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起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生态批评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造成的种种后果的一个反思和匡正。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作为这场环境浪潮中最值得关注的生态主义作家之一,美国环境保护运动的一个中心人物,被誉为深层生态学家的桂冠诗人。通过生态批评视角来研究斯奈德诗歌,重点从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维度研究了斯奈德诗歌对生态中心主义的去中心解构。斯奈德诗歌通过消解人类主体性来解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从而解构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潜存危机;而斯奈德诗歌对人类主体性的去中心解构则最终使得生态中心主义的隐形霸权得以消解。斯奈德诗歌的解构性生态批评视角展现了美国后现代诗歌的解构魅力。  相似文献   

2.
宋杰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6):35-37,52
后现代主义从人类中心主义对工具理性的滥用、对主体地位的片面凸显出发,分析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各种危机的根源,指出只有转变传统的机械的主客对立思维方式才能实现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哲学关注与讨论。其中,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类别,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生态中心主义虽然承认自然中其他生命的价值,但是人们无法理解人以外的生命的价值。因此,人们只能从人类的立场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兼具人文精神,不断改进与发展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中心主义"没有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存在对自然物固有价值的错误认识和对自然规律的违背。要正确处理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生态型的生产方式,并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在社会不断进步过程中终将被绿色发展理念吸收部分精华之后所批判。生态中心主义无疑使人类正确认识到了人类自身及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其所强调的生态系统或生物体本身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过高,甚至偏激地认为为了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平衡,去牺牲人类的某些价值和利益来保证,这一理念也必将退出历史舞台。绿色发展观正是基于两种中心主义的基础之上,吸取精华并去其糟粕,充分将绿色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部分,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主导,逐渐成为中国绿色发展观的最基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人类中心主义一方面破坏了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严重摧残了人类美好的天性,导致人性异化。安德森借助《虔诚》一文,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美好天性的严重摧残,提出只有消除人类中心主义、恢复生态平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把人类中心主义视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由此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神态伦理观,而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正确的,而且是有害的;事实上,立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并不是要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对自然无限制掠夺,而是在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不是一般的其他自然存在物,人类不应放弃为自身谋福利的权利而成为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的主体,我们应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美国生态诗人斯奈德诗歌中包含有大量生态隐喻:植物,动物和地貌隐喻。这些隐喻的并置与相互交织.反映了人类与植物的链接.与动物的平等以及与自然地貌的共存。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这些隐喻所透视出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平等与联系。探索诗人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坚持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9.
王甲林 《红领巾》2004,(4):38-39
人类中心主义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生态中心尊严和权利,割裂了人与环境的共存和谐关系,其结果严重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生态平等的思想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但是,生态中心论者认为自然与人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否认人的主体性,把这种理论付诸实践,同样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理念,是我们今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诗歌中体现着生态伦理思想,从诗歌发展史来看,古代诗歌、浪漫派诗歌和现代派诗歌有着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念,其中现代派诗歌的观念蕴含了今天生态中心主义的许多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1.
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在理论上必须重新思考过去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和立场,坚持理性人类中心主义,实现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尤其是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在实践中,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理性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经济结构调整、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实现生态化革命。  相似文献   

12.
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通过描写女人向男权社会的抗争及失败后导致的家庭解体,来解构男性中心主义;通过叙说大自然对人类更无情的"报复"来解构人类中心主义.在完成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双重解构的同时,莱辛还以其远见卓识,揭露和批判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长期存在的"中心与边缘"的不正常关系,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生态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以进化论与现代生态学为学理基础的生态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在价值取向上的首要特质是生态整体主义。大地伦理学、自然价值论与深层生态学被喻为生态中心主义伦理学的三驾马车。在生态危机纳入全球视野的国际背景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内环境下,梳理与阐释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诉求旨在为探寻人与自然之和谐关系提供可能的学理思维借鉴与实践操作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一切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为整个人类整存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强调人的利益时走向了绝对化的极端,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了人的利益的整体性、共同性和社会性;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又突出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的利益作为环境伦理的中心,又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成为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杨华 《海外英语》2012,(8):203-204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之一,生态女性主义从中获得了消除男权统治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文化霸权,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在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及传统二元对立模式,消解语言中心主义,否认元叙事,强调差异与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自然观。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进入国内并造成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它本身的局限性,使得我们不能全部接受这种思想。因此,重新发掘辩证自然观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受到国内外理论界的密切关注,“解构”一词已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基本术语。但是对于解构理论性质的认识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解构理论与东方犹太思想有深刻联系,对现代社会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8.
詹姆逊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他科学地解构了后现代主义,把后现代主义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的逻辑,指出后现代主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详细地阐述了其文化特色:大众化、工业化和零散化、平面感、无历史纵深度。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教育的解构和重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教育上,后现代主义以其一贯的反传统姿态,对现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育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对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弊端,解决伴随现代化带来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加里·斯奈德的作品充满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反映自然与人关系的生态整体观。这一生态整体观为他的其它生态思想奠定了基础。斯奈德认为,自然与人应是紧密相联的,自然与人连同无数个"另者"应和谐地共存于一个"大网"中,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