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现行立法为背景 ,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对著作人身权的法律属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 ,著作人身权与作者是密不可分的。在委托创作法律关系中 ,委托人和受托人不能约定著作人身权归属委托人  相似文献   

2.
沈思 《大观周刊》2011,(30):221-221
民事权利及其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如何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民事权利体系,是民事权利体系化研究的重点.基于这个构思,本文构建的民事权利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即人身权、财产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相似文献   

3.
谭九生 《图书与情报》2007,(3):112-114,121
传统观点认为作品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因此著作人身权不可转让,此观点与网络功能相冲突。文章在考察法哲学思潮演进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各国有关著作人身权转让的最新立法动向,应映网络时代的要求,主张著作人身权可转让。  相似文献   

4.
汪玮敏  洪来兵 《编辑之友》2012,(2):106-108,111
我国著作权出资制度面临多种权利冲突并存的问题,要化解著作权出资的困境,需要更新著作人身权理论,允许部分著作人身权转让,同时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国家鼓励对著作权交易进行登记,明确著作权转让登记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记者的权利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记者作为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切权利;另一部分是记者从事新闻工作所享有的权利.在这种权利结构中,前者是基本权利,后者为职业权利,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和前提的.人身权是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记者自然应当享有.如果记者不享有人身权利,则其职业权利将成为空中楼阁而无法实现.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的人身权利最容易、最经常地被人侵害,而且记者的人身权较之一般公民的人身权有其特殊性.因此,对记者的人身权进行探讨,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著作权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著作人身权与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联系而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从而依法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著作权法》规定的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它是作者个性通过创作的进一步体现.《著作权法》正是通过这4个方面对作者复杂精神世界进行规范,这其中发表权与财产权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关永红 《中国出版》2012,(23):39-41
署名权是著作人身权中一项重要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包括署名权在内的四种著作人身权,有效地保护了作者的精神权利。但署名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在法律中并未有完整明确的表述,对于署名权的权利性质与行使中的法律问题也存在着各种学说和争议。与此同时,实践中对署名权的滥用现象较普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争议和案例纠纷。为此,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以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8.
版权(Copyright),又称著作权,是作者基于创作作品而产生的一种民事权利。在我国版权保护和著译活动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图书编辑强化版权意识,目的在于知法、用法、守法,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权益,同时也避免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一般来说,图书编辑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版权问题:一、保护作者的人身权著作权包括人身权(精神权利)和财产权(经济权利)。其中,作者的人身权具体包括以下权利:一是发表权。它是指作者决定作品是否发表和如何发表的权利。例如,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表;是全…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方式,对个人信息权予以明确规定,完善我国民法关于人身权方面的法律规定,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方面的法律规定,并尽快制定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法律法规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之一,舆论监督在完善我国法律监督体系、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权力滥用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舆论监督的这种特殊作用,在行使监督权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发生暴力抗拒采访等危及记者人身安全的情况。针对当前新闻记者权益遭受侵害日益严重的现状,笔者就记者在舆论监督中人身权保护的刑事法律适用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环境下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四新 《图书馆》2002,(6):47-48,3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消费者的特点及其人身权、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姚伟 《新闻前哨》2004,(10):29-30
新闻舆论监督作为社会监督的一个重要途径,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普遍认为它是实现公民知情权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社会对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推崇,媒体的监督权与公民人身权的冲突也日益激烈。然而,我国社会主义舆论监督与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创新方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发展状况,提出了新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探索了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体系重新构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著作权人身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文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论述了著作权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体、构成要件以及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瑛 《新闻爱好者》2011,(3):104-106
新闻自由作为公民权利的重要形式,在行使公众知情权和社会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个别新闻媒体滥用新闻自由的行为也给公民和法人等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及其他相关民事权利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需要对新闻自由给予限制并对其侵权行为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地保护公民和法人的人身权利。  相似文献   

16.
编辑行使修改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著作权法》出台以前,编辑理所当然地行使对作品的修改权而无须作者的授权;作者也就无法主张其修改权。《著作权法》实施之后,可谓形势急转直下,法律将作品的修改权授予作者,将修改权规定为著作权人的人身权之一;同时又授予报刊社“对作品作文字性修  相似文献   

17.
试论档案保护技术学体系的重新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目前保护技术学在接纳和研究电子档案这一新形式档案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 ,提出应该对现有体系进行重新审视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体系构成等方面进行突破 ,架构起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技术学新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是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混淆这二者的关系会大大不利于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必须辨析它们的关系。而要想科学辨析这二者的关系,就必须在继承该领域研究的已有学术成果之上对这两个体系进行21世纪新时代背景下的重新构建与整合,进而推动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和图书馆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传媒视点     
网络侵权案件新司法解释让网络人身权更彰显
  10月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2014年10月10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教学实践,阐述了《计算机信息检索课》发展的新趋势: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新建构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