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并具体指出:“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应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体现运用语文解决典型问题的过程和方法。”项目化学习就是在真实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主建构和生成知识、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应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一块奶酪》的教学可以从情境的创设、实施、价值三个维度呈现对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的思考与实践。情境的创设应统整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情境的实施应结合挑战性的问题、明确的学习任务、多样的学习支架,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情境的升华应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实现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有效学习情境是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情境.指向语言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即"真实语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是具备认知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情境,也是尊重学科特性,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情境."真实语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4.
语文主题式学习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方式,其有效开展离不开真实情境。真实情境有相对于生活、语言文字运用、学生心理而言真实的三重含义。真实情境能使语文主题式学习更具整体性、挑战性、实践性和迁移性,蕴含明确的情境背景、链接多个学习任务、提供特定的学生角色、隐含不同的表达对象、关联简洁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范爱凌 《四川教育》2023,(Z1):70-71
<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学生的沟通、情感、理解都建立在其基础上。身临其境的体验能让学生的认知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和延伸。《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建议第三条中提出: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即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  相似文献   

6.
宣雯 《小学生》2023,(8):58-60
情境能实现感情与环境的有效交互。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将人文情感融入到“真实情境”当中,与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互动。在基于情境视角实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强调“真实情境”的开发,利用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赋予学生更为出色的学习素质,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在综合性学习的引导下,设计学习、认知、交互多元合一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为了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通过教师讲解、师生交流、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等方式,创设语文课堂学习情境;其次,要通过家庭环境,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旨在促进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具有情境的真实性、任务的驱动性、活动的探究性、评价的多样性等特征。在具体教学中,应采取“创设情境,选择真实的单元语文情境;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深度建构;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在迁移构建中提升素养;渗透评价,持续性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自我反思”等策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意义建构、主动学习、实现深度互动、提升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改实施以来,情境教学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一种主流方式,并且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教学成果。《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还对“真实情境”一词进行了解释,指出:“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真实情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能启发学生思考、教会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并且为学生积累必要的学习资源。本文将对真实情境的类别、应用要领、创新方法进行介绍说明。  相似文献   

10.
周松 《广西教育》2012,(34):50-51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就语文教学而言,创设接近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师要创设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变课文的情境为现实学习需要的情境,  相似文献   

11.
为了学生能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成为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通过教师讲解、师生交流、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体验等方式,创设语文课堂学习情境;其次,要通过家庭环境,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12.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需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教学古诗文,可以利用文本资源和生活资源建构学习情境,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张晋 《学语文》2021,(1):23-25
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驱动性任务是开展语文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关键。教师应从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直面学生的学习障碍和真实困难、联系当下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等方面入手,创造性地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习情境,有效地组织语文言语实践活动,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施丽聪 《福建教育》2023,(45):30-32+43
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创设学习情境,应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目前,学习情境的创设存在明显不足,教师需要寻找对策,创设合理的、有效的、多样的学习情境以适应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的情境化课堂有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特别是真实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小学语文更好地教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互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是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本文把情境化课堂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热情,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选择和创设对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应以真实的生活情境为创设起点,在情境中引出学习任务,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自觉融入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实现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理念的转变。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知识,但也因此出现了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的教学现象。教师刻意用情境包装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三真课堂",即"真实任务驱动、真实情境体验、真实探究学习"的语文课堂学习全过程,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整合学习目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学习任务,并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真实探究,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从更多的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当然,无论什么样的课堂变革,都要把尊重写入课堂愿景,把读懂学生变得更为具体。期望,"三真"课堂,能真正成为惊起语文教学变革的"黑天鹅"!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用理念的中学语文“情境学习”,要从学习者需要出发,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语用技能为要,以语文素养为本,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展开,真实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涵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此,语文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需合理“矮化”,尽力截取真实生活情境,并充分接纳时代变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多次强调通过情境创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如“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注重发挥情境设计与问题提出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促进作用”等等。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既是2022年版课标的要求,也是凸显语文实践性的需要,更是学生进行真实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新旧教学方式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而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具有三重意涵: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真实情境,体现教材意图的真实内容,引发师生互动的真实实践。然而,有些基于教材建构的语文学习情境存在着“自欺式”“缺锚式”和“过场式”等伪情境现象。因此,基于教材建构语文学习情境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炼大概念,统整学习内容;沉浸角色代入,体验知识创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