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好法治案例有利于实现法治教育目标。在法治教学实践中,基于育人价值目标的需要,或选取本土真实法治案例,或选取有认知冲突的法治案例,或选取典型法治案例、热点法治案例,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思维碰撞中提升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2.
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法治知识、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同步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的能力,运用得当会有利于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1.基于学生主体认知选取教学案例在选取案例时,教师首先要基于学情。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对案例的理解程度,而对案例能否正确理解,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在法治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借助道德冲突情境,引导学生以科学态度尊法重理,进而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道德冲突情境,力求以案例小视角折射社会大时代,立足素养设定教学目标、巧编案例呈现道德冲突、精设议题引导道德选择,以帮助学生提升法治认知、促进法治认同、践行法治之道。  相似文献   

4.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如何将民法典深植于中学生心中,是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案例分析、走进社区等路径,将民法典教育无缝嵌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接受法治教育,是一种适切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要关注契合的结合度,以体验生活性、突出体验性、避免贴标签现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列举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的法治素材,在参与中获得法治体验。  相似文献   

5.
法社会学功能论视角下,法律与文化等共同组成社会的有机整体,法律的变迁和社会其他部分的变迁相互影响。中小学生法治教育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和依据,案例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在法社会学视野下,对教材中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法治案例在教材中受到的重视程度不足、案例质量低下、案例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为提升法治安全的教学效果,教材应增强案例的生活性、注重案例的典型性和综合性、丰富案例表现形式和载体,以求进一步完善案例的设计,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在中小学生法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思想政治教师应优选教学案例,营造法治教学情境,将真实、复杂而又具有典型性的法治案例融入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让学生在探究、推演、思辨中提升法治意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价值。一、德法兼备育认同思想政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也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因此,教师遴选教学案例,在渗透法治意识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价值引领,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取向,兼顾法治意识提升与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让学生在探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既养成崇尚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情感,又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所述典型宪法案例即近年来涉及宪法内容热点或者影响法治社会建设的案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典型宪法案例极具教育价值,是法治教育的有效素材。典型宪法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切入点,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促进师生双向互动。典型宪法案例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扩充思政课教学思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素材支撑,也有助于丰富法治教育途径,提升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培育学生法治意识,从而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由韩振峰主编、  相似文献   

8.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学科要求,也是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巧妙地运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探究,在此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产生对法治的认同感,最后把法治的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明理践行、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起源与内涵以及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强调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重要性,在分析高校思政课授课过程中存在教师理念有待提高、内容本身缺乏趣味性、原有案例陈旧或不合理、学生不积极参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的必要性,认为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提升课堂授课效果。为了达到国家育才的目标,文章提出可通过课前教师认真准备、精心策划;课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实践;课后画龙点睛、中肯精准评价等途径,旨在提高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案例教学的授课实效。  相似文献   

10.
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具有导思导学的功能和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功能。所选案例要能够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贴近现实生活,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充分运用案例促进学生思考,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11.
将生活案例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还能够顺利接轨学生的思想认知,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触动心灵。教师要在生活案例筛选、个性解读、训练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挖掘生活案例教学的价值,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创造更多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王洪 《成才之路》2024,(10):45-48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案例,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有助于丰富教学模式,推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开发案例资源、围绕案例设计问题、组织案例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完善评价总结等方式改善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有不少学习板块,其中法律板块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教师要采用案例法,从生活中选择案例,促使学生围绕矛盾点分析案例,让他们追溯其中的悲剧原因,并进行资料补充和拓展,尝试在反思后撰写相关文本。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从各种案例中得到启迪,从而更好地理解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14.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体验提高学生的法律认知,通过案例研讨激发学生的法律情感,通过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从而逐步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5.
王静 《学苑教育》2023,(31):43-45
生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意义重大,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加入多元化的生活案例,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又可以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通过观察,文章总结了生活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四点解决策略,助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理清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法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独特价值,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运用中怎样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反思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具体的实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具有提高学生法治认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加强基础法律知识教育,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提升学生的法律认知,同时鼓励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维护自己的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立足核心素养,巧用富有生活味的“舌尖”案例,创设议题式教学情境,厚植法治观念,设计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澄清认识,引导学生在探究与分享中触摸法律,让法治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缔造“真学”课堂,提升学生道德修养。以环境教育为切口,通过情境载体和真实案例,引导学生真探究、真学习,在“真学”中自主提升道德修养,培养环保意识与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挖掘文本资源,讨论现实案例,展开情景模拟活动,挖掘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这些方法都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