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政治认同构建,其政治民主化的价值取向,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来源是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政治原则,立国之本的政治功能,充分表明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认同基础,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人民民主专政作了论述: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三、人民民主专政是从政治国家到非政治国家的过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实现民族认同、政党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人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性是党的宗旨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规定与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实践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性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三个维度论证。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想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还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让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得到彰显。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和价值前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认同教育从发展道路、科学理论、政治制度、党的领导四个维度来帮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党的领导自信,从而能够实现有效转换与衔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历史比较的方法,从人民民主专政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新时期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方面,具体论证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毛泽东创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大一统"思想、"内圣外王"思想、中庸和谐思想和良政善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精髓经过了历史的洗礼绵延至今、经久不衰,给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构建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应当继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政治自信、价值自信和理想自信,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长,用中国梦引领青年逐梦。  相似文献   

8.
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和理论自信,是高校的重要政治责任。当前,大多数学生从总体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明前途,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犹疑与困惑。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既有积极因素的促进也有消极因素的冲击。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必须努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还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努力建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校园文化,要全面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历史新教材中渗透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发挥历史课程资政鉴今功能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为例,试着从“四个自信”的角度引领同学们梳理党治国理政的创新作为,感悟党领导人民的追梦历程,感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历史意趣,以期为同学们学好中国现代史提供一点思维启迪。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的实现途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自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三个自信"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占领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推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支撑大学生党建工作、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指导社会实践开展,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和主干,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途径,坚持和推进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维护党执政权威性的理论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信等在线交流方式的出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和宣传平台,高校应以此为契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积极利用微信平台提高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认同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云涛 《华章》2008,(7):157-15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我国的现实基础之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完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理论自信来源于对理论发展历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高校是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是学习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渠道,探索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规律,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批判性和实践性,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坚定理论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使命与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制度理论创新成果,内涵覆盖全域、落实纲维有序的显著优势是其基础。从现实维度看,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在领导制度、发展理念、运行机制上的比较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的关键。从价值维度看,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国际贡献上的制度优势效能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的核心。从不同维度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认同的内在逻辑,对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全社会政治信仰,让人民群众对我国制度高度认可与信任,达到更深层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制度认同是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强化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可以为制度认同提供内属驱动力,以文化构筑的制度认同更具稳定性。文化与制度是互为表里关系,制度是文化的体现,文化涵养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文化根基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人民至上的文化价值核心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关系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产生、延续和巩固,其内容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教育。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要确立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目标与原则,要推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内容深化与结构优化,要拓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渠道与途径,要创新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载体和平台,要优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处在转型性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具有特殊的意义。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根本"坐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增进政治认同方面具有多重意义:它既是一种制度与体制层面的认同,又是一种政党与国家层面的认同,同时也是一种理想与目标层面的认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政治价值和政治理想重构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可以多层面多角度地产生凝聚成员共识、校正价值取向的政治社会效应,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富有梦想、年轻有为的一个群体,是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塑造当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扬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人民当家作主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如何通过书本理论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并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大学生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当前高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