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小娟 《传媒》2018,(12):60-61
电视公益广告是以提高公众社会生活福利待遇或倡导健康文明社会风尚为目的,以电视为投放媒介而制作的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具有社会效益、现实主题和号召性的电视广告.央视春晚插播的公益广告,以团圆过年为主题进行叙事,讲述了中国千万家庭的暖心故事,体现了社会大众对年俗文化的认同,已经成为春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央视春晚电视公益广告《家国兴旺》《中国印·中国节》《家香·家乡》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喜气洋洋、温暖祥和的年俗氛围,为传承中华民族年俗文化、团结各族人民群众、营造欢乐和谐的社会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海南档案》2006,(3):41-42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的七夕节。今年是闰七月.于是便有了两个“七夕”——7月31日和8月30日。今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了首批国家的非物质化遗产名录。其中把七夕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5大节日并列,作为我国重要民俗予以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便捷。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之中。近年来,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在中国日趋流行,得到相当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而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则备受冷落,节日仪式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传承缺失,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运用传播仪式观来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传播仪式观的阐释入手,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共同的核心理念,然后通过介绍俄罗斯圣彼得堡红帆节这一案例,分析其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特点,探讨俄罗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经验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传统年画承载着数代的手工技艺、劳动智慧,其中蕴含了积淀千百年的民间俗信、处事哲学、人伦道德,体现出最朴实的民间审美、地域风俗,不但满足祈福祝祷的心理需求,还具有装点环境、节俗娱乐、生产生活知识传承等实际功用。  相似文献   

5.
"七夕"节俗在农业社会的存在,既有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基础,也有着调节爱情与工作关系、密切夫妻情感、安慰人心以及崇尚劳动、尊重手艺等实际效用。在实体工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社会人群频繁迁徙的今日中国,传统节俗中的美好价值观和人生观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七夕"节俗中的传统婚姻观和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将这些传统节俗功能予以创造性转化,对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有帮助的。此外,在七夕节俗仪式由私人仪式转为公共仪式的大背景下,借鉴日本的民俗祭典仪式并利用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完成七夕节俗的现代重建,可以在保留七夕精神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时代潮流,以帮助现代人提升情感调节能力,更好地面对恋爱、家庭、事业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话说端午节     
《浙江档案》2000,(5):38
端午节直到今天仍是中国的传统大节,她的地位仅次于春节.端午节被人称为"龙舟节"、"诗人节"、"粽子节",我们从众多节日中仍能感受到她的生命活力.但在传统社会,端午并不是一个良辰吉日.  相似文献   

7.
鹿璐 《北京档案》2016,(6):41-4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档案史料记载,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对于端午节名之由来,很多人认为端午节在五月初五,为何不称为五月初五节呀?在中国古代汉语中,按照字面,其实端午节就是五月初五节的意思。“端”与“初”意思相同,因之“端五”即为“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故称“端午”。在很多地方,端午节也会被称为“端阳节”,若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有地方习俗认为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或“重午”。端午节是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的节日,我国各地对端午节都非常重视,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地方风俗。比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等。那么旧时京城的人们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呢,让我们翻开史料,看看京城古人如何过端午节。  相似文献   

8.
在当下,生存仍然是传统戏剧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神性、俗性是传统戏剧的两面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贯穿于传统戏剧的整个发展历史,从起源的因俗入神、神俗交通,到形态的出神入俗、俗神兼备,最后到功能的因神而俗、亦神亦俗,传统戏剧始终徘徊于神、俗之间。作为实现人神沟通、人神合一的神性装扮与作为娱乐、政治、经济手段的俗性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二者的联系之中,我们既能了解传统戏剧形态、功能演变的内在规律,又能认识传统戏剧生存与传承的内在机制。这是思考传统戏剧当代命运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关于外来词"Folklore"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论争中确立起"民"与"俗"的学科研究宗旨,奠定了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中,歌会滥觞的差异表述提示了民俗主体与遗产主体并非简单对等;差异实践的朝山节俗更是表明:民俗民间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民俗学的细致田野,是确定遗产主体、遗产内容及遗产活态传承等的关键。基于石宝山歌会的个案田野,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的民俗学学科作为。  相似文献   

