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相通的、相互影响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既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与科学素养,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大学思政课的设立宗旨是锤炼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政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其实质是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融合,培养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人才。专业课教师应该从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高度认识思政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入理解不同的思政课有不同的人文素养知识点和专业知识融合点。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人文素养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融合点,并以经典PID控制算法为例进行说明,有效地推广到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中,为专业课教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重庆市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和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思政课教师的人文素养整体情况较好,但在知识结构、职业认知和人文情怀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本文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三大问题,并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政课的协同共进。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中,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有助于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深厚人文素养、丰富医学经验、高超医学技术的人才。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分析了医学生人文素养面临困境和重要性,提出了优化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路径,以期解决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真正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思政课教学中培育高职生的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课改革的内在驱动。作为思政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思政教育中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式,满足高职生人文关怀和全面发展的需要,真正实现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实质性生长。  相似文献   

5.
王梦怡 《英语广场》2023,(11):76-79
通过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本文提出了建设大学英语听说课思政案例库的构想。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3》为例,分析了每个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及思政元素融入契合点,挖掘、提炼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资源补充。教师应以单元思政主题为主线,从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开展思政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可细化为政治素养、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三个维度。近年来高职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明显,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业务能力不足、师德育人意识淡薄等问题。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为引领,思政课教师自身层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提升;高职院校层面各方借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家层面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师履职尽责的必然要求。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具有特定意蕴,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素养、良好的道德素养、深厚的专业素养、扎实的教学素养。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需要党和国家不断优化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学校精准施策助力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思政课教师加强学习和实践,积极提升自身核心素养,多个层面共同努力,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8.
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高低影响到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进而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因此分析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与其专业发展的关系,并从媒介和媒介信息层面对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内容进行梳理,可以为建构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的内容体系,以及提高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锻造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思政课教学效能,形成思政课程与医学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对筑牢医学生理想信念、培植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于“大思政”视域,进一步厘清人文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高职人文素养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二者相互融合的路径:提升师资人文素养以强化“大思政”育人认识与能力;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设计以打造人文“大思政”育人品牌;注重社会实践育人以提升“大思政”育人成效,从而构建起“思政促人文、人文载思政”共生共赢的“大思政”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既是高校思政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多元文化冲击与挑战、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和培养时代新人的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全面提升个人的政治、专业和道德等核心素养,需要从顶层设计、高校和思政课教师三个层面着手,形成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整体格局。顶层设计层面要加强制度设计,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高校层面要精准施策,为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搭建发展平台;教师个人层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和实践中锤炼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政课是铸魂工程,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使命。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新时代要上好思政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育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此,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途径、手段和方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高职“大思政”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堪忧,课程设置不成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诸多问题在现有课程体系下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建立包含思想政治课模块、人文素质课模块、职业素养课模块在内的高职“大思政”课程体系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魏娜  桑雷 《教育与职业》2021,(5):97-101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六要”的标准,将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概括为三个层面六个维度,具体化为行为意识和能力的六个方面。对照这一要求,部分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理论脱离实践的结构性缺失问题。社会实践研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短板的问题,拓展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具体需要发挥学校、部门、教师三个层面的积极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政课是铸魂工程,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思政课的一项重要使命。上好思政课,教师是关键。新时代要上好思政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育和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核心素养。为此,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途径、手段和方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教学案例,提出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策略:研读教材,在文本内涵中解读思政要素;立足课型,在教学过程中生成思政资源;学用结合,在评价中引领思政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体现了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新时代对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要求。文章在明确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新要求的基础上,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与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价值,并对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为跟上新文科建设步伐,思政课教师要锚定新文科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时代坐标,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本领、激活思维,以思政课趣味横生为宗旨,灵活运用破局之道。着力教师协同发力为知识壁垒扩容,积蓄能力素养为新兴教育理念增色,多层次考查体系为铸魂育人提质,解码新文科背景下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坐标,助力思政课建设。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关键”课程能否办好则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素养的高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素养表征,包括素养表象层、素养积淀层和素养支撑层等三个维度,囊括五个类别、九种能力(态度)和三十五项具体行为,研究发现时下学生视野中的思政课教师素养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外在形象和语言、教学内容拓展和工具依赖程度、知识积淀和培养目的、专业精神态度、自身政治素养方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素养,可以通过健全思政课教师规则体系、提高基本素质,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学知能,筑牢思政课教师思想堡垒、锤炼过硬素质来实现。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当今"互联网+"时代高校传统思政课面临的冲击与挑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引导教师采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教学方式,提升人文素养,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而开辟一条适应时代潮流的新型专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