术视野等四个方面的“换代”特征,但是,由于受到特殊意识形态语境的影响,它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教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该教材发行量大,使用的学校多.但该教材存在内容交叉重复过多、举例不够精当、论述不够严密等问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对这些问题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在上世纪90年代的文学理论界,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是影响力最大的著作,在师范类院校的中文系被广泛使用。该书吸收了解放后文艺理论教材编写的经验,融合中西文论的研究成果,体系庞大,博采众长,体现了面向新世纪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的新特点。对于该书中文学活动的性质和文学活动过程组成因素的编写问题,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文学理论教程》给文学活动进行性质定位时,是把文学活动放到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范围中考察的,文学活动是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但从文学活动的详细过程来看的话,文学活动中有不占少数的一部分过程属于物质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另外,在对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等因素进行阐述时,《文学理论教程》也有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作为国家精品教材,享誉很高,但问题颇多.采取定点法,即在其全部五编中各选一节,仅就该节的问题就教于主编及相关同仁,也可于一斑而窥全豹.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教程》以作品、作家、世界、读等学活动的四要素作为全书的建构原则和编写体例,取得了学观念、研究视角、理论指向、学术视野等四个方面的突破,被誉为“换代”教材。但是,由于学四要素是一种共时性结构,四要素编写体例必然会偏重学活动过程的完整阐述,而失缺学理论作为艺学体系中基础性的分支的自觉而明确的方法论意识,消弱学理论指导学批评和学史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我在复旦大学受命进行《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所以对于新的教材,颇为关心。最近读了由叶凤源、张艺声、李燃青同志编写的《文学理论教程》,觉得它颇有特色,有些关系处理得也较好,我想结合我自己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一、体系和构架问题。我国解放后的文学理论教材体系,受苏联教科书影响较深。五十年代初,流行的是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和季摩菲耶  相似文献   

8.
文学理论历来是中文系的重头课,同时也是学生、教师共同面对的拦路虎.难在二点:其一是它联系了文学与理论——文学史,文学作品评析一直贯穿大学生整个四年学习过程,而对文学史,作家作品的分析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其二它开设在一年级,学生经由紧张的高考刚进入大学校门,对文学史,作家作品知之甚少,写作训练也极少,加上众所周知的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一些知识点,写作模仿所谓的"范文",实际文学素养很差,更谈不上什么课外阅读.  相似文献   

9.
简评《工程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晶余美茵黄毅清华大学范钦珊教授主编的《工程力学教程》是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的第一个成果,也是国家教委审批的全国重点教材。该书是编著者们10多年来从事工程力学课程...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教程》(以下简称《教程》)第三册(College Enghish Book 3)(杨立民徐光容编著,1985年7月第一版)和第四册(杨立民徐光容等编著,1986年1月第一版)是《教程》(College English)第一册(胡文仲等编著,1983年8月第一版)和第二册(胡文仲等编著,1983年9月第一版)的续篇,是专供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用的精读教材或叫综合英语教材.近年来许多外语院系相继使用了这套书.本书编写的长短之处是较明显的,就使用中的感受,谈谈对该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士坦茨学派创建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姚斯和伊瑟尔作为其主要理论代表,都将视野从作者——文本转向了读者——文本,认为文学文本是作家创作的一系列符号的堆积,即"第一文本",只有经过读者阅读的文本才显现为文学作品,也即"第二文本"。当然,文学作品是读者与文本交互对话中产生的。在此理论视阈下,以读者为中心对文学作品与文学文本的解释,具有里程碑式的方法论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接受理论的两位主要创始人伊瑟尔和姚斯的意义未定性理论和期待视野理论入手,探讨了翻译领域出现的复译现象,认为复译现象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复译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了<文学理论教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德格尔以独具感性与诗意的思考力,对西方思想史与诗学史上重要的概念重新作了描述和解释,刷新了人们对文艺的看法,在新的维度上更接近诗学的本质。海德格尔阐发了文艺作品的真理本性,重新展开“诗歌与哲学的古老争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某高校英语专业二年级泛读课程的名著阅读活动中引入同伴互评方法,结果发现:同伴在语言形式方面的批阅多于内容方面的批阅;同伴互评的正确率较高,而且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同伴互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和撰写文章的认真程度。与教师评阅相比,同伴批阅没有明显的劣势。学生通过互评深化了对名著的理解,拓宽了思路;相互启发和督促,提高了写作水平,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而且为未来的职业训练作了一定的铺垫。  相似文献   

16.
学情态是学作品所蕴涵的情感运动形态,能表现或暗示情感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因而颇具人本主义思想,也颇具研究价值。还因它对人影响很大,故我们理当正确把握它。  相似文献   

17.
近百年来,中国文论界一直都在探讨种种文论危机的问题,各种学说也层出不穷。就新世纪近十年来中国文论的研究近况作简要梳理,并加以评述,指出中国文论的问题和由来、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文论现代化、多元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学性与文学本体存在曾是20世纪80年代文艺批评界重要的话语诉求,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也一度被奉为这方面的经典。本文立足于对文本核心问题的解读,但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知识性层面的阐释,而是将韦氏研究文学本体存在的方法与观点置于当前就文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问题而展开争论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洞悉其积极的意义与局限。从而深化了对文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探究文学作品名的命名形式和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社会符号学的翻译标准.探讨文学作品名翻译的标准,即译者在理解篇章的基础上,译名既要给译文读者传达原名所含信息,又要尽可能地再现原文作者的立题意图及其对读者所产生的效果。文章对文学作品名翻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困难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后提出文学作品名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