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教科书教”的本质就是要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具体包括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分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把握学生的学情基础,确定学习目标,并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重构,从而实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
胡征善 《化学教学》2007,(10):35-36
1 课前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学习预案(知识储备) (1)[上节课后作业]在100 g水中慢慢注入100 g密度为1.84 g/cm3 98%的浓硫酸,并不断搅拌,求:①稀释后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3.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中学化学课本中的定量实验之一,本实验一要学会使用实验仪器,二要熟悉配制步骤,三要学会分析实验中的误差.本文对这三个问题的论述如下:一、主要的实验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等  相似文献   

4.
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五种水平按照层级逐步提升,构成了一个学习水平连续发展的整体,因此依据SOLO分类评价理论可以设计出一条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有层次和层次目标的学习路径,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6.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学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技能,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7.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中学化学实验中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特别是它的实验误差分析是同学们学习和掌握的难点.相当一部分同学遇到该实验误差分析时,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惑,直接影  相似文献   

8.
王静霞  张新宇 《化学教学》2008,(2):41-43,24
应用知识的建构理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经历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一、实验仪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到的仪器有电子天平、量筒、滴定管(或移液管)、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中学化学中最经典的定量实验之一,实验过程中通过对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的准确测量,培养学生定量的学科思维.1 学情分析1)初中化学已经学过溶液的质量分数以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配制溶液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2)高一学生已经知道溶液的组成和物质的量的概念,具备一...  相似文献   

12.
定量化学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尤为重要,是训练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新人教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①(必修)》(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与旧人教版就《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一定量实验的实验内容作了对比研究,以期对开展和即将开展新课程的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储敏 《化学教与学》2014,(11):18-20
在认真领会佐藤学"对话性实践"和"学习共同体"基本含义的前提下,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应用对话和搭建学习共同体,形成对浓度概念有效建构与浓度意义的深入思考,构建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按照常规教学,演示实验总是教师做,学生看,如果换一下,学生做,教师看,那将会有怎样的效果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这节课的教学做了尝试,发现教学效果比以前有明显提高,现将本案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阐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需关注的"容量瓶使用范围"、"精配与粗配"、"称量仪器选择"、"溶液振荡"等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陆梅 《考试周刊》2012,(77):151-152
本文分析了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容量瓶使用、误差分析、称量仪器、粗配和精配、基准物质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把容量瓶造成那种形状? 答:溶量瓶是梨形、长颈、平底玻璃瓶.梨形是为了有较大容积.细颈是为了定容时更加精确,平底是为了能平稳地放在桌面上,使用玻璃材料是为了透明且不受酸碱腐蚀.  相似文献   

19.
张云书 《化学教与学》2012,(7):38-39,23
文章从实验对比、问题提出、误差分析、分组实验等四个方面,就“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1教材处理 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与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其实是两个内容,笔者在处理时将二者进行重组.按我的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提出与溶液配制属于解决问题层面的问题,而浓度计算则是纯技术层面问题.从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分析,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本节课在提出并理解了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后,马上进入溶液配制环节,进行仪器的选择与设计、操作流程的设计等,从而使课堂内容紧张有序并使学生充满期待.而浓度的计算内容则放在后续课中进行.这样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①学习概念(物质的量浓度);②认识新仪器(容量瓶);③探索新方法(配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