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茉莉 《新疆教育》2012,(3):102-103
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音乐表现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里深刻的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幼儿自主性的创作,充分地表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新《纲要》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根据幼儿习得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呢?  相似文献   

2.
<正>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音乐表现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但是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表达表现自己的快乐,体验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未能形成良好对策。况且目前幼儿音乐活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音乐活动内容较单一,趣味性强、新颖的游戏较少,过分强  相似文献   

3.
李君 《幼儿教育》2000,(1):20-21
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自信往往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成为强者的重要条件之一。下面我想就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信心谈谈自己的体会。一、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幼儿生来就对音乐有特殊的情感。在优美的旋律中,在音乐带来的宽松的氛围中,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正是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使幼儿有可能大胆尝试,勇于表现,同时也为教师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提供了机会。如当幼儿大胆拍出第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小手歌》这节课中教师在"创编歌词"这一环节中为幼儿提供了发挥想像、自由表现的机会。在集体音乐活动中,一旦丧失审美性,那么其他方面的教育性也就很容易丧失,可以说音乐的审美享受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理想的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审美感动为基础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幼儿并不仅仅是在跟教师学唱歌曲,他们更是在游戏、在生活。音乐活动的审美目标是通过音乐活动激发幼儿的审美感动,从而培养幼儿爱生命、爱他人、爱自然的人文素养。幼儿园音乐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夏玲玲 《学子》2014,(11):80-80
幼儿园艺术教育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塑造幼儿心灵,拓展幼儿思维,发展他们智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绘本则是儿童艺术培养的重要媒介,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气质,极具视觉冲击的故事画面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赢得了幼儿和老师们的青睐。因而在音乐教育中创设相关的音乐情境,将音乐教育与绘本故事结合起来,运用绘本激发幼儿的情感开展音乐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魏晶晶 《教师》2013,(1):115-115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且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和创作。小班幼儿喜欢游戏与生动有趣的活动。并有强烈的自我实现与需要。幼儿的情感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情绪易激动,而音乐艺术是抒发并激励人的感情的艺术.优美动听的音乐很容易激起幼儿情感的涟漪。因此,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让音乐成为伴随孩子成长的“良师益友”,使音乐艺术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功能。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鹭 《考试周刊》2013,(99):191-191
幼儿园音乐活动挖掘和发展着孩子们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着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情感。在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讲讲议议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从而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近阶段.我们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活动内容,把音乐活动融入主题,使两者相互渗透,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8.
歌唱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也是幼儿最喜欢的音乐形式之一。“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幼儿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创造性的发展。”这是陈鹤琴先生在1927年就提出的观点。如何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是歌唱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两年来,我针对“如何在歌唱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此浅谈管见。  相似文献   

9.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之一,很小的婴儿就会自发地关注成人的歌声和各种乐音,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反应。虽然幼儿自发的音乐行为具有个体性、随意性、动作性、片断性和自娱性,但当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概率不断增加时,幼儿的音乐表现力也随之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引发与诱导研究,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环境,呵护和培植幼儿的表现欲,提高正规音乐教育的效果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这既为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又为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2.
热爱音乐是幼儿的天性之一,很小的婴儿就会自发地关注成人的歌声和各种乐音,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反应。虽然幼儿自发的音乐行为具有个体性、随意性、动作性、片断性和自娱性.但当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概率不断增加时,幼儿的音乐表现力也随之发展。在幼儿园开展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引发与诱导研究,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环境,呵护和培植幼儿的表现欲,提高正规音乐教育的效果等措施,有效促进了幼儿自发音乐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这既为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又为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音乐表现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然而,在平时音乐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存在一唱到底和一教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忽略了音乐带  相似文献   

14.
在音乐优美的旋律和宽松的氛围中,幼儿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借助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这份积极愉悦的心情,幼儿能大胆尝试,敢于挑战,同时也为幼儿之间的交往提供了机会。音乐游戏对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很有帮助,一个成功的音乐游戏的设计和教师的语言对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也是占重要地位的。  相似文献   

15.
幼儿音乐表现的培养是现代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越来越被幼儿教育工作者们为之重视。区域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幼儿音乐表现的良好时机。以苏州方言为基础进行提炼创作与传唱的苏州童谣极富童趣,为幼儿所喜爱。通过在区域活动中用各类苏州童谣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兴趣及能力,有意识地利用苏州童谣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音乐表现进行培养,将情境、情趣、情感三方面紧密结合,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在充分欣赏学习和表现苏州童谣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幼儿在音乐体验和表现的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梅 《考试周刊》2009,(39):227-227
音乐是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更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更要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他们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正>音乐,在幼儿园几乎贯穿每个活动,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天性喜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愉悦心情,在敲敲打打中发展个性,在拍拍奏奏中提高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音乐的核心是"感受"和"表现",旨在引导我们在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着重关  相似文献   

18.
幼儿是天生的戏剧表演艺术家,只要有音乐的地方就有舞台,他们就能进行创意戏剧的表现。以大班幼儿创意戏剧《小兔的Party》为例,教师应选择与运用幼儿容易辨别音乐形象的音乐、幼儿乐意参与音乐表现的音乐以及幼儿已学习感知的音乐,激发幼儿在大胆自主表现中获得表演的快乐及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创造性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为学生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音乐老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音乐教口币要充分重视和渲染作品中的“情”与“美”,促使学生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从而使音乐教育真正起到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的艺术教育是启发他们用各种艺术的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感受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为目标。情景教学是教师在指导幼儿在音乐活动时所用到的教学形式之一。它以情景贯穿,让幼儿感受音乐的意境,感受音乐的美。从情景教学的定义、对音乐活动的作用及在教学实践中多形式的教学策略入手,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