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应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文章主要围绕“把准‘任务群’,准确定位沉浸式教学的目标”“聚焦‘任务群’,正确认识沉浸式教学的特质”“立足‘任务群’,精心建构沉浸式教学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吕淑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即如何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的能力呢?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途径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组织和教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4.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可根据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通过“追古溯源,探究汉字发展渊源”“身临其境,创设‘感官体悟’情境”“分门别类,建构‘以点及面’支架”等策略开展识字项目式学习,借助递进式的学习活动开展分层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动力。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的说理课堂赋予了学生学习的意义。文章以小学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深度学习的说理课堂之“意义”,并重点从“目标中‘激发’说理”“情境中‘解惑’明理”“小组中‘辨析’”明理三方面提出了深度学习的说理课堂之“策略”,以期凸显数学学习的魅力,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为后续高阶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两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中说得好:“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就是说教师教学必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他们会学习。也就是说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主为以学生为主,把过去的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培...  相似文献   

7.
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这样描述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以现实的主题(课题)为核心,把‘知识’和‘经验’组织成单元的学习。”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是核心,是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怎样确定主题呢?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物学习有效性的调查分析与操作对策》,是我校生物组教师为改变生物学科的学习无效或低效现状而开展的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课题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有效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影响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学习策略、学习媒介和学习情感保障,努力构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操作模式,提出了“掌握‘知识建构’策略,让学生思维‘动’起来;通过打遣有效课堂,让生命课堂‘活’起来;通过提升评价作用,让学生在赏识和激励中走向成功”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无边界学习”的铜鼓文化教学以“无边界学习”理念为引领,以铜鼓文化为载体,注重跨学科学习,让不同方法和内容相互整合渗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教学中,可采取“以问题为桥梁,让学习角色‘无边界’;举一反三、延伸拓展,让学科‘无边界’;开展户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习场地‘无边界’;‘双线’结合,让学习时间‘无边界’;‘四通八达’,让学习内容‘无边界’”等策略,让铜鼓文化在“无边界学习”理念引领下得到有效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语文观念强调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综合全面地开展语文教育。《侍坐》篇是《论语》中最长的篇章,孔子思想中的“仁”“礼”“中庸之道”、以礼治国、因材施教等教育观都能从《侍坐》中解读出来。将大语文观念应用于《侍坐》篇教学有利于跨学科学习,继承与发展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等优秀教育思想。在基于大语文观念的具体教学中,可采取“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大教材’,进行‘大阅读’;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孙阳 《现代语文》2014,(12):41-44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国著名期刊《语文学习》曾连续地在封面上印上了这句话。这也是我们通常认同的大语文观。今天再谈大语文教育,读者不能不对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实验有所了解。对张孝纯的主张,温钧陶作过很好的概括:“‘大语文教育’的主张体现在一个‘大’字上,其指导思想就是通过‘一体两翼’的教学结构,以语文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延伸,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儿童自主发展的‘容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包容、容量、融合”为核心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建构“容课堂”,实现课堂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会自主学习。本文从课题内涵、主张与标准、课题中期成果、反思与愿景四个方面介绍课题及成果。  相似文献   

13.
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构线,以问题驱动达成深度学习,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重构。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以‘三会’为核心点,重构教学素材”“以‘四能’为结构线,重构教学环节”“以‘双疑’为兴趣面,掘进教学深度”三个方面出发探析,以期更高效地达成“学科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入手,作业改革是当下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以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为例,教师应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准绳,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为核心,以体现人文关怀为出发点,探索任务群学习下的初中语文单元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5.
“人人都在使用语文,生活处处都有语文,所以有人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是的,随着e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再不应“局限于一本教材,一间教室”,而教师再不应“把课本当成了本本”,再不应“即使课堂上补充些课外材料,可由于未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起不到增加兴趣、促进学习的作用。”本文作者针对“伪学习环境”提出了基于网络的“‘真实’的语文学习环境”这一课题,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研究。———编者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从学段内容和教学提示等方面已有宏观建议,但对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还需要在把握其内涵实质的基础上,明确“以日常生活真实情境为教学引擎”“以‘倾听’和‘述说’为核心任务”“以语言文字运用为表现性评价重心”三大教学逻辑,确立“以述促读”“提取—整合—交流”“观察—记录—交流”三种基本常态的课型,以保证该任务群教学的应有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个人的修养、智慧整合多方因素来激发、引导学生善学、乐学,培养他们的“自动”意识,从而更好的为拓展学生的思维服务。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然而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动”呢?陶行知先生又进一步指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是很要紧的事”。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此问题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江妍 《小学生》2023,(5):97-99
当前,课程教学正处于积极改革和创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也不例外。“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其核心教学思想是知识共享,在特定的教学目标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简述了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并提出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思维从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生活即教育"理念指导下,依托学校语文教育教学平台,坚持以"学校组织—教师引导—自主参与—各显其能—评优公示—成果应用"的"‘六式’协调"为语文活动基本程式,探索"素材筛选—生活渗透—专题活动—自主参与—案例研究—资源整合与应用"的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建设基本路径,形成"以活动为牵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资源为保障—以成果应用为目的"的"‘四线’贯通"的语文教育实践活动格局,积极践行"大语文"教育。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目标明确,路径与对策科学可行,实践成果较为丰富且具有实效性,"四线贯通"实践活动与"六式协调"基本程式的借鉴和应用价值明显:为中学语文教育活动构建了一种有效的新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