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雨林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双重人格?产生双重人格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还是心理医学方面的一个难题。有些时候,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是由于他需要担任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在父母面前,自己是孩子,所以会依赖、撒娇,而在孩子面前,自己是父母,所以表现出威严、坚定。但许多时候,一个人在不同场合的表现相差巨大,甚至令人惊异。例如,你可能看到一个人在某个聚会中拘谨、羞怯,而在另一个聚会中幽默、健谈。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也许他是一个内向的人,偏好和少数几个非常熟悉的人聚会,而难以适应人数较多的聚会。因此,在令他感到不适的…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存在中,每一个人都需要形象的支撑,而且每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在他人的心目中不自觉地留下独特的形象,人们可借助形象认识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班主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空间,对于自己的学生他是一个教育者;对于自己的班级他是精神的象征:对于社会他是一个重要的职业角色。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发现,孩子可以用"混沌"这个词来描述。他们来到现实世界,需要通过与人、环境、物品的互动来找到路径,建立自己的秩序,也建构自己的认知,走出混沌。这个过程,最要紧的是孩子是自主的,他的行为在自己的掌控中,而不是成人的要求中。首先,他们需要一个有序的环境,学习体会其中的秩序,他的方式就是观察  相似文献   

4.
我们需要一个明确感情的契机,即便喜欢早就在心里。就像至尊宝在白晶晶告诉他,他等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个人时,他才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是紫霞,在此之前,他是打死都不承认的。  相似文献   

5.
综合高中课程发展策略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而高中阶段的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来讲,其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高中阶段教育对于一个城市、地区或国家的发展,也影响巨大。高中阶段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正如《学会生存》中指出的那样,“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  相似文献   

6.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数学实践能力,就是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创设情境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学生在自己的参与实践中会产生诸多复杂的心理体验,而就是哪种问题情境加上他的活动给他带来的体验会深深地刺激他。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就往往通过情感功能而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相似文献   

7.
著名哲学家李德顺先生在他的著作《生命的价值》里,对人的价值从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作了精辟的论述:“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他自己需要,那么这种价值就是他的‘为我’价值。‘为我’是指自己既是价值客体,又是价值主体的情况。这种类型的价值,叫做‘人的自我价值”’。“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人群共同体,他所提供的价值是满足自己以外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陆爱玲 《新读写》2014,(2):54-57
哈利法克斯说:“傻瓜从不与自己对话;第一个思想就带走了他。”所以说,一个能与自己进行对话的人,就说明他在思考。而人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有思想。在这七篇文章中,作者或与六岁时的自己对话,或与未来的自己对话,这些对话,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测试导航 一个人生经验丰富的人通常是一个个性成熟的人。这样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在互作学习中,他能镇静地面对一切,哪怕遇到再大的挫折也不会自暴自弃。他重视与朋友的关系,他有自己独特见解,追求一个理智、永久、实际的生活原则,而不是假想、偏见、迷信所形成的生活原则。  相似文献   

10.
把控好自己     
一个人只有把控好自己,才能走向成功。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才可能改正错误,逐步走向成熟。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明人徐溥是一代名臣。他在求学时期,为了能够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便想了一个很妙的主意。他在自己学习的桌上放两个瓶子,如果自己做了一件坏事,说了一句坏话,他就在一个瓶子中放一颗黑  相似文献   

11.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  相似文献   

12.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中等职业教育就是通过劳动的实践性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起做事或勤劳的习惯,获得普遍有效的技能。在职业活动中,个人能意识到劳动在塑造物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身,因而感受了靠自己的劳作创造普遍物的需要。职业活动之所以能教育人,就是因为通过劳动,他能把他的主观想法化为客观活动,即做出一个他想做的东西。一个有着职业教育的人,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熟悉,消除了工作对他来说的特异性,既能适应物的任性,也能适应劳动伙伴的任性,在他的活动中找不出任何违反目的的地方。而没有职业教育的人,对自己的活儿作不…  相似文献   

13.
朋友与爱情     
仲功 《留学生》2012,(1):41-41
人为什么需要朋友?朋友的功能一是分享,二是分担。分享的是快乐,分担的是痛苦。而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其实并不需要朋友。他的快乐可以自己独享,他的痛苦可以独自承受。  相似文献   

14.
老师真伟大     
Tei  刘曼 《音乐世界》2008,(11):80-81
"出色的老师只会出现在想学习的人面前。"3个初中生曾试图改变自己印象里差劲的班主任,而他们最终发现老师并没有好坏,真正需要改变的是自己。曾经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但是他教学生明白了很多,在他的学生心中,他就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生的一大主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能否把握自己的幸福之路,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德性状况。一个富有德性的人,别人和社会就会需要他和接纳他,也只有被别人和社会所需要和接纳时,在他的身上才会放射出特别吸引人的力量和人生价值的光芒。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相似文献   

16.
高技术开始被用来测定人的感觉。一个人心情是否愉快,本来应该只有他自己清楚,别人只根据他的表情和行为间接判断,更不用说用技术来给心情定量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丰富、提高,人的价值追求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商品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某些使用需要,更需要使人看了觉得舒服。由此,需要对人的感觉进行客观而定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宫英海 《辽宁教育》2012,(12):75-77
素描:他是教育的真诚实践者",关注每一个"是他的教育信仰。他的教育风格:爱而充满梦想,快乐而执着坚定。我常常叩问自己:为什么当校长?答案很明确,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致力于改变一所学校的精神和面貌。毫无疑问,人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作为"一校之魂"的校长必须满怀教育理想,做一个理想的守望者。校长不仅要把理想珍藏在教师的梦中,更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用理想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特别是在西岗这片充满大气与教育智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热土上,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即"大气成就大器"。  相似文献   

18.
施飞云 《现代语文》2006,(11):77-78
王尚先生在他的《语感论》中指出:一个人在生活中阅读作品,并不是为了去寻觅那个据说是独~无=的超时空的永恒意义,而往往是为了欣赏,为了满足审美的需要,实现并开拓自己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  相似文献   

19.
在今天同大学生的接触中,我们所发现的很多学生缺乏对自己很准确的认识, 不知道自己的长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他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要记住自己是谁一个毕业不久的学生决定回学校读个研究生,原因是他在广告公司做业务要和一些外企打交道,需要外语水平。我就问他,他的工作有多大程度需要英语,结果发现,他只和外企的中国人打交道,也只是一些偶尔出现的英文词汇他看不懂。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孩子的一个小小的发现,都是通过他童心的思考、认真的观察获得的。孩子们的发现比沙漠里的绿洲还要可贵。常青道,与其送学生一座金山,不如教学生“点金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