10.
孙娜 《兰台世界》2012,(33):89-90
以唐代元日诗所涉及的元日节俗为视角,通过对元日诗中节俗事象的分析,展示了唐代元日的节俗情状。从全新的角度解读了唐代的元日诗,发掘出唐代元日诗丰富的节俗价值。  相似文献   

11.
谢忠强 《文化遗产》2015,(3):100-109
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进步民众在《申报》上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旧历年俗的热烈讨论。其讨论内容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既有对旧年俗的批判,也有对新年俗的提倡,更有对改革年俗途径、方法及成效的总结。关于旧年俗的弊端,沪上进步民众集中针对年节期间的赌博现象、压岁钱的问题、旧历年节期间的迷信仪式、待客方式、燃放爆竹、饮食及春联内容等展开了批评与讨论。在对旧年俗弊端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推动旧历年俗改革进程及成效,沪上进步民众更是注意提倡一系列新的年俗内容,如提倡新的娱乐方式、提倡新的庆祝形式、提倡年节期间进行体育锻炼、提倡新的礼仪、提倡节俭过年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中的旧历年俗改革之议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不仅从舆论氛围的角度有力地配合了上海市政府对于民间习俗的改革,同时也为当今的民俗传承提供了历史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关昕 《文化遗产》2016,(1):15-22
国家权力的介入和规划是当代传统节日发展的重要表征。关注传统节俗内涵与主流价值观的融合,加强道德化的诠释,凸显社会公共性和民族主义的理念,是政府主导型节日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政府的节日治理透过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并部分通过局部的运动式动员,促成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地方社会的再生产。这种"自上而下"的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各地节俗内容的同质化。在节日活动的组织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13.
王钢 《湖北档案》2022,(5):39-43
<正>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人们出于迎祥纳福、驱邪避祟的愿望,衍生出祭祀、竞技、饮食、避害、娱乐等端午节特有习俗。追念先贤的文化内涵,祈福辟邪的风物习俗,欢乐热闹的节日氛围,让端午节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俗趣味,  相似文献   

14.
漫话端午     
晋辉 《档案时空》2006,(7):46-46
民间节日,是民族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历吏沉淀,民间节日化以其传承性、地域性和群众性深深地扎根于民族化基础之中,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是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5.
民俗是一个民族具有根性的本元文化,民俗常常借助艺术形式而生辉,民俗艺术也必须以民俗为依托,二者相辅相依,交相辉映。如果没有多姿多彩四季不断的住俗、婚俗、节俗、会俗活跃其中,那这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必将是灰蒙蒙、毫无生机的木然世界。民俗艺术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属于老百姓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直到本世纪初中国文化艺术界才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之前民俗艺术从来没有在学科目录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中越边境金龙布傣人侬峒节俗文化个案,剖析了中国传统乡村生活所具有的敬畏性、睦邻性、开放性等特征,认为应立足于文化的多样性,给予民族民俗文化的发展以更为广阔的空间,更为宽容的关怀,以求其吐故纳新,持续演进。  相似文献   

17.
中秋小常识     
《云南档案》2012,(9):58-58
<正>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  相似文献   

18.
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由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七夕节的重构,客观上促进全社会进行特定的文化反思的。当下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七夕节应该是情人节、乞巧节乃至小人节等更多节日主题在同一时、空间共生共荣。突破单一情人节的遮蔽,实现多种节日主题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节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跃的地方七夕节俗活动一定程度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19.
引言 2005年11月24日,韩国节日“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许多国人感到不解和遗憾。由我国传人韩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反思。中国中央电视台曾在端午节当天派出记者采访,被采访者几乎没人知道当天是什么日子。在很多城市,在青年学生中,“粽子节”成了端午节的代名词,而关于端午节祭祀以及其他的文化内涵都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土遭遇的一种尴尬。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年轻人忌谈祭祀,  相似文献   

20.
2009年端午节被确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翻开了端午节在中国节庆中的新篇章。本文对《人民日报》、《海峡都市报》近三年的端午节报道进行统计,从一个方面透视端午节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官方所举办的活动最多,但过于重视政治意涵而忽略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消费市场所展现出来新的现代形式稀释了端午节文化意味;民众活动中所展现出旧传统的兴起,新传统的发明。端午文化的媒体呈现是碎片化的,缺少文化核心。抓住端午的文化内核,创新传播形式,增进民众参与,是消除文化传播碎片化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