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全新形式,重点强调发挥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潜能,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而是围绕每一节课程展开。然而,课程思政虽然能够延长思政教育的作用范围,增加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但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能妥善发挥课程思政的特殊效用。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思政教育的功能上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呈现显性特征,而其他的课程则是隐性的。目前,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还存在着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比如说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课程所包含的思政观念以及思政教育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必须做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遵循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来开展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课程思政是党和国家全新提出的一个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仅仅拥有思政课程这一个传播媒介,其他专业课程也应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样,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可以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谱系,更加立体化、全面化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保障思政教育的实效。这一观点的立足点,在于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是大学生思想判断和引导,而除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外的其他课程也完全可以完成这一任务。构建课程思政的完善机制,可以在不增加教学资源的情况下,提升思政教育覆盖面。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4.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根 《教育探索》2021,(4):69-72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课程价值观,与思政课程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对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全局性战略地位、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转型、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以及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育人,需要在发挥思...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且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的行为、思想,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一支重要力量。针对当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际困境和质量提升需求,通过思想的转变,平台的搭建和机制的完善等多方面着手,为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在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教师间形成协同建设体系,真正打造出育人合力,为思政教育工作和德育建设目标实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思政是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有机组成。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应对新挑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全新思政教育范式。课程思政变革中教师是关键,教师综合学术素养成为根本。从事课程思政教师应具备的综合学术素养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和价值取向;增强贯通能力和拓宽知识视野;学会善于比较并保持与时俱进。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的学术素养,才有可能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真正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非常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目前,深化思政教育、提升教育效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要点。对此,开展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和各个学科教学相结合,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本文提出将思政教育和高职体育教学相结合,打造体育课程思政。首先,分析了当前课程思政在体育课程中存在体育教师思政素质较弱、课程目标有待调整、教学方法需调整等问题;其次,相应提出了提高教师素质、界定教学目标、应用全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等课程思政在体育课程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高职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为例,分析教师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团队顶层设计、组建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不断提升团队成员思想政治建设意识和能力、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团队的育人能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持久教学动力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会教、愿教"且懂思想政治的课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9.
胡梵 《快乐阅读》2023,(9):45-47
<正>随着“课程思政”这一理念在2014年提出,各高校深入发掘各类课程思政理论教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高校的教育理念也逐步向思政方向转变。同样,在高校的德语教学中也要逐步融入思政教育。这就要求德语教师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大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动态和新形态,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和突出特征,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高校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基础上,遵循其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挖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思政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刚性表达和柔性说理相结合等方面,厘清“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主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到所有课程中,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全程育人的目标。"课程思政"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完全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但推广"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从意识培养、步骤设计和机制保障等层面开展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兵  赵威 《现代教育》2020,(6):51-53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职生教育教学是高职生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促进高职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显性教育,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育则是隐性教育。从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到课程思政(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的转变是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方法。构建“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问题,文章分析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主要特征,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切入点;还针对实际教学情况,设计了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今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新工科建设和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首先探析了工科类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系统性不足、缺乏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分离等;其次,根据自动化专业不同课程模块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的特点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而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最后,为保证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构建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实践体系与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思政课程"都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然而,时代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应运而生,逐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凸显出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从教师队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这三方面厘清"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发展的逻辑,准确认识"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价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课程思政"的路径,以期能够加快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合作、协同育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优异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产生的新的教育需求,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边疆高校研究生水利工程专业为例,结合研究生课程思政特征与学科特色,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问题及融入路径进行探索研究,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对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期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革新课堂教学理念,树立"全课程育人"新理念,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作用;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明确专业教育课程"守渠"责任,开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9.
郝俊锋 《甘肃教育》2023,(14):31-35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目标是在发展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同时实现品格塑造和价值引领,做到专业知识习得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目前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改革在思想政治资源的挖掘和积累、优质案例的选取和阐释、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及考评方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结合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实际,以提高教师思政能力为契机,深挖和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教法与实践双向发力为着眼点,合理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设计,注重课程思政所依托案例的精准化选取和阐释,以激励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为目标优化考评方式,促成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协同发力。  相似文献   

20.
为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这一要求,深入推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变革,特以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索宇宙”一课为例,通过个案分析法,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教学评价3个维度,对小学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及思政视域下的课例开发进行探索。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进行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能够在显性层面提升课程的内涵和质量,在隐性层面赋予知识和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宏观上能通过挖掘科学课育人内涵,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赋予科学课新的教育广度与思维深度;微观上能通过强化科学课程跨学科、文理互通的特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