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南贡院,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河南贡院,河南科举考试的场所,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修复,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地,在中国的科举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与隋唐五代的图书出版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编辑出版史上,影响图书出版事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有一些因素至关重要.隋唐五代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成为这一时期图书出版事业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因.科举文化对于隋唐五代的图书类型、图书复制技术、图书贸易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这一时期极富特色的图书出版景观.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逐级选拔人才的基本制度。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促成了中国在古代的先进,亦造成中国在近代的落后。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统一高考制度、各种认证考试等现代考试就是在借鉴、吸收科举考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必须在继承和创新中实现着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在经济改革时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领导并创办的报纸.向读者展示了康有为的办报思想和对中国报业做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辛亥以后的袁世凯与康有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腾 《历史档案》2003,2(3):107-111
袁世凯与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重要人物,清末尤其是维新变法时期两人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戴逸的《戊戌年袁世凯告密真相及袁和维新派的关系》、张华腾的《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杨天石的《康有为的联满倒袁计划》等文章中均有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史学界对其一生总的评价是先扬后抑.对他领导维新变法盛赞有加,对其晚年则毁多于誉,认为是"灰色"的,落在了时代的后面.笔者拟置康有为于五四运动爱国思潮的风雷激荡中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温化 《兰台内外》2007,(6):55-56
徐悲鸿穷途遇大师徐悲鸿17岁时就成为宜兴知名的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教授美术。19岁时,父亲病逝,徐悲鸿含着深沉的哀痛埋葬了父亲后,决定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郑保卫  叶俊 《传媒》2021,(16):90-93
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政策适应国内外形势深刻变革和新闻宣传工作全面改革的需要不断改革、完善和发展,积累出许多经验.本文对这一时期党的新闻政策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其时代背景,探寻其主要内容,总结出其坚持解放思想、坚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顺应全球化趋势和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1.
蔡惠尧 《历史档案》2000,(2):99-106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受命于危难之际,于1899年7月20日联合一批加拿大华侨创立保皇会,“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①为旨趣。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保皇会发动上书请愿、军事勤王、募集捐款等活动,并许以“出力捐款之人,奏请照军功例破格优奖”的承诺,申明“凡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②。广大华侨身居异邦,心系祖国,积极支持保皇会。保皇会收到的海外捐款数目相当可观,康有为等用部分资金投资实业,经商赢利,以期获取更充裕的经费开展保皇活动。但是,事与愿违,投资实业大都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2.
康有为和梁启超于1898年戊戌政变后被迫亡命日本,期望得到日本支持,希图对维新大局有所挽回.此前康梁变法虽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表达了他们对日本式君主立宪制的向往和对明治政治改革的欣赏,但那时康梁并未与日本直接接触.康梁此次亡命日本,日本政府和关心康梁的各界人士,对于不速之客基于不同的目的,表现出既欢迎又抱以戒心的复杂的心态.清政府则一再要求日本政府将康梁逐出日本,以免后患.由此,引发了关于康梁去留的中日交涉.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科目,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在13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术、文化以及社会风气等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旧世局,开始了以文章致身的新格局,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世情世风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统治者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各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乃至唯一阶梯。由于科举制度一开始就把考试与功名利禄捆在一起,一个人只要通过各级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就可借助官位谋私发财,终身享受富贵荣华。因此,科举考试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和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相伴随。特别是明清时期,科场考试中的舞弊之风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5.
16.
科举制度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统治需要而实行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项伟大发明和创造,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中国乃至东亚、欧洲的政治生活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据档案文献记载,科举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历经1300多年,其间先后产生了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秀才就不计其数了.  相似文献   

17.
首先提出科举制对我国古代图书出版的内容和种类的指导和制约作用,接着说明了科举制影响了我国古代刻书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图书发行和流通,最后论述了科举制对我国古代图书事业的潜在影响,科举制间接促进了藏书以及藏书机构的发展,对古代图书的管理、整理、编目等工作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嘉定博物馆的《科举文物陈列)专题展览,在嘉定孔庙明伦堂300平方米的展厅里,演绎着中国封建科举制度1300年漫长的历史。它以其特有的神秘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外许许多多的参观者。(一)一个好的主题《科举文物陈列》经历了一个展品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全,研究由浅到深,规模由小到大的艰辛过程。1982年,嘉定博物馆的《嘉定历史文物》基本陈列中的“寺院与庙学”部分,展示了江南乡试题目,考场挟带等5件有关科举考试方面的文物。观众对这仅占两只展柜的五件文物情有独钟,常常在此驻足,或仔细观察美其名曰“文物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