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媒介写作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媒介的、多元任务驱动的核心写作能力。跨媒介写作可以分为创意和实用两大类型,有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将海明威小说《杀手》改编为微电影案例展示了基于语文课程的跨媒介情境写作流程。跨媒介写作既要避免"语文味"的丧失,也要开阔视野、大胆创新;写作的情境化设计比大而全的"序列"重要;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向琴 《林区教学》2023,(8):68-72
“媒介下沉”带来传媒艺术的繁荣,更加速了“跨媒介阅读”教学的发展。跨媒介的教学理念在资源整合、情景教学以及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都与时代发展相照应,为教育教学提供巨大的变革空间。初中外国文学作品面临教学困境,普遍存在“难教难学”等问题。在“媒介下沉”的背景下,探索“跨媒介阅读”为初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带来的新契机,是寻求外国文学作品教育价值最大化的新途径,也是做好初高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衔接工作的重要举措,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凌逾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专著《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是近期西西研究的重要成果。通过深入解读西西的小说作品,精准又有根据地提出了从“跨媒介”视角研究西西小说的文体革新,意欲从西西的创作中总结归纳出新的话语体系,是此著最大的亮点,并显现了一种“跨媒介论述”的尝试,成为更新跨媒介论述的可贵尝试。  相似文献   

4.
李宬纹 《广西教育》2022,(5):123-126
本文基于跨媒介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论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指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凭借沟通与交流方式的多样性,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巨大优势,能够突破传统纸媒的局限性,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典修辞学术语“ekphrasis”本义为以语言获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图像化再现.这一术语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中历经口语、书面、艺术理论等不同使用语境,其外延逐渐抽空而内涵日渐丰富.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修辞广义化运动背景下,画面感的获得已经不再是语言修辞学的狭窄范畴.Ekphrasis的原初意涵扩展为跨媒介、跨渠道的符号修辞抽象理念——符象化.其根本,是唤起文化规约下的共通“心象”而非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再现.本文总结了文化心象达成的三种机制,并指出ekphrasis这一新的意涵是当前修辞广义化运动推进至多媒介符号文本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全新学习任务群,如何让它扎实落地是当务之急。以影视艺术为依托,将教学内容的甄定作为探索的起点,从“依文本体式,使甄选更具针对性”“觅逻辑矛盾点,让内容更具厚重感”“遵核心素养,促教学深究本源”三个路径展开了思考和实践,以期开辟出新的法门,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薛猛  高丰 《教育科学》2022,(4):59-66
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跨媒介阅读具有复杂性、真实性和融合性的特点。复杂性,即赋予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真实性,即超越课堂的真实生活场景;融合性,即不同媒介之间形成交互的共生关系。跨媒介阅读在实现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关系困境:一是跨媒介信息的复杂性与审美体验的发展性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二是跨媒介阅读的真实性给审美体验的精神超越带来挑战;三是跨媒介信息的融合性与个体审美体验的自主性之间存在矛盾。基于此,需要建构学习者共同体以应对跨媒介“复杂性”信息给审美体验带来的挑战;营造跨媒介阅读“真实”情境,激活学习者的审美体验动机和期待;凝聚多种教育合力,消除跨媒介阅读中“融合性”信息对学习者自主审美体验的迟滞。  相似文献   

8.
