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莉容 《新闻爱好者》2011,(11):101-102
主观性及元语标记 说话者以不同的视角、情感、认识构筑信息并向受话者传递,话语都用不同的方式带上说话人的情感、角度,这就是主观性。沈家煊认为:“在话语中.含有说话人的‘自我’成分.说话人在表达命题的的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相似文献   

2.
袁莉容 《新闻爱好者》2011,(22):101-102
主观性及元语标记说话者以不同的视角、情感、认识构筑信息并向受话者传递,话语都用不同的方式带上说话人的情感、角度,这就是主观性。沈家煊认为:"在话语中,含有说话人的‘自我’成分,说话人在表达命题的的话语中留下自我印记,即说话人在说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对电视剧<双面胶>的对话的分析发现说话人待达信息的意识程度存在明显差别,而听话人在解读话语时意识程度也存在巨大差别,笔者抽象出七个有别于西方语言学,如格菜斯的会话合作原则和成尔森及斯伯博的关联原则所描述的说话双方惠识程度上的特征,旨在探讨说话双方在语言交际中意识程度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4.
海外媒体曾把傅莹和章启月称为“中国外交双女杰”,他们对傅莹的评价是——“温柔的刚毅”。温柔,是因为她说话宛如和风细雨般亲切;刚毅,是因为她在工作中所体现的钻劲和韧劲让人叹服,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她也亳不示弱。傅莹就是这么一个人,在需要她站出来为祖国说话时,是个铮铮“铁娘子”,回归本性做自己时,又是个充满柔情的性情女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新闻话语的交际意义进行了阐释。语用合作原则和关联原则对话语意义推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二者都暗示了交际者在意义推理中的理性行为,即话语意义的理解过程是符合逻辑规则的。话语意义的理解可以看做是在新闻语言交际语境中对交际者说话意向的还原。新闻话语意义的推理可以看做新闻交际者对信念协调性的自我辩护。基于此,作者提出如下假设:在正常新闻交际语境中,我们倾向于相信一个陈述,而不是拒绝它。即使这个陈述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证明一个陈述是错误的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我们只有在确定这个陈述是错误的时候才拒绝它。  相似文献   

6.
谁在说话     
《档案管理》2001,(5):1
说话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力。但若是没有听话人,或有听话人却不被接受,或接受人太少,说话的权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消失。人是群体动物,纯个人话语如同一只蜜蜂的嗡鸣,意义不大。只有代表群体主要利益的声音才会受到重视或响应。...  相似文献   

7.
秦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首席节目主持人。曾获全国第八届范长江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奖以及各类专业奖。她喜爱用声音来塑造形象。的确,听她说话是一种享受——抑扬顿挫、圆润悦耳;但看她说话也是一种享受——明眸皓齿,神采飞扬。一个语速快、热爱说话的人,有着丰富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王志 《今传媒》2005,(11X):13-15
后现代思想家福柯指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事物都不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当今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由大众媒介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与世界之间的话语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媒介话语关系,媒介话语成为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  相似文献   

9.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话语在人的建构和社会建构中起到深层的作用,因此,话语是文化和思想的具体方式和形态.”①社论是报刊编辑部声音最有力的表述和言说,《群众》周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理论刊物,反映了战争年代中国的主流“革命话语”.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05,(6X):24-24
同样的人生,可以细细品味,也可以尽情挥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不能追问的,追问的结果只能是越来越给自己强加痛苦,可作者偏偏就是要追问。她追问自己最冷酷的问题是:爱一个人能有多久?因为这追问,她更恐惧她对他的情感所凝铸成的思恋究竟能有多久——她期望他永远是她精神的全部,寄托的全部。  相似文献   

11.
钥匙     
赵锐 《出版参考》2004,(5):32-32
对于一位已经失去记忆的老人,年龄难道还有什么意义?夏天的一个傍晚,她唤住了我。她笑眯眯地向我招手,让人无法拒绝。蹲在她膝边,握住她的双手,我第一次与她说话。我说:“你好!”她似乎没有听见,只专注地盯着我的颈项,说:“钥匙。”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是新闻规律的最基本要求,是我们在新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客观报道,不允许任何的主观臆测或者假设推断,靠事实说话,不允许随意赋予新闻本身并不具有的意义而成为某种观点的诠释与注脚。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报道中,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主体都是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又是社会的人,缠绕在不同的关系当中。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工作最能展示一个人的才华,但也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平庸,这就是广播电视的主持人工作。因为主持人特别是广播的主持人天天要向听众说话,而听你说话的人可谓个个都是考官,都会通过你的话语对你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4.
李发斌 《新闻传播》2005,(10):62-62
有人说,电视是门遗憾艺术。常能听到同行们说这样的话:“新闻事件素材不错,被采访对象是一位有素养的人,访谈话语应该是很精彩的,但到了镜头前他们却好像变了一个人,灯光一打,摄像机一转动,表情也不自然了,说话也结巴了,甚至谈话答非所问了。”  相似文献   

15.
黄海 《现代传播》2001,(6):107-108
近几年,谈话节目在中国大陆可谓风起云涌,光中央台频道就“陈列”着《实话实说》、《对话》、《朋友》、《聊天》、《讲述》等纯谈话节目,全国几乎各省电视台、城市白都有数档谈话节目。我想兴起的原因有二:一是社会的急剧变革,竞争给每一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人们需要倾诉、聆听,通过语言的交流达到焦虑的释解;二是当下兴起的解构主义哲学,使任何试图对真理的阐释成为众多话语体系之一,很难有一种话语进入绝对中心。现实环境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极端开放性话语环境,多数观点是无绝对对,也无绝对错,因而说话者的说话空间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话语理论这一视角出发,考察新闻源对新闻话语的生成所产生的影响,认为在许多情况下,记者虽然是新闻话语的写作者,但他并非是话语的主体,他只不过是充当了编码者和代言者的角色,权威的新闻源才真正是新闻话语中说话的人。  相似文献   

17.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原则。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但是,从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等角度来看,在新闻报道中仅仅“用事实说话”还不够,还要善于用“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用事实说话”能写出真新闻,用心用“情”才可能写出好新闻,引起读者的共鸣,真正地打动读者。《许昌日报》关于新时代模范军嫂吴新芬的报道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吴新芬是一个从小向往军营、敬佩军人的普通女孩,1993年元旦她在安阳市第一职业中学读书时通过书信与西藏边防某部的王俊景相识,自此鸿雁传书,建立了纯洁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人曾说过,电视展现的就是说话的人头。这话虽说有点太绝对,但却也道出了说话对电视的重要性。一是电视离不开人说话,二是说话水平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电视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中说话的人当然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具有话语权,对电视节目的话语质量、效果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人当属主持人了。本文将从主持人中的对话入手,探讨让电视谈话更精彩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话语是语言学范畴的一个概念,指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的语言行为.按照西方语言学家的研究结果,话语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文本等存在密切联系而又有明显区别的概念.简言之,话语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介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寻求与他人沟通并企图影响他人的具体的言语行为,而言语仅指个人使用语言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经常强调的一个原则。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必须坚持“用事实说话”。然而,从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和吸引力的角度来看,仅仅做到“用事实说话”还不够,还应该注意用细节来“刻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用事实说话”才能写出真新闻;用细节“刻画”才可能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