周畅 《江西教育》2023,(35):4-5
古典名著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寻找古典名著和跨媒介阅读的融通点,以跨媒介形式为阅读欲望的“燃点”、以跨媒介资源为文本理解的“支点”、以跨媒介活动为有效输出的“着力点”,通过拓展媒介形式、统筹媒介资源、开展跨媒介活动等策略,推进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顾名思义,“跨媒介”指向媒介的跨越与融合,是途径,“阅读与交流”即是要读懂、会表达,为任务,组合起来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说能从各种媒介获取、辨析信息,能在不同媒介中组织、发布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介赋权的背景下,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物完美融合,向公众传递创作团队的跨媒介叙事智慧,同时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底色,回应着传统文化如何通过节目的形式传承与创新的社会问题。《唐宫夜宴》从詹金斯提出的“跨媒介叙事”理论出发,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通过协同叙事、吸引受众参与、构建“故事世界”及打造大唐IP等手段,完成节目的跨媒介叙事,展现了关注普通人、跨时空、重细节、强互文和易共情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传播学强调媒介即讯息、隐喻、情境,而在自媒体时代,媒介更接近作为行为主体的“人”。“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审美素养和跨文化素养,并以形成“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为目标,彰显全媒体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张砚妮 《科教导刊》2019,(11):152-153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具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经典名著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将经典名著与跨媒介结合,借助不同媒介的表现形式扩展经典名著在学生中影响力。通过解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深刻含义,分析经典名著与跨媒介之间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从个体到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从应试到应用、从重结果到重过程的经典名著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依据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相关的课标表述,提炼“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能力要素,依据SOLO理论建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能力框架。针对具体测试工具案例,结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基本特征,深度讨论测试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推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测试工具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4.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高中语文教学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产物。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分析法及内容分析法,基于2017年至2023年上半年的教学研究成果及案例,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概念角色、教材、流程、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等研究主题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研究仍面临教学准备、内容和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困境,由此提出“完善硬件支持,提升教师相关能力”“基于语文的性质向外延伸,避免碎片化浅层阅读和无效交流”“加强偏远地区教学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传播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传播作为大众传媒家族中发展迅速、后来居上的全新媒介,与传统的报纸、杂志、书籍、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相比,有着自己极为独4特的性质。从网络传播的整个过程看,具体表现在实时不间断传播、跨媒介传播、网上人际传播、多向互动传播、非线性海量传播等几个方面。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这些特性,能更为有效地发挥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大型体育赛事多元媒介协同传播的现实,文章以东京奥运会中国故事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与观察研究方法,阐述运动场域社会团结感的跨媒介叙事建构路径、内在逻辑与未来想象。研究发现:由“元故事”向“故事世界”演进的跨媒介搭建过程中,存在着主流媒介“自上而下”与社交平台“自下而上”两条协同并进的情感建构路径。文化、技术和用户共同构筑了东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情感共鸣的内在逻辑。“爱国主义”和“英雄”故事原型奠定了情感唤醒的内生逻辑;大数据和算法推荐机制为情感扩散提供了技术逻辑;通过辨识他者的情感表达,用户于互动中锚定群体身份、形成情感社群。面向未来,主流媒体可从丰富情感连接触点、开辟情感互动新场景和树立情感互动规范三个方面发挥跨媒介叙事建构性功能,打造规范性表达、互动和评价的情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时代快速发展,信息社会带来阅读与交流的革命,跨媒介成为地球村村民的生活日常。立足于时代诉求,聚焦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领域,探究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信息筛选与甄别、呈现与表达的能力;认知媒介传播方式、特征、功能以及影响,了解媒介如何塑造历史与当下;认知媒介融合的趋势,分析不同媒介的语言形式差异,并能对差异进行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18.
媒介融合时代的语境引发了多样态介质、碎片化内容、海量化信息、情感性叙述的新闻生存图景。这不仅给媒介融合时代中学新闻文体之“体”注入了新内涵,也对新闻阅读教学提出阅读方式多维构建、思维品质提升、知识结构重构、价值观归正等新要求。可从紧扣新闻文体新变、设计探究性学习内容、开展跨媒介学习活动等方面,有效回应媒介融合时代中学新闻阅读教学的新诉求。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前沿探索、应用路径方面梳理了已有研究的进展。研究发现,前沿探索主要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展开;教师在应用路径上倾向于创设社会生活情境,独立开发专题,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资源,形成了“线上阅读+线下研讨”的混合阅读教学模式。但是,尚存在学习任务缺乏进阶性、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未来应强化跨任务群整合,深化媒介素养教学;创设矛盾冲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挥媒介技术优势,优化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20.
项目式学习在跨媒介阅读中的角色构建涉及自我身份意识的觉醒、言语生命在虚拟世界中的表达、自我赋权导致的权力关系的改变等,这是一个比较复杂、交织着多种因素的构建过程。在这个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摆脱“权威者”的传统角色,触动学生自发融入主体性角色,寻求家长、专家等社会人士充当协调者或建设者的角色。在跨媒介的阅读和交流中,这些角色的现场性对话将超越时空限制,切合基于知识情境性的“参与隐喻”,从而在丰富多元的对话实践中获得个体言